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冰城新闻
  • 70载春秋几代学子激情燃烧
  • 裸眼3D Show刷屏朋友圈
  • 五旬女强迫男子摸她肚子
  • 手术机器人又得到表扬了
  • 鲜食玉米收益高 收购按穗
  • 松浦大桥文昌桥等装隔音屏
  • 破解信任危机塑造诚信环境
  • 俩执业药师挂靠兼职被撤证
  • 那一年,这儿是城郊·人居棚改篇
    顾乡,知名“城乡接合部”标签消逝“人居范例”新城在旁边崛起
    城市发展改变很多人的生活轨迹,也让大家得到了最直观的实惠
    哈尔滨新闻网-哈尔滨日报2019-09-14 07:06

    群力外滩湿地。

    顾乡曾经的棚户区。

      “当年的新小区住了20年,也住成老旧小区了。”郑阿姨家今年从道里区康安小区,搬到了群力新区。她居住多年的康安小区片区其实有一个更具知名度的称谓——顾乡,这是哈尔滨人对道里区何家沟畔这片曾经的城乡接合部区域的泛称。

      多年前,这里因极具识别度的典型城乡接合部生态,而声名远播。眼下,曾经的棚户区和偏辟荒地早已被高楼大厦和绿地取代,昔日的城郊地也已“淹没”在主城区的车水马龙里……如同冰城很多城郊带一样。

      哈尔滨城市建设大步向前,烙印了太多人的生活转折与过往故事。而在城市容貌庞大繁杂的变迁历程中,这个城市里的人也得到了最直观、最切身的实惠:住房条件在稳步改善、提升。

      那时的顾乡,一座加油站是地标

      1998年,郑阿姨家搬入位于顾乡大街与康安路交口的康安小区一期。这是哈市上世纪90年代初实施的一处棚改住房项目。此前多年间,那些从“关里家”来哈投奔亲戚的山东人、山西人等在此聚居,使这片城郊地小平房和棚房星罗棋布。

      新落成的康安小区,是当时顾乡片区为数不多的新建楼房小区。“小区旁边基本都是棚户区,再往外就是何家沟、荒滩和庄稼地。楼下经常能看见马车拉着水泥、钢筋往城区工地运……”郑阿姨印象中,当时顾乡最有名的地标是康安小区附近的顾乡加油站——在一片灰压压的城郊小平房堆里,这个外观平淡无奇的站点因“稀有性”迅速脱颖而出,成为顾乡地区定位“神器”。其名气一直沿袭到了现在。

      城郊道路不少是砂石路,从顾乡地区去秋林等城中心区域并不太方便,但郑阿姨并不在意。“之前我家在安字片,一家三口挤在使用面积只有32平方米的房子里。康安小区这套房子使用面积60平方米,孩子和大人都有自己的房间,一下感觉特别敞亮。”

      那时,哈尔滨户均住房面积普遍偏小,人均约10余平方米。郑阿姨家的房子是她兄妹四人中面积最大的,过节家人团聚时大房子就派上了用场。1999年春节,兄妹几家人除夕定在她家过,“一家人聚一起,没有以前那种‘地方太小、周转不开’的感觉了。”她很满足。

      家:从“17”到“60”,再到“120”

      上世纪90年代,哈尔滨商品房开始规模化供应,哈尔滨人陆续摆脱将单位福利分房作为家庭住房唯一来源的窘境。与此同时,哈市开启了一轮大规模、成区域的棚户区综合改造和新城区开发建设。

      郑阿姨搬入康安小区的第三年,距离她家阳台10米开外,二环路高架桥通车了。顾乡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快速更新,城市空间格局和面貌同步发生快速变化。

      如今20多年过去,她家旁边的棚户区早已被海富康城、运华广场等现代居住小区及大型商场所取代。在康安小区不远处何家沟外的江畔农田,已耸立起一片现代新城区——群力新区。凭借自然生态与城市人文有机融合的卓越人居环境质量,群力新区曾先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联合国人居署“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全球百佳范例称号。目前,这里成为哈尔滨新兴的高品质居住与商业集中区。

      “居家住房不但要空间够用,还得注重小区配套环境质量,才能住得舒服。”郑阿姨一家的住房理念也在与时俱进。今年上半年,她家搬到了群力观江国际小区,新家使用面积120平方米,出门就是公园和广场。

      有时在楼下散步,她还能回想起上世纪80年代时,兄妹4人和母亲挤住在一间房的情景,那是地德里小区的一个17平方米的房间。30余年时间里,她的“家”从17平方米变成32平方米,又从60平方米到现在120平方米,多少让她有些恍惚。

      10年,人均住房面积增60%

      郑阿姨家住房越变越大的背后,是哈尔滨提升城市人居环境水准一直坚持的方向:不仅要让这个城市里的人住得开,还要住得更好。

      40余年来棚户区项目和住房建设改造记录,浓缩了历史涓流中的今昔变迁,也呈现着哈尔滨改善人居的不懈努力:

      1978年,道里区“三十六棚”改造居民喜迁新居;1991年后,我市先后重点改造了地德里、荟芳里等旧城区的危棚房地段;2000年,道外危房棚户区成片改造拆迁三分之一以上,全市拆迁危棚房面积80万平方米;尤其是近10年来,哈尔滨先后完成199个棚户区改造项目,改造各类房屋面积1298万平方米,涉及居民18.3万户…… 随着住房供给量的持续改善,全市人均居住面积由2008年的23.6平方米,达到2018年底的38平方米,增幅约60%。

      郊区荒地变城区,棚户区上长出高楼和绿地……冰城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车轮快速向前,无数人的生活轨迹就此改变。看向未来,很多人依旧可以充满欣喜与期待。

      以今年为例。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哈市将以影响城市环境、群众改造意愿强烈的棚户区为重点,再启动31个项目,惠及居民1.1万户。通过政策引导、政府推动,逐步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真正做到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市场,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稿源: 哈尔滨新闻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 徐光胜 )
    编辑: 周丹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哈尔滨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北京游客江边救起落水男后淡定离去
  • 年底前哈市汽车安装ETC将达八成以上
  • 码头员工半小时连救两名游泳遇险老人
  • 21路等3条公交线路进行站点走向调整
  • 升学宴上攀比孩子成绩 哥俩打犯心脏病
  • 规范交通 “罚站读发发”违章处理五选一
  • “白露”到天转凉 未来10天市区以晴天为主
  • 抢抓国企改革机遇 推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 习近平:路子找到了,就要大胆去做
  • 习近平:一定要把我国制造业搞上去
  • 习近平:脱贫后生活还要芝麻开花节节高
  •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丨赵一曼:甘将热血沃中华
  • 习近平在郑州考察制造业企业发展和黄河生态保护
  •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 | 黄河之水天上来
  • 跟着总书记学历史 | 黄河治理70年:一句谚语退出历史
  • 跟着总书记学历史|这条母亲河,如何实现了岁岁安澜

  • 版权所有:哈尔滨新闻网 Copyright 2011-2015 www.my3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经营许可证编号:黑B2-20060663 黑ICP010010-2

    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复制 Email:web@my3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