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年,弹指一挥间。
哈尔滨的广播电影电视事业是在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解放后,逐渐成长起来的。74年来,我市广播电影电视事业在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科学指引下,机制体制不断完善,砥砺奋进、开拓创新,不断走向繁荣兴盛,丰富着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广播:永不消逝的电波
1993年投入使用的哈尔滨广播电视中心。
哈尔滨电台20世纪末的直播室。
1946年4月28日,东北民主联军进驻哈尔滨,哈尔滨的市民们最早是在哈尔滨电台的广播中,从收音机里得到的消息。
1946年,哈尔滨市的城区人口70万人,家庭拥有收音机5万台,哈尔滨电台拥有3套广播节目和3套广播发射设备。20世纪40年代,我国的文盲还相当多,报纸也只能在知识界传播,当年又没有电视、网络这样的大众媒体,因此,广播成为最容易被大众接受的传播工具,自然成为敌我双方激烈争夺的主要目标。
当年,哈尔滨电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第一座大城市的广播电台。1946年4月28日,电台的负责人赵乃禾参加完会议,急忙从郊区赶回南岗区松花江街的电台,将东北民主联军进驻哈尔滨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电波发布出去,市民们从收音机里听到哈尔滨解放的消息后,奔走相告。
1946年之后,在哈尔滨电台原址,曾经开播了东北新华广播电台、松江广播电台,1955年之后成为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
当年广播只有中波广播节目,在哈尔滨能够收听到中央台、黑龙江台、吉林台和哈尔滨电台的五六个频率广播节目。
1980年,在黑龙江省广播电台系统,只有省、地市台的12套广播节目。在哈尔滨,刚刚有一套广播调频立体声节目。当年,哈尔滨电台的《哈尔滨生活》《音乐百花》《小说连播》《少儿节目》已经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生活伴侣。
1990年,开始筹备开办哈尔滨经济广播电台。经过学习上海、南京、北京、天津和沈阳等经济电台的经验,结合哈尔滨的听众需求,1992年10月1日开播了哈尔滨经济广播电台。“文艺搭台、经济唱戏”,广播节目通过“主持人直播”、“听众电话参与”,密切关注社会经济和热点,一开播,受到哈尔滨听众的普遍欢迎,每天收到听众来信上千封,电话上千个。
1995年1月1日,哈尔滨文艺广播的开播,结束了哈尔滨市没有调频广播的历史。当年,《老年学堂》《刚好18点》《天下故事会》等节目深受听众喜爱,成为我国东北地区有影响力的调频广播,尤其是以广播剧见长。
2003年,哈尔滨电台开始在调频925频点开办《925哈尔滨交通广播网》,在调频909频点开办《909时尚音乐》,这些节目的开播,结束了哈尔滨当时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没有交通和音乐广播的历史。
近年来,哈尔滨电台又开播了《古典音乐频率》,这样一来,哈尔滨市的广播节目已经有新闻、经济、文艺、交通、音乐、古典等六套广播节目。74年前,广播发射功率只有1000瓦,仅有中波频率,不但传播距离短,还受城市建筑的遮挡导致收听困难。现在,发射频率不仅有中波,还有调频广播,在家里、车里都能有效收听,节目也更加丰富多彩。随着手机、电脑等普及,听众们通过“蜻蜓”“喜马拉雅”等APP,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都能收听到哈尔滨广播的声音。
电视:新中国开办的第三家电视台
1981年,哈尔滨电视台最初的台标。
1958年12月20日,哈尔滨终于成功播出了属于自己的电视节目,成为继北京电视台、上海电视台之后,国内第三家电视台。当年,电视节目的台标是“哈尔滨电视台”,其实这个电视台是由当时的黑龙江省广播事业局开办的,台址在北方大厦。
1958年,全市的电视机只有几十台,只有大机关、大企业才有北京牌电视机。
上世纪60年代,哈尔滨的街道文化站开办看电视的“文化小屋”。每天晩上7点,接待中小学学生收看电视节目。当年的世乒赛、新闻简报、少儿节目、相声和评书,都是小朋友在“文化小屋”看到的。上世纪70年代,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也都是街道、机关、厂矿组织人们集体从电视上收看的。
上世纪80年代,黑白和彩色电视机只有12个频道,在哈尔滨只能收看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和黑龙江电视台一套节目。
1980年,在满洲里街的一处欧式风格的平房里,哈尔滨电视台的筹备人员一方面跑频道审批,一方面加快技术准备,准备上一套“彩色电视节目”。在这排平房里,经过一年多的准备,实验铁塔建起来了,彩色电视制作和发射中心实验成功。1981年8月23日是一个星期天,哈尔滨的不少家庭在电视机的12个频道中看到了“哈尔滨电视台”的台标,大家奔走相告,哈尔滨真正有了自己的电视台!
