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成为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回到人民的怀抱。74载风雨历程,伴随着祖国前进的脚步,我们这座英雄的城市从百废待兴到欣欣向荣,从历经苦难到走向辉煌,经济社会实现了长足发展,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城市逐步发展成为一座开放之城、包容之城、时尚之城、活力之城和生态之城。民生作为一个贯穿城市发展始终的话题,民生改善是城市改革发展的重大成果。收入的增加、住房的改善、交通的便利等等,哈尔滨市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几十元分别增加到2018年的3.78万元和1.69万元;广大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地共享发展成果,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幸福。74载民生发展,诠释了“美好生活”的真谛。
促进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在我国这样一个有着近14亿人口和9亿劳动力的发展中大国,就业总量压力长期存在,不断扩大就业、创造更多岗位始终是群众改善生活的重要前提,始终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哈尔滨市的就业制度,从计划经济时期的统包统配的劳动就业制度,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三结合”就业方针,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新时代就业方针,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70多年来,我市就业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质量不断提高,老百姓的“饭碗”越端越牢,成为民生改善的坚实基础。为更好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2019年12月,市政府印发《哈尔滨市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启动。根据《实施方案》,确定培训目标任务是三年计划培训技能人才30万人次,力争到2021年底全市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达到25%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30%以上;同时实现培训群体全覆盖,培训惠及群体涵盖了城乡各类劳动者;分层次明确了不同的培训补贴标准。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有助于全面提升我市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提高就业质量,从而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为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发展奠基未来、孕育明天。哈尔滨市的教育发展,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人人都有学习途径,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以高质量的教育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实现我市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经过70多年的发展,我市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等各项发展指标,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都居于前列。按照2018年统计数据,全市现有在哈普通高校51所、成人高校11所,具有研究生培养资质的科研机构8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89所,普通高中102所,普通初中342所,普通小学(含农村小学网点)574所,特殊教育学校18所,幼儿园1334所。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一批重点高校,撑起了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脊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等一大批基础教育名校,以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享誉全国。2020年,我市将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以上、义务教育学生巩固率稳定在99%以上、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和特色化发展,特色高中学校达到25%,高中毛入学率达到95%以上,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更加完善,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达到400万人次。
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是什么?对于老百姓而言,社会保障是年老时领到的养老金,是失业时领到的救济金,是工伤时领到的补偿金,是生病时报销的保险金,是老百姓心里的那份踏实与温暖。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减少社会动荡的“稳定器”。哈尔滨市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跟随着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发展,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劳动保险制度,到上世纪90年代建立以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为基础的社会保障制度,再到新时代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城镇到农村、从城镇职工到城乡居民,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制度框架基本成型。党的十八大以来,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整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完成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2018年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年末全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254.5万人,享受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100.6万人,城乡居民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参保230万人;参加失业保险98.2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732.6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137.4万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市区每人每月642元,县(市)每人每月556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市每人每年3900元。 “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广泛惠及城乡居民。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悠悠民生,健康最大。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就是要把人民健康作为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民健康,“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人民健康地位日趋重要。医疗卫生是重要的民生项目,对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74年来,哈尔滨市医疗卫生事业在医疗卫生人员数量、医疗机构建设、医疗技术进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城乡居民健康水平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医疗水平有较大提升。群众从大病小治、小病不治到小病就近治、大病医保兜底治,医疗保障服务越来越便利。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市将依托健康医疗云平台,建立居民全生命周期电子健康档案,为每个社区配备便携式大生化分析仪,方便居民及时掌握基本健康状况;在每个县建立1个与市级医院交流合作的医联体,以乡镇中心医院为依托打造农村区域医疗中心12个。这些工作将有助于更好地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74载民生发展的壮丽诗篇,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不变的初心。携74载精神财富,抓住新时代发展机遇,哈尔滨要勇于在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大潮中,冲破制约发展的一切束缚和桎梏,凝心聚力,奋勇争先,继续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书写更加壮丽的民生画卷,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