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岭湖,绘就优美生态画卷
  • 紧急破拆救出四名被困人员
  • 急救医生一把接住急产男婴
  • 道外南岗松北部分区域停电
  • 连续被抓拍东北豹频繁上镜
  • 剐蹭路边车别溜,这算逃逸
  • 冰城购物车菜篮子一路升级
  • 清晨4点半 他们为生计奔波
  • 天天隔窗相望的“牛郎织女”团聚了

    哈尔滨市第二医院老年病房副主任医师刘鹏是黑龙江省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近日她圆满完成支援湖北医疗任务后,回到哈市隔离宾馆休整。休整期间,她的爱人几乎每天都会开半个小时车,带着儿子来宾馆楼下“锻炼”,隔窗看她一眼。<<点击详细

    王昀:真心守护收获温暖

    “17年前‘非典’时,我们是被保护的孩子;今天,我们长大了,有责任守护人民健康。”这是黑龙江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普内科护士王昀的心声。王昀和丈夫原计划今年年初要个宝宝,可看到院党委发出的驰援湖北紧急倡议书时,王昀第一时间请缨。<<点击详细

    王勇之:病区“万能工”火线入党

    坐在哈尔滨疗休养驻地的窗前,路上纷纷过往的车辆像时光机一般,将市第五医院手外科分院护士王勇之的心绪带回了在汉川战“疫”的日日夜夜。 2月12日,王勇之作为黑龙江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奔赴湖北孝感。在汉川市人民医院奋战的38天,她是病区的“万能工”,时刻努力工作,也感受着来自战友、来自武汉人民的爱与关怀。<<点击详细

    刘丽:临危受命,为战友筑坚实“防火墙”

    3月21日,哈尔滨市第五医院心内科护士刘丽和黑龙江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们凯旋,飞机降落在太平国际机场,舱门打开的一刹那,看到久违的漫天飘雪,刘丽激动地喊出:“哈尔滨,我们平安回来了!”<<点击详细

    援鄂“四朵金花”燃起老婆婆生的希望

    如今的武汉,春暖花开,在淡雅甜美的花香中还有冰城“四朵金花”的芬芳。“四朵金花”是黑龙江省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第一组4位女护士张海薇、鲍文锦、刘冰、张可娇,她们都来自哈医大一院感染科,从1月27日抵达武汉,至今已在抗疫前线奋战了两个多月。<<点击详细

    宋宇:战“疫”61天,迎接26个婴儿出生

    3月28日是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学院首批援鄂医疗队来到武汉的第61天,这也是他们此次援鄂工作的最后一个值班日。援鄂期间,医疗队共收治107位新冠肺炎患者,包括孕产妇50余名,迎接26个婴儿顺利出生。伴随着领队于世寰主任大声宣布:“我们胜利了!我们可以回家了!”队员们热泪盈眶。<<点击详细

    22名冰城特护决战武汉7天7夜 与病危老人共渡难关

    血氧70%,呼吸频率每分钟40余次,心率每分钟120余次,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一周前,武汉市第一医院一位新冠肺炎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同时出现了呼吸衰竭等症状。他是哈医大一院第二批支援武汉医疗队全力救治的一名危重症患者……<<点击详细

    真急了!她自己一口气搬来了5个救命氧气瓶……

    从防控疫情工作开始以来,哈尔滨市第六医院(市传染病医院)医务科科长由伟臣、护理部主任马续威、感控科科长安晓红便一直坚守一线,大家都称他们是抗疫战场上的“铁三角”。为了保证休息,2月6日起,医院安排“铁三角”轮流值夜班,马续威争取到了“第一班”。<<点击详细

    连线武汉|“若我平安归来,想使劲吃一顿蘸酱菜”……白衣战士这些最平常的心愿,看得人眼睛发酸

    “若我归来,请不要为我做什么接待。只想回家好好地睡上一觉,睁开眼后,自己还在。若我归来,请不要为我做什么安排。只想在接着上班的时候,和同事们打个招呼,就当出差回来。<<点击详细

