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冰城新闻
寒冬腊月 冰城火热夜生活
哈尔滨新闻网-新晚报2021-01-13 08:20

  今天是腊月头一天,这个冬天似乎格外冷,进入2021年全省平均气温甚至创下本世纪同期“第二冷”。

  极寒天气生活依旧。夜已深,整个城市也安静了下来。可在城市的某些角落,仍有人为了生活在打拼,他们当中有开夜班车的的哥、24小时健身房守夜人,有盒饭铺老板、夜班加油员、送货员,还有小区保安、烧烤店的烤串工,他们身份不同,可是都在一边品尝着生活的酸甜苦辣,一边为了更好的明天而奋斗。

  起得早,才能看见最美的日出;归来晚,才能看见最美的繁星。记者夜访街头,感受极寒天气中的火热夜生活,这是冰城人生活的真实写照,相信世界同样也不会辜负努力拼搏的人。

  凌晨送奶工

  3个多小时爬几千级台阶

  三九天汗水浸湿羽绒服

  11日凌晨3时,室外气温零下23℃。35岁的孙洁拉着刚从配送站取来的113瓶奶赶到国际花都小区。这些奶的订户分散在50多栋楼里,没有电梯,她需要爬3个小时楼梯。

  作为万家宝平房站兼职配送员,2017年入职的时候,孙洁的孩子才2岁多,家里还有不能自理的婆婆。4年来,她的主业换过很多,修脚师、售货员、快递员,但鲜奶配送员这份兼职孙洁始终在坚持,因为她觉得这份工作不耽误其他事,每个月还能多出一千多元收入。

  凌晨2点准时起床,赶到配送站填单、取奶,然后骑行10多分钟来到国际花都小区。3个多小时、几千级台阶,尽管是三九寒天,可送完最后一瓶奶的时候,她已是汗流浃背,最外层的羽绒服都潮乎乎的。

  孙洁说,对今年的极寒天儿,她没什么特别的体会,“每年冬天,骑车取奶的时候都挺冷,但是送奶的时候,楼上楼下一跑起来,浑身直冒汗。我不怕冬天冷,就怕冬天滑,有一次因为太黑在小区里不小心踩到冰包上摔倒,奶兜子都扣地上了,奶瓶轱辘一地,顾不上别的,想的就是先把奶捡起来……”说这些的时候,孙洁就好像在回忆一件好笑的糗事,一脸的轻松。

  在她的脸上,看不出每天睡四五个小时的疲惫,也看不出从早到晚忙碌的辛酸,但一定能看出为生活而奋斗的光彩。

  深夜加油员

  脚趾冻得没感觉

  笑起来脸都酸

  11日22时许,南岗区学府三道街上的中石化加油站,一名加油员正在为排队等候的车辆逐一加油。穿戴着厚厚的棉衣棉帽只露出口鼻的他,嘴里吐着“哈气”,不时要互搓一下双手。他说:“零下20多度的气温,垫着热贴,脚趾冻得没感觉,不过还是要尽可能满足顾客的需求。”

  23时40分,在道里区顾乡二道街中石油加油站。两名加油员迎着冷风站在外面,为车辆加油。面对记者的询问,他们面带微笑,用他们的话讲,“风都把脸吹僵了,笑起来脸都酸”。白天的工作尚且还好,到了晚上,特别是凌晨气温甚至逼近零下30℃。这些加油员除了短暂的喝水、上厕所,很少会离开加油机。

  有时候腰会痛,腿也会站得发胀。“为人民服务嘛!”年长的加油员打趣地说,“其实每一位一线员工都一样,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尽管寒风刺骨,也希望能用自己的服务温暖顾客。”

  物业保安

  半宿都在室外巡逻

  早上吃口家里饭特幸福

  10日夜,群力新区保利城小区,作为物业秩序部的员工,27岁的王玉琦正在朗江路与友谊西路交口的小区门岗值守。

  “再冷的天也得坚持,大家两班倒,24小时不能离岗,其实晚上挺难熬的,嘎嘎冷不说,整宿不能打盹儿。”每天,站岗、巡逻打点、岗亭值守三件事不停在重复,园区内安全巡检有时要进楼道、下地库,走一圈下来半个钟头;返回到岗亭内稍作休息,看见需要帮拿东西的业主回来便主动上前搭把手……这一夜有半宿的时间是在寒冷的室外。

  手持“巡更棒”每到一处巡逻位置进行电子打点记录,身上的对讲机不时传出新指令,王玉琦一边回复“收到”,一边转身向下一个地点走去,头顶腾起了热气……回到岗亭,摘下的口罩内水珠结着冰碴,鞋被冻透连袜子也湿了。

