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一次无偿献血的血液留样,两年后竟能救助一名女子的生命。这个缘分很意外、很特别,希望她可以早日恢复健康。让生命重放光彩!”不善言辞的姜蒙(化名)躺在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骨髓造血干细胞采集室的病床上,向远在千里之外的患者发出由衷的祝福。
昨日6时30分,29岁的姜蒙早早来到骨髓造血干细胞采集室。注射了最后一支动员剂后,他躺在采集室的病床上一动不动4个小时,共采集到200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黑龙江省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管理中心付伟平主任说,“姜蒙是黑龙江省第114例、全国第9020例骨髓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的造血干细胞,将由志愿者送到患病女子所在的医院。经过严格的检查处理,输入到女子体内。”
6年献血近万毫升
“习惯”源于执着
一想到自己的血液将可以让一个年轻的生命继续绽放,姜蒙很激动。
“2013年的一天,我走在大街上,看到一辆献血车停在路边,很多人在车上忙碌着。走进献血车,完成人生的第一次献血,当我手拿献血证,心情十分激动。”姜蒙戴着一副黑边眼镜,说起话来内敛、低沉。
此后,姜蒙每年都坚持献血,每次献血400毫升,六年多来他献血已经近万毫升。“现在献血已经成为我的习惯,无论工作多忙,每年两次献血都是我的‘必选’项目。”六年里十余张献血证就是最好的证明。
“初中毕业后,我就外出打工了,做过木匠、出海打过鱼。后来因为喜欢玩游戏,自己报名学习电脑技术,一年半以后成为一名电脑维修师,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这也让我养成了执着的习惯。”姜蒙说。
配型成功
毫不犹豫同意捐髓
2017年春天,姜蒙照例走进献血车。献血成功后,采集血样的医护人员向他进行骨髓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宣传,这是他第一次听说,“根本不知道如何捐献造血干细胞,也不知道要捐献给谁,所以没有进行血样采集。”回到家,姜蒙上网搜索,得知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救活一条鲜活的生命、挽救一个家庭。当姜蒙再一次走进献血车时,主动要求采集造血干细胞血样,并进行了详细地登记,从此他成为了一名骨髓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2017年8月,正在工作的姜蒙突然接到了黑龙江省造血干细胞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的电话,“你的骨髓干细胞与一名郑州患白血病的28岁女子配型成功。”姜蒙当即同意为女子捐献骨髓。
推掉饭局
每天夜跑5公里
“我现在做车险中介,很多时候需要应酬一些饭局,可是自从决定捐献造血干细胞,我推掉了所有的饭局,每天晚上跑5公里。虽然一个多小时跑下来,很累很累,可是一想到是为了挽救一个鲜活的生命,我都会咬着牙坚持。”姜蒙还是一名“老烟枪”,以前一天至少一包烟,现在吸烟逐渐减量,一天只吸一根烟,“我的身体棒棒的,让自己少生病,对未曾谋面的‘她’负责,当我的血液输入对方的体内时,希望让‘她’更健康。”
给陌生的患病女子捐献造血干细胞,起初姜蒙的妈妈很担心,担心捐献会对儿子的身体造成伤害,可是当姜蒙将捐献骨髓造血干细胞的过程告诉母亲,得到了母亲的理解与支持,“儿子,一定注意安全,我们为你骄傲。”公司领导也支持,“不着急上班,一定休息好。”
连续4天、每天注射两针动员剂,姜蒙没有皱一下眉。“打动员剂后,有时会感觉腰部有些酸疼,可是坚持一下就过来了。”姜蒙表现得很轻松,“希望我的血液能够让她不再受疾病的困扰。”
“骨髓干细胞捐献者要与病人的HLA配型相吻合,一般要达到10个位点吻合。并且,捐献者的体检要符合供者的要求,没有传染病,各种脏器功能都要符合捐献者的条件。姜蒙的身体状况很好,通过了体检。并且姜蒙很坚强、很坚持,我们为他点赞。”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血液病肿瘤研究所血液移植科主任王志国对姜蒙赞不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