    征战孝感十余天,家人以为她还在“哈南”……

    “你们的到来,挽救了我的生命,让我获得了新生。”一位老人得知自己终于可以出院时,激动地向医生伸出大拇指,主治医生刘涛也给老人比了个赞。这是黑龙江省医院支援孝感医疗队成功治愈的第20位重症患者……<<点击详细

    护士长化身Tony老师,帮患者解决“头等大事”

    因为疫情的原因,患者和家属不能出门,多少都会有些烦躁。看着他们的状态,骨外一病房护士长张桂玲特别着急,总想做点什么让他们能开心些。她绞尽脑汁,想到了可以化身Tony老师给大家修剪头发。<<点击详细

    并肩战“疫” 后方有“她” 致敬坚守一线的最美“女主角”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无数医疗战线的工作者驰援武汉逆行而上,他们身上肩负的是守护祖国的决心、捍卫人民健康的勇气,是作为医务工作者的神圣职责,而他们身后却有一个个需要支撑起来的小家……<<点击详细

    “三八”致敬“疫”线女神|特别的日子,最美的她

    她们是女医生、女护士、女警察、女教师、女加油员、女环卫工人、社区女干部……疫情之下,她们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凝心聚力、团结奋战!口罩、护目镜,在冰城援鄂医疗队员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用生命守护生命是她们坚定的信念;她们是“XX的妈妈”“XX的媳妇”,她们也是“祖国的女儿”……<<点击详细

    ​能贪黑、肯起早、勤跑腿、会干活…​防疫干警支援社区一线“解锁”新技能

    “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道德品格、专业的法律知识、为民的司法情怀。”这是一名优秀法院干警应具备的素质。如今,他们投身为防疫一线,作为一名合格的社区防疫干警,他们又应具备哪些素质?<<点击详细

    夫妻并肩下社区,一天爬楼40层送物资400斤

    " 媳妇,我明天休息,有啥重活你安排一下,我干。" 这一周以来,每天下班前,蒋大为都会给妻子吴杰发条类似的信息。从大年初五开始,夫妻俩各自忙碌在防控一线一直没见面,一个月后蒋大为主动到社区防控一线帮忙……<<点击详细

    每天奔忙14小时以上!战疫志愿者张洪波的“两点一线”

    在呼兰团区委物资分配处和萧乡街道紫月小区卡点,张洪波每天连续在两个不同岗位值勤,就连妻子和女儿也被他动员来当志愿者,一起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他说:" 我要一直坚守到疫情防控结束,守好小区,守好自己的岗位!"<<点击详细

    警民同战疫!道里公安学雷锋志愿服务逆行走万家



      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为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和志愿服务精神,在第57个“学雷锋纪念日”之际,道里公安分局开展“爱满冰城 共同战疫”学雷锋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行动,法律宣传、贴心服务、防控卡点站岗等多种形式,构建警民同战“疫”的良好氛围。<<点击详细

    诠释新时代雷锋精神!看这些奋战在抗疫一线青年民警们的担当…

    青是热血,是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进取;蓝是奋斗,是将责任放在心间,将使命放在胸前。青是朝气,是万物生发,蓬勃向上的盎然;蓝是成长,是前进的呐喊,是百姓的平安。 3月5日,南岗公安分局青年民警们用奉献和担当诠释了新时代的雷锋精神。<<点击详细

    他们既是“帮扶人”又是“守护人”|疫情之下的暖心故事~

    低保家庭、独居老人、生活自理有困难的残疾人、无人抚养的事实孤儿……疫情之下,这些困难人群因经济条件、家庭及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原因,基本生活和应急需求面临更大困难,心理防线也更加脆弱。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的特殊时期,道里区切实强化责任意识……<<点击详细

    哈尔滨人实力“宠”一线民警:孩子拿压岁钱给买口罩,老奶奶亲手给包饺子……

    “我女儿读初中二年级,两天前,她拿出自己的压岁钱,让我买口罩送到派出所。女儿说,‘警察叔叔太辛苦了,时刻面临危险’,她希望自己买的口罩能多一层保护警察叔叔的安全。” 本来女儿是想自己来的,考虑到疫情之下孩子的安全,因此由妈妈代劳,买了8盒口罩送到派出所。<<点击详细

