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老工业区的香坊区,60岁以上人口占全区人口总数的17.2%,已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养老就医问题已成为最大的民生问题。这其中,失能或半失能老人不但离不开贴身照料,更迫切需要医疗服务介入。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带来的严峻挑战,香坊区在医养结合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医院进驻养老院,医生提供上门服务
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在香坊区王兆社区的小广场,几位老人一边聊天一边享受着秋日温暖的阳光。“在这里比在家里好,吃的一天三顿不重样,我在家里来的时候60公斤重,来了一个月,长了五六斤。”87岁的张长华老人刚来寿之源养老中心两个多月,就要留在这里安度晚年。
记者在寿之源养老中心看到,一楼是新进驻的王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楼三楼是养老中心的房间。“半年前,王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入养老中心后,由7名医生和13名护士组成的专业团队,对老人在慢性病指导性用药和康复理疗方面做专业指导,24小时服务,专业护理员为老人提供日夜间全方位的照料。”寿之源养老中心负责人盛岩松介绍,该院90%以上的老人是失能老人。“老人在这里日常有人细致照顾,康复理疗有专人指导,平常的感冒发烧小毛病以及慢性病用药,不用下楼,医生就会上楼给老人诊疗,护士上门送药。”
医养结合不是泛泛而谈,要有贴合实际的实践。王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级医院省森工总医院院长吴文忠对此深有感触,“老人的床头都有一键呼叫系统,我们有专职医生和护士,每天有人查房,负责老人的康复运动理疗,医疗区各类康复器材齐全,且有专业人员指导,能满足入住老人的基本医疗需求。发生急症的老人可以通过绿色通道及时转诊,到大医院进行住院救治,专家还定期来院为老人诊疗。”吴文忠告诉记者,他们在探索医养结合过程中总结经验,探索建立起“医中有养,养中有医,医养结合,两院一体”的医养结合类型,做到医疗、养老、社保政策有效衔接,初步实现了医、养、康、护一条龙服务。
养老中心开医院,老人看病足不出户
相伴六十余载的老伴去世之后,范美琴(化名)老人主动提出要去养老院养老,她对养老院的筛选标准很明确:要有优质的医疗条件。
如今,80岁的范美琴已经在黑龙江德耐老年公寓度过了一年多的时光。回想起自己当初的决定,这位烫着一头小卷发的老太太非常满意:“住在这里啥也不用管了,到饭点了就有可口的饭菜吃,衣服脏了有人拿去洗。”
舒适的生活环境和丰富的娱乐活动之外,最让老人满意的要属这里的医疗条件了——作为香坊区首批医养结合试点机构之一,德耐老年公寓在一楼特设了一个一级医院——德耐康复医院。平日里,老人们在“家门口”就可以拿到所需的药品,头痛脑热一类的小毛病也能在这里治疗。该医院一楼面积虽然不算很大,但设置了内科、外科、中西医结合科、中医科、康复科等临床科室,还有60张住院床位。李美琴的心脏不好,曾安装过3个支架,平时每天要吃5种药。过去在家时,每个月都是儿子去医院帮她取药,现在她只需要在护理员的陪同下坐着电梯下到一楼。除了一种医保不能报销的自费药,其他4种门诊部都有。
除了能够方便地开药,“家门口的医院”也让及时就医成为可能。据德耐康复医院院长王岩介绍,他们已经摸索出了一套流程:一旦院内的老人生病,医护人员可以将其送至三甲医院直接住院,如果医护人员进行评估后认为病情紧急,能立即联系到120急救车,将老人转诊至对口的大医院或是医保定点医院。
像德耐康复医院这样内设一级医院、康复医院或医务室等,为入住老人提供医疗护理、康复训练等医养结合服务的“大养老+小医疗”型医养结合模式的养老机构,在香坊区已有3家。该模式解决了传统养老机构对入住老人“只提供养老、不提供医疗”的问题,避免老人生病必须去专业医疗机构接受治疗,康复后再回养老机构养老的弊端。
医疗和养老资源互通,老人就地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将医院医疗资源和养老院资源打通,病房有固定的护士负责护理老人家。医院每天都安排医生护士到养老区查房。除了养老机构开设医院外,香坊区的部分医院近年来也在逐步开设养老病区,提供养老服务,非常受市民欢迎。
成立于2003年的省电力医院康复科,目前入驻患者80余人,以失能老人为主。“我们将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料结合在一起,每天都有医院的医生护士查房、评估身体情况。如老人身体不适,则直接转入医院相应科室进行治疗。”病房主任张凌云向记者介绍说,如老人突发急病,医院可以迅速调动急救资源抢救。养老区和急诊室近在咫尺,“病人下楼即可就诊。”
探索多种医养结合模式,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推进医养结合,是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久之计。”香坊区卫计局局长崔艳丽说,香坊区正在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
一是以王兆社区卫生中心与寿之源养老院为代表的“两院一体”型医养结合模式。两家机构建立了紧密型医养结合合作关系,优先为公寓老人提供巡诊、义诊、科普讲座、紧急救助服务,并给予一定的费用优惠。该模式解决了因养老机构或医疗机构不具备相互设立服务机构条件而导致医养分离问题,实现养老和医疗服务互相促进、互相补充。
二是以德耐康复医院为代表的“大养老+小医疗”型医养结合模式。主要是在养老机构内部设立一级医院、康复医院或医务室等,为入住老人提供医疗护理、康复训练等医养结合服务。该模式解决了传统养老机构对入住老人“只提供养老、不提供医疗”的问题,避免老人一旦生病必须去专业医疗机构接受治疗,康复后再回养老机构养老的弊端。
三是以省电力医院康复科为代表的“大医疗+小养老”型医养结合模式。它以在二三级公立医院开设老年病专科为重点,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加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为补充,构建医疗、养老、康复等相互衔接的服务模式。既可以为老人制定合理的医疗康复计划,又可以为老人进行周到细致的生活护理。该模式解决了普通医疗机构“只提供治疗、不提供养老”的问题,避免了入住医疗机构的老年病人一旦过了疾病急性期即要另寻养老机构的弊端,同时解决了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床位闲置等医疗资源浪费问题。
另外,“跨越空间”“医社结合”“两社结合”“中医药养生保健+养老”“互联网+智慧健康养老”等多种医养结合模式,也在香坊区逐步推广。崔艳丽表示,香坊区大力支持养老机构申请办医,医疗机构申请办养老院,以及养老机构与附近医疗机构进行协作等多种方式发展医养结合,并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医养结合建设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