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江堤下面捞“蛤蜊”。
连日来,松花江城区段水位不断下跌,在短短3天的时间里,江水就“蒸发”了近半米,江心岛的露出面积不断扩大。骤降的水位吸引了大批市民到江边“赶海”,周末到江边游玩的人比平时更多,来晚的连下脚的地方都快没了。
自5月10日开始,松花江城区段的水位就进入了下滑的快车道,日均降幅超过10厘米。从5月10日至13日,城区段水位共下降45厘米。13日8时,松花江城区段水位114.87米,江心岛的面积扩大了好几倍。昨天中午,新晚报记者在防洪纪念塔附近看到,江堤下面挤满了来捞“蛤蜊”的市民,大人小孩齐上阵。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到江边“赶海”的市民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务实派”的,一心一意捞“蛤蜊”,不到半小时就能装满一塑料袋,许多人直接光脚下到了江里,撸起袖子就是捞。还有一部分属于“文艺派”,就想凑个热闹,摸到一两个“蛤蜊”就收手了,有了收获之后,下一步就是摆个好造型,拍个照发到朋友圈炫耀一下。
虽然大部分人都挺讲究,不过在岸边还是能看到一些散落的河蚌壳,市民下水前最好先观察一下,别被河蚌壳划伤了。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也不要把河蚌壳留在岸边。据水产专家介绍,现在江里爱吃河蚌的鱼类并不多,市民捡点河蚌对生态环境影响不大。不过,河蚌对寄生虫的防护力较弱,如果要食用,最好经过高温烹煮,可以用啤酒瓶把河蚌肉砸软一点,就不会咬不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