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村农民种植的订单水稻。(资料片)
三月春风暖,乡村备耕忙。在不少农户纠结今年种什么、怎么种时,延寿县加信镇新建村的种粮大户已改变了观念,他们围绕市场调整结构,通过“CSA模式”,主动和粮油企业签订种植合同。今年,新建村5500余亩稻田还未育苗就已经“名花有主”,今秋将有近万个江浙等地家庭吃上优质又安全的“延寿大米”。
打造“订单村” 5500亩稻田还没种就有买主
什么是“CSA模式”?以前你把这个问题抛给延寿县加信镇新建村党总支书记李旭东,他肯定蒙圈。但如今他可以滔滔不绝地跟你聊上半天。李旭东介绍,“CSA模式”是一种新型的订单种植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城市社区和乡村农田紧密联系在一起。农户按照社区消费者家庭的统一需求种水稻,种什么品种、施什么肥早就写进订单,秋收后,验收达标的稻米将按订单价格直接销往社区。
李旭东对“CSA模式”的了解,可不是从书上看的、网上查的。去年,包括李旭东自家的稻田在内,新建村有2000亩水稻就是以这种模式销售到了江浙等地的很多社区。
2019年4月,黑龙江绿农瑞丰农业投资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来到新建村,要通过“CSA模式”,把村里种植的延寿大米卖到江浙社区。当时,村民心里没底,少数“胆儿大”的农户决定试试,村里共有2000亩水稻签下合作订单。当年秋天,手攥订单的乡亲们收入比没签订单的高出一大截,越来越多人相中了这种“订单农业”。
“今年,刚过完正月十五,乡亲们就催我和企业续签订单,订单种植面积也扩大到5500亩,新建村正奔着水稻‘订单村’使劲儿。”李旭东说。
先签合同后种田 水稻种植有一套严格标准
“原本以为是咱们负责种,人家负责收,其实根本不是这么简单。”新建村村民李焕义种了半辈子水稻,去年,他尝试把家里70亩地“订单种植”,按他的话说“水稻革命真的来了”。
李焕义说:“签了订单,就会拿到人家给出的‘种植标准’,从选种到种植再到收割,都有严格要求。比如,品种要求必须是加信镇最有名、种植最好的松粳22;稻田灌溉必须用流经咱村的亮珠河河水,而且要求是上游取水;种植中,化肥用什么牌子、用多少都有规定;秋收后,必须够量还要达到绿色大米标准。”
“这就叫契约精神,按订单标准来种植,不能砸了延寿大米的牌子。”去年水稻种植季里,李旭东忙完村上的工作,时不时就去签了订单的农田里转转,他要看看大伙儿是不是真的按照标准种植。不光他在监督,绿农瑞丰农业投资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也定期来到田间地头。“他们就是社区消费者派到田里的监督员,要保证端到餐桌上的大米是客户想要的好米。”李旭东说,从过去的低标准种植,到如今的高标准按需种植,他和乡亲对新型订单农业模式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更大的信心。
手攥订单心不慌 农业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黑龙江绿农瑞丰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派驻延寿的负责人杨菎告诉记者,他们公司做的就是一手牵起农户,一手牵起消费者家庭,用现代农业服务手段确保农户按照规范的种植标准,种出消费者满意的好米。好米自然要卖出好价钱。“去年订单的收购价定在1.8元/斤,这比米贩子给出的价格每斤要高上两角钱。”李旭东说,统一种植标准、统一销售模式,订单农业让农户收入更高、腰包更鼓。
延寿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订单农业等方式,用市场的力量撬动传统种植方式提档升级,延寿大米的标准和品质会越来越高,延寿大米这块“金字招牌”也将越叫越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