    “疫情当前,警察不退”,特警勇士30多天战“疫”一线践行誓言

    在火灾中救出瘫痪老人、将重症精神病患者制服就医 …… 随着庚子新春的钟声敲响,曾获哈尔滨 " 特警勇士 " 称号的高领超又接到一项特殊任务——值守平房公安分局韩家店检查站。" 师傅,您辛苦啦!疫情防控期间,请例行登记检查,感谢配合。"30 多天来,他一直不厌其烦地在重复着这些话。<<点击详细

    三口之家两个志愿者:同一战“疫” 不同阵地

    家住呼兰区的张轶男是一名大二学生,每年的假期,她都与家人在一起享受着难得的快乐时光,今年更是早早打算,就等着春节放假和爸爸妈妈出门玩。一场来势汹汹的疫情,打乱了最初的计划。疫情发生后,张轶男一家三口全家总动员,在不同的区域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点击详细

    她们是过渡病房的“摆渡人”:“战友们抢回来的生命,我们一定安全护送!”

    如果说ICU是和死神赛跑抢救生命的地方那么过渡病房的医护们则是把病人送往健康彼岸的"摆渡人"在省新冠肺炎危重症救治中心,经过医护人员的努力,已经有32名患者转入过渡病房,而这其中,有六七人即将转入隔离区进行医学观察。<<点击详细

    冰城基层最美逆行者:社区家庭医生筑好第一道防线

    在疫情防控时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的社区防控发挥了重要基础作用。他们运用专业知识、发挥着创造力、秉承着医者初心,保护着辖区居民。<<点击详细

    风雪战疫人!因为有你,春天可期······

    他们或许也害怕病毒,却选择成为隔离病毒的屏障。他们当然也想跟家人在一起,却愿为别人的团圆平安风雪守望。<<点击详细

    想吃啥来啥,还可以泡脚… 在这里,重症患者感受“大白”的温暖

    “在防疫的战场上,要做患者的‘大白’,用心呵护每一位患者,让他们和我们一样有信心,有体力赢得这次战斗。”哈医大一院院长于凯江说,在省新冠肺炎重症集中救治中心,医护人员在全力以赴挽救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在努力照顾好他们的生活。<<点击详细

    开车跑十来个药店给村民买药!原来他是这个村长大的

    在距离市中心30多公里的道外区民主镇新国村进出卡点,有一个年轻忙碌的身影。此时已是下午1点,他还没有来得及吃午饭。他叫史建宇,哈电集团电站服务事业部的一名销售人员,90后,也是一名有着5年党龄的党员。<<点击详细

    “夫妻岗”“情侣岗”战在疫情防控一线 有他们“守门”,居民放心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街道、社区的党员干部、网格员、志愿者们直面疫情防控毫不退缩,日夜坚守一线,参与联防联控。在道外区大大小小的卡点上,有这样一种岗,夫妻协力、情侣并肩,共同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点击详细

    24小时待命接返哈居民 90后小伙成社区"顶梁柱"

    1993年出生的文靖德,是新区平房片区建安社区工作人员中唯一的男士,不管大事小情,文靖德都随叫随到,从大年三十儿至今,他一天没有休息过,把“90后”青年的朝气、锐气和担当写在了平凡的岗位上,成了特殊时期社区的“顶梁柱”。<<点击详细

    社区卡点24小时不眠夜

    在这场特殊的战“疫”中社区卡点就是抗疫的最前线,这里的党员干部下沉一线,与社区志愿者们共同驻守,为居民守护着最后一道家园防线。记者来到香坊区红旗大街街道办事处横道街卡点,用镜头记录下为1200余户居民24小时不间断值守的志愿者们的故事。<<点击详细

