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傍晚的东北林业大学排球场,3块场地已经满员。其中一块进行着高水平对抗,另一块激烈程度较低,还有一块则是由老队员带领新手从零基础开始训练。3块场地,技术水平迥异,却同样热火朝天,很难想象,这些学生来自同一个名叫“紫日”的大学生排球俱乐部,而它已经存在了15年。
从2006年至今,这家俱乐部经历了从白手起家到小有名气的蜕变,一如那些在球场上从零开始的队员。4枚省大学生比赛奖牌,记录着他们15年一路走来的荣光;3位博士、30余位硕士从这里与排球结缘。
一个大学生的体育俱乐部能坚持15年,并成为黑龙江排球界的一股清泉,令人感叹。一切,只源于“热爱”。
白手起家
一群小个子“密谋”的大事
2006年,几个20岁出头的林大小伙子因为排球结识,成为好友。170出头的身高让他们入不了专业人士的法眼,只能在室外场地摸爬滚打,小兵便是其中之一。“咱们这些小个子难道就没机会上场了?”几个小伙不信邪,于是“密谋”了一件大事——成立自己的排球组织。
在体育老师潘跃华的支持下,“紫日”俱乐部成立了。短短不到1个月,10余人的团队集结完毕。
那是一个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只有几百元的时代,为了让成员们一周能打一次室内赛,俱乐部连包场都只能找每周六20时到22时那个没人愿意用的时段。“当时一场球5元钱,为让阿姨给我们行个方便,拖地、打扫卫生的活儿,我们都没少干。”就这样,俱乐部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3年时间不到,规模就已超过百人;5年之后,“紫日”的成员们成为了校排球队的班底。
一股清流
“野路子”也能成正统
孙相石是排球队里的二传,在紫日这个俱乐部里,他经历了从学生到老师的身份蜕变。正如“紫日”俱乐部,经历了不被看好到成为龙江排球青春力量的涅槃。
8年前,还在上本科的孙相石被“紫日”成员们打球的欢乐吸引,最终加入其中。本科毕业后,他回到林大后勤中心工作,续写了与“紫日”的不解之缘。“觉得自己肩上有一份责任,希望把‘紫日’对于排球的热爱传递给学弟学妹们。”
与孙相石一样,“紫日”俱乐部也从不被人认可的“野路子”,逐步成长为东北林业大学乃至龙江大学生的一股排球新势力,出现在各类比赛上。
成立之初,几位创始人曾立下了这样的规矩:不论身高,不限男女,只要喜欢排球,就坚决吸纳进俱乐部慢慢培养。水平好一点的队员会组队,与学校其他院队和校外队伍切磋;水平一般的队员则在高手带领下提高技术;零基础的队员则从基础练起,达到一定的水准方可上场。而创始人和毕业生们则负责教练和战术分析的工作,为队员们打造适合的技战术体系。
谁也没有想到,一帮“野路子”发起的排球俱乐部扛起了组建校队班底的大旗,并在各类全省大学生比赛中取得两次亚军和两次季军。
学霸聚集
走出3位博士和30多名硕士
“紫日有规矩,逃课打球会被‘禁赛’。”迈开大长腿,身高1.84米的王柏旺晃晃荡荡地走向教学楼。从本科到毕业后就业,再到考回林大读研,王柏旺选的这条路是很多“紫日”成员的写照。
“在这个团队里,你没法不要求自己努力,这里都是一些球打得好,学习成绩更好的‘怪物’。”王柏旺说,“紫日”成立15年来,这里走出了3位博士和30多名硕士。这些人后来都成了排球项目的推广者和传播者。就像这里走出的博士生段玉宝说的那样:“排球教会我什么是坚持、坚韧和坚强,我会把它当作一生的财富,并传播给身边那些喜欢运动、敢于突破自我的人。”
突破极限
从发球不过网到逆袭
球场上,所有人都停下来给正在练发球的段志垚加油,在连续发出24个球以后,终于勉强过网。看着段志垚,小兵想起了5年前队里的胡健——一个从走路都脚下拌蒜,最终成为林大校队成员的男孩。
身高170,弹跳一般,走路外八字严重……“没人看好,那就自己突破一下极限,也没什么损失。”抱着这样的想法,胡健每天训练都是最早来,最后一个走。虽然条件一般,但这个倔强的小个子始终没有放弃,正是凭着这样的勇气和执着,胡健竟一跃成为了校队的替补,更成了“紫日”俱乐部日后激励学生们的榜样。
结语
从群发短信通知打球,每个月还得计算发信息数量是否超过套餐限制,到如今用微信群喊一声即可;从用粉笔在黑板画图讲解战术,到在65寸大电视前进行技术研究,坚守了15年的“紫日”见证了几百名东北林大热爱排球的大学生的青春记忆。
且不说参加比赛时自掏腰包买的盒饭,也不提为了改善战术研究条件自己花钱买的那些设施,单说坚守初心15年,便足以让人感动。如今,昔日球场的翩翩少年逐渐走向不惑,可是无论离开这里多久,对排球的热爱却始终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