让志愿服务制度化成为新常态

  志愿者,志愿者精神;志愿服务,志愿服务精神和志愿服务制度等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不关注的“热词”。志愿者是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的人,在不计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服务的人员。志愿者(volunteer)一词来源于拉丁文中的“voluntas”,意为“意愿”。志愿者精神意指一种互助精神,它提倡“互相帮助、助人自助”。志愿者凭借自己的双手、头脑、知识、爱心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帮助那些处于困难和危机中的人们。

  弘扬志愿者精神是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1994年12月5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大会的贺词中指出,“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在青年一代中发扬光大”。当前,“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已广泛为社会所接受。 “奉献”即不求回报地付出。奉献精神是高尚的,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志愿者在不计报酬、不求名利、不要特权的情况下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活动,这些都体现着高尚的奉献精神。友爱,即欣赏他人、与人为善、有爱无碍、平等尊重。志愿者的友爱精神跨越了国界、职业和贫富差距,是没有文化差异、没有民族之分,不论高低贵贱的平等之爱,它让社会充满阳光般的温暖。互助,就是志愿者凭借自己的双手、头脑、知识、爱心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帮助那些处于困难和危机中的人们。受助者获得生活的能力后,也会投入到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社会作贡献的志愿活动中,这些志愿活动蕴含着深刻的“互助”精神。进步,即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志愿服务(volunteer service)是自愿贡献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1985年12月17日,第四十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1986年起,每年的12月5日为“国际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志愿人员日”,其目的是敦促各国政府通过庆祝活动唤起更多的人以志愿者的身份从事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事业。前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在“2001国际志愿者年”启动仪式上指出:“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

  志愿服务作为一项社会公益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进步产物,属于社会和历史的范畴。从社会发展来看,我国的志愿服务制度尚处于建构之中,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借鉴其他国家成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应在加强志愿服务的制度上下功夫,不断把志愿服务活动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的轨道。

  哈尔滨市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建设的进展状况。目前,全市志愿者注册率、动员率分别达到30%和50%,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已登记注册志愿者达84万人之多,占建成区人口比例近21%。组建党员、青年、老年、巾帼、环保等22类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依托三级文明单位,成立千余支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建成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站641个,志愿者服务站138个;在机场、车站、公园、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设立了200余个便民利民学雷锋志愿服务点,初步形成了横向到底、纵向到边,全覆盖的志愿服务体系。

  哈尔滨市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建设的体系构建。一是提出“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二是凝练“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的“三关爱”志愿服务内容。三是建立“从招募计划、信息发布、考核到培训管理”等一系列志愿者队伍建设的制度。四是明确以社区为重点,以“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把困难群体作为服务重点。五是哈尔滨市相关部门在志愿者升学、就业、就医等方面,制定了相关优惠政策。将优秀志愿者列入文明市民、道德模范等个人荣誉表彰范围;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情况纳入文明单位评选考核范围。

  哈尔滨市全力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建设采取的具体措施:一是积极开展志愿服务主题活动,构建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平台。2013年,我市以“关爱他人”为主题,相继成立关爱空巢老人学雷锋志愿服务实践基地、关爱农民工子女学雷锋志愿服务实践基地、关爱新市民学雷锋志愿服务实践基地、关爱残疾人学雷锋志愿服务实践基地,依托四个基地培训志愿服务人员,开展关爱“老幼弱残”志愿服务活动。二是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指导与规范志愿服务活动的落实。市委制订了《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实施方案》,各单位以“弘扬雷锋精神、争做冰城好人”为主题,广泛开展“让雷锋的旗帜更鲜艳”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市文明委制定的《关于“关爱自然保护山川河流湿地”志愿服务活动的实施方案》,全市干部群众广泛开展植树造林、护花种草、关爱松花江等关爱自然志愿服务活动。三是依托社团和公益机构,积极推进骨髓捐献活动的开展。红十字会等公益机构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医院、学校等广泛开展了捐献骨髓宣传活动,很多高校建立了骨髓义捐社团,社会各界对于骨髓捐献的认同度和支持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骨髓捐献队伍,涌现出一批骨髓捐献感人事迹。四是以新闻媒体和网络为载体,大力传播社会正能量。运用多种形式,开展“唱响好声音,传播正能量”巡演活动;参与全国、全省道德模范的推荐,评选出李庆长、战胜军、钟满军、安淑萍、高铁成等全国道德模范及道德模范提名奖;组织宣讲团广泛宣讲“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

  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