  热贴、厚棉袜、保温杯,成了王玉琦值班必带的“三件套”,穿自发热的羽绒背心不够,身上还贴满了热贴,兜里常备两副厚棉袜换着穿。每次值班,他的那个“特大号”保温杯准保派上用场,一天能“干”4升,王玉琦用喝热水的办法来抵御寒冷对身体的侵袭。

  “早上下了班回到家里,吃口父母做好的放在保温锅里的饭菜,就是我一天中最大的幸福和满足,一宿的寒意荡然无存。”

  盒饭铺老板

  虽然辛苦点

  为爸妈也要拼出个样

  12日凌晨2时许,在寒冷和夜色中,整个城市安静了下来。在道里区民安街、通达街附近,十余家卖盒饭铺子还亮着灯,招揽着生意。

  一名男子正在一家盒饭铺打饭,“出租车司机是不是有优惠?”当得到该店店主“优惠两元”的答复后,男子表示要多打一个荤菜,慰劳一下自己。

  这名司机告诉记者,每天半夜他们都会到这一带来吃盒饭,队友们在两个小时前已经来过了,自己因为连上了几个活儿,所以一直没能有时间吃口饭。他一边大口地吃着饭菜,一边说:“今天这天儿是真冷,如果不吃上口饭,只怕后半夜要顶不住了。”

  店主常勇说:“附近这一片的盒饭铺,大约都是每天凌晨4时打烊,晚上上客时间集中在零时至次日3时,客人主要以出租车司机、晚间吃宵夜的市民为主,还有一些外卖的订单,一晚上总是很快就过去。睡大约五六个小时,起床选菜、准备,晚上11时开张。虽然很辛苦,可是父母年纪大了,就算是为了他们,自己也要拼出一个样,让他们可以安度晚年。”

  见记者拍照,一位正在吃饭的的哥凑了过来,“每天我出来上夜班的时候,我爸妈都很惦记,我老妈总是睡不实,家里的暖水瓶里永远都有刚烧的热水。我想对我老妈说一句:‘您尽管放心,我多挣一点钱,多置办点年货孝敬你。’”

  夜半烤串工

  挨点冻都不算啥

  就为供孩子上大学多读点书

  “来10个牛肉、10个羊肉。”“好的,进屋等,暖和。”连续几天的极寒天气,原本还算暖和的烧烤店“后厨”变得格外冷。对烤串工老纪来说,最好的“暖气”就是面前的烤炉,在维持生计、养家面前,老纪说:“挨点冻都不算啥”。

  10日晚,室外最低温度已达到零下25℃。通达街附近的一家烧烤店内,烟雾缭绕,不大的两个屋子里坐满了食客。

  这家烧烤店的“后厨”在门口,一间单独隔出来的小屋,寒气顺着窗户“钻”进来,记者在老纪烤串的屋子里站上五分钟,冻得直打寒颤。

  “我们都习惯了,站在炉子边上感觉也没那么冷。”43岁的纪红辉既是老板又是烤串工,店里每天下午三点营业,凌晨一点多闭店,他都得站在这屋子里烤串。

  “最近真冷啊,尤其是过了晚上八九点以后。”纪红辉说,上身挨着炉子没那么冷,腿可不行,一入冬他就套上了最厚的棉裤。

  “每天准备20多斤肉,基本一天都能卖完,咱东北人不都好这口嘛!”烧烤店的“后厨”,人在里面,冬天冻得直打哆嗦、夏天热得能出油,可不论多艰难,老纪都在坚持,因为小店的收入大多用于供儿子上大学。“希望孩子多读点书,以后能有出息。”纪红辉烤完一把串,一边躲着脚一边赶紧跑进屋里暖和。

  子夜送货人

  不管订多少钱东西

  都给小区居民送到家

  在爱建非常男女公寓,大伟经营着一间30多平方米的小仓买店。10日23时,大伟一边往货架上补货,一边留意着还有没有订货送货的信息,再过半个小时,小店一天的经营就结束了。

  大伟告诉记者,除了外地客人外,大多是周边的居民来买东西。为了增加销量,小区的居民只要有人订货,不管订了多少钱的东西,他都给送到家去。

  23时12分,有人通过微信发来语音,想要六瓶啤酒、一袋花生、两包方便面。大伟记下楼号穿上外衣拎着货一路小跑着给送去,外面天儿挺冷,他回来时已经23时30分,他的手冻得通红,暖和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时候差不多了,这个时间以后基本没人要货了。”大伟整理了收银台面,关灯、锁门,结束了一天的忙碌。