此后,哈尔滨电视台最先翻译了《坎坷》《红色的冲击》《开出租车的姑娘》等外国电视剧,还为《陈真》等港台电视剧进行普通话配音,并且拍摄了电视剧《伦敦启示录》《她曾是我的妻子》《戴红领巾的男子汉》《满洲间谍》《谁是班长》等几百部集,成为中国最早拍摄电视剧、翻译国外电视剧、为港台电视剧配音的城市电视台。2010年,哈尔滨市委宣传部与哈尔滨电视台联合拍摄的表现伍连德1910年抗击鼠疫事迹的电视连续剧《浴火危城》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今年抗疫期间,这部电视剧再次火爆,成为网上最受欢迎的电视剧之一。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哈尔滨实现了有线电视家家通,从可以收看中央、黑龙江、哈尔滨的七八套电视节目发展到20多套电视节目。现在,更是发展到可以收看200余套电视节目。
电影:承载着城市的光荣与梦想
1947年,在哈尔滨拍摄故事片《桥》成为新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
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全程在哈尔滨拍摄。
74年来,哈尔滨究竟拍了多少部电影,恐怕谁也拿不出准确的数字。喜欢中国电影的人都知道,哈尔滨在中国电影史上有过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年特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欧式建筑、众多的电影艺术家,让哈尔滨成为中国电影银幕上的“常客”。
1947年,东北电影制片厂(长影前身)导演王滨在哈尔滨铁路车辆厂开机拍摄故事片《桥》,完成后全国上映,成为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影片选取了哈尔滨老江桥作为拍摄场景,是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以主人公的形象登上银幕。后来,这里还拍过《情人结》和《白日焰火》,成为哈尔滨的城市地标。
1950年,《赵一曼》《中华儿女》两部电影在哈尔滨拍摄,几乎所有有关哈尔滨的老电影中都有霁虹桥的镜头。
1958年7月,哈尔滨电影制片厂成立,与长影合作拍摄了丛深编剧电影《笑逐颜开》(原名《花逢春雨》)。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哈尔滨电影人创作了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千万不要忘记》《冰雪金达莱》等经典电影。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电影《熊迹》《明姑娘》《滚滚红尘》《中俄列车大劫案》在哈尔滨拍摄。颐园街1号诞生了反映改革开放的力作《花园街五号》,现在这里已成为了纪念馆。
电影《滚滚红尘》里取景的中央大街,秦汉、林青霞曾来这里拍戏,张曼玉曾在红军街头吃冷饮。
1979年,龙江电影制片厂第一部电影《她从雾中来》也选择在哈尔滨拍摄。
2000年后,哈尔滨人姜凯阳执导电影《道高一丈》、邓迎海执导电影《情笛之爱》以及由赵薇、陆毅主演的在哈工大建筑学院取景的电影《情人结》等多次出现在银幕上。
哈尔滨诞生了多位电影人,这个城市走出的马晓颖、孙红雷、程煜等电影人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明星。
图片由王铁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