    冰城热心女孩花俩月工资,买了一箱N95口罩送到卡点……

    23日下午,面对捐赠的口罩,哈尔滨市生态环境局在建德卡点的工作人员的答案是"心意领了,还是送给更需要的医务工作者吧!" 23日14时许,正在建德卡点执勤的市生态环境局道外局干部刘传林遇到个"熟人"。女孩叫张秋月,是建德卡点附近的居民,自从刘传林他们来卡点执勤后,她几次给卡点工作人员送过口罩。<<点击详细

    12小时一倒班的“太空人”:他们不面对患者,却是离病毒最近的人

    在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在哈尔滨市第二医院里,有一群身穿防护服、头套护目镜、手戴橡胶手套,埋头于实验室里与病毒面对面的“太空人”。他们不是距离患者最近的人,却是距离病毒最近的人,他们就是与病毒面对面的 “检验人”。<<点击详细

    战“疫”日记|那低沉的吼声“出去”!让我感动……

    连日来,黑龙江省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哈尔滨市第五医院呼吸内科护士长张波一直奋战在汉川人民医院危重症病房,繁重而紧张的工作让张波没有时间顾及其他,可一位患者低沉的吼声“出去”,却让这个有着多年护理经验的护士长瞬间泪流满面……<<点击详细

    坚守

    一场暴雪,突袭冰城。雪中的抗疫一线,志愿者们在坚守,各行业紧密协作,疫情面前,此时此刻,平凡普通的他们,才是守护城市的“超级英雄”。<<点击详细

    哈尔滨一辅警站走廊吃饺子,有家不敢回?真相感人…

    “儿子昨天出勤24小时,今天到家没敢进屋,在楼梯间里吃点饭,马上又要出勤了,看得我心疼 ……” 这是一条发在抖音里的文字,画面中,一位身穿警服的年轻男子正站在楼道里,用楼梯扶手当餐桌,弯腰吃着饺子。疫情当前,这条小视频感动了不少网友……<<点击详细

    为救孩子,卡点值守人火速送医 | 他们来自不同的单位,共同的身份是党员

    19日20时,雷开宇和惠彦宇、谭喜波正在阿城区朝阳小区卡点值守时,看到院里一路小跑着过来两个人,其中一年轻男子抱着小孩,后面跟着一位老年人。询问情况得知,孩子三岁,拉肚子,吃了药后出现意外症状。<<点击详细

    “应急志愿者服务队就像咱家人,有事微信里喊一声就行!”

    “请问,是应急服务队志愿者吗?我是林兴小区十二号楼五单元603室的,我家现在需要买些蔬菜,买菜的单子能发给您吗?”“可以,我是应急服务队一组队员程村益,你把单子发给我,我按照单子的明细把菜给你买回来,放到你家门口。到时候,给你打电话,你开门在门口取。”<<点击详细

    疫情不退,我们不撤!“铁军志愿者”增援道里河江社区卡点

    近日,一支由退伍军人召集的志愿者服务队——铁军志愿者服务中队,正式进入道里区正阳河街道办事处河江社区的卡点,协助社区对居民进行测温和登记。<<点击详细

    记牺牲在抗疫一线的尚志市公安局民警王志伟

    “告诉队长一声,找人替我,咱守的卡口千万别漏了。”这是王志伟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嘱托给他的战友姚尚玲。 2月18日13时许,在尚志市亚布力镇前进社区疫情防控卡点执行任务时,尚志市公安局国内安全保卫大队二级警长王志伟突发心脏病,送往医院抢救。当日15时30分许,经抢救无效,王志伟同志不幸殉职,年仅52岁。<<点击详细

    特殊志愿者 最暖家属团 东原街道“战士”身边最有力的支持

    每天晚上,在道外区北十九道街上的一处卡点总能看到一家三口在轮流值守,从早6时到晚10时几乎不间断,小区里经常出入的居民都认识他们,他们是东原街道姜丽丽和她的爱人、女儿。自从市里第8号公告要求小区封闭以来,姜丽丽的爱人和女儿便主动来当志愿者。<<点击详细


    版权所有:哈尔滨新闻网 Copyright 2011-2015 www.my3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经营许可证编号:黑B2-20060663 黑ICP010010-2

    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复制 Email:web@my3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