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秀平给自家的驴王加精饲料。
每天清晨,槽头的“驴王”扯着脖子一叫,家住通河县祥顺镇向阳村的韩秀平就该起床、铡草、备料了。驴棚内连大带小60多头驴,不是“驴王”的妃嫔,便是它的子嗣。韩秀平说,每次喂料必须得先喂“驴王”,否则它扯脖子叫唤个没完。
在通河县祥顺镇向阳村,自从8年前村里开始养驴,清晨村里最先传出的不是鸡鸣,而是驴叫。每群驴都有一个“驴王”,它带头一叫,四下立即响应,引来一大片叫声。如今,向阳村三粉驴的名气逐渐扩大到全镇、全县乃至邻县。“三粉驴”又称“肉驴”,是我国大型驴种之一,目前已被国家列为地方品种保护名录。
韩秀平家是向阳村第一个养驴户,她和丈夫王艳青两人最多时养了七八十头驴。随着养殖规模的逐渐扩大,她家的10亩地种不过来,就承包出去了。“三粉驴”与本地毛驴不同,皮厚肉足,一头驴能长到600斤。韩秀平算过一笔账,驴肉卖60元/斤、驴皮30元/斤,一头驴能净剩8000多元,养驴比种地强多了。
“养驴用不了太多精料,稻草、玉米秸秆、蒿草都能当草料,无论青储饲料还是干草,只要粉碎都行,一天喂三回,晚上再加一顿……”韩秀平特意给“驴王”槽里多添了几把粮食。她说,这是一头6岁的公驴,平时数它吃得最好,脾气大得很,一不顺意就连蹦带叫,但驴王就怕王艳青,只要老王一声吆喝,它立马消停。“驴这牲口欺负人,每天赶驴入圈,都得王艳青来。”如果韩秀平来赶,经常有驴梗着脖子不走,推不走,拉不动,走路还故意挤人。韩秀平指着一头三个月大的小驴说:“这是入秋才产的驹儿,驴每年产一次,一次一个。繁殖生产基本不用人工辅助,只需要将待产的驴分栏就行,经常是第二天你发现时,小驴已经能满地走了。”
看养驴挣钱,向阳村的农户们纷纷干起了养殖业,一年里先后5家盖起了驴棚,多的养七八十头,少的也有十几头。韩秀平家带头成立了祥和肉驴养殖合作社,大家抱团统购统销。韩秀平说,凑够三四十头装一车就发往内蒙古,这样省心还能多赚。数量少就在当地宰杀,肉直接销到周边市场,驴皮攒着统一卖到山东去。
向阳村的驴肉成了俏销货,经常有人上门来订购,社员们都愿意凑在一起接单,在家里就把钱赚了。几年下来,通河三粉驴知名度越来越高,成了向阳村的“一村一品”,还影响了临近县的养殖业。买驴肉的客户群越来越大,现在全靠快递发货。
韩秀平说,通河三粉驴市场有了,品牌也算创出去了,只是觉得生产有点跟不上。三粉驴体型较大,需两年才能出栏,有的养殖户感觉比较压本钱。韩秀平家逐年扩大生产,挣了钱就继续往里投,连续8年“滚雪球”才有了现在的规模。有的合作社社员担心养殖业有风险,不愿意借贷生产,因此生产规模扩大速度比较慢。但是韩秀平夫妇有信心,他们夫妻俩认准了这条致富路,要一直带头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