  “现在孩子上学花销也挺大,今年准备开个小饭店,每天上午过去装修,也快开业了,日子应该会越来越好。”

  健身房守夜人

  累了就跑跑精神一下

  湖北小伙晒冰雪引惊叹

  “白天与别的健身房区别不太大,到了夜间与室外寂静的街道相比,这里就显得火热了。”36岁的小胡是湖北人,两年前来到哈市,在哈西一家24小时营业的健身房从事夜间管理工作。

  “从深夜到凌晨,健身的人基本不间断。这些天气温骤降,前来健身的人反而多了起来。”23时许,小胡一边煮着面条,一边跟记者聊了起来。晚上来健身房的以80后、90后的上班族为主,有氧、器械都会参与,人多时还会打上几个小时的篮球。

  25岁的江涛带着一身寒气进入健身房,他在附近开了一家饭店,白天没时间过来,每次都是夜里十一二点来,“选择夜间健身,除了因为工作原因,我更看重晚上人少,安静。”

  每天晚上少则几人,多则十几人,小胡除了为大家办理入场健身手续外,还要经常巡场,看看大家的状态,毕竟晚间锻练和白天相比,安全还是最重要的。小胡说:“偶尔也会累,就到跑步机上跑一跑,精神一下。说不困,那是扯……”

  这几天哈尔滨的低温让他感受到东北的“厉害”,在他的朋友圈里,东北的冰天雪地、哈尔滨人火热生活的视频和图片,每次都会引来南方朋友的惊叹。

  那么,都是什么人晚间前来健身呢?小胡总结了一下,有下了夜班的出租车司机,也有冬夜无法逛街的情侣,此外还有酒吧和餐厅工作人员、IT人群、保安等,这些人下班很晚,夜间健身基本都是固定客人。偶尔也会有酒后过来的,对此小胡总要百般劝说“早些回家”。

  52岁的陈哥也经常凌晨到健身房打卡,每次见到陈哥时,小胡知道他又失眠了。陈哥说,到健身房减压后,回去就睡着了。

  夜班的哥

  上夜班能多挣点钱

  爱人就希望我平安

  11日凌晨1时50分,飞达实业三公司夜班的哥邹洪斌把车停好,长出了一口气,完成了当天的夜班运营。“这个夜班除去费用,能挣120元。”邹洪斌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8岁的儿子正读小学3年级,爱人除照顾孩子外,全力做好他的后勤,家里的事几乎都不用他操心,只是希望他每天都平安归来。

  每天下午接车前,爱人会把一个大保温杯递给他,里面是一大杯刚沏好的热茶。“夜班提神暖身,更暖心”,言语间他一脸的幸福。

  “白天车包出去了,白班司机每天给我80元钱,夜班我就多干点,想多挣点钱养家。去年以来活儿就一直不好,只能多吃点辛苦了。”邹洪斌是四星级驾驶员、雷锋车队队员,运营多年来保持着零投诉的纪录。邹洪斌说:“我只是冰城寒冷冬夜中千百个的哥中的一员,为养家,也为咱哈市夜归人能安全到家出一分力。”

  稿源: 哈尔滨新闻网-新晚报 )
  作者: 王骁 董琳 王鸿凌 叶勇 张智威 王铁军 徐日明 黄晏君 )
  编辑: 曲晨辰 )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哈尔滨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哈尔滨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提示
  • 风口浪尖上的团长们,如今还香吗?
  • 不要在乘坐公交地铁过程中进食或饮水
  • 出租车网约车使用空调时车窗不应完全闭合
  • 如无特殊情况,近期请不要前往绥化市望奎县
  • “素颜”冰城狂“吸粉” 网红收获“冷资源红利”
  • 号召广大志愿者积极有序参与疫情防控的倡议书
  • 路畅桥通“舒筋活血” 立体通道给力城市未来
  •  
  • 如何“开好局、起好步” 习近平这样要求全党
  • 中国道路与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 天天学习丨一位“老县委书记”的深情厚望
  • 众志成城抗疫情 全国多支医疗队伍支援河北
  • 美媒:2020年美国芝加哥等多市凶杀案激增
  • 【平语新时代】用科学家精神涵养时代新人培育
  • 菱歌一曲踏浪来——在红船起航地感受美好中国
  • 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实施10年成效显著
  •  

    版权所有:哈尔滨新闻网 Copyright 2011-2015 www.my3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经营许可证编号:黑B2-20060663 黑ICP010010-2

    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复制 Email:web@my3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