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艺术家傅作仁口述。
摆好两架摄像机,接好同期声话筒,孙建伟拿出提纲准备提问,也准备倾听,他面前的这位老者将向他讲述关于自己家族和哈尔滨这座城市的一段尘封故事……
孙建伟是黑龙江省浩源地方文献博物馆的名誉馆长,也是“口述哈尔滨”活动的发起人和志愿者。从2014年至今,他和他的团队利用业余时间自费对387人进行了访谈,并录制了600余期(次)的影像资料。接受访谈的人中既有某些历史事件的见证者,也有这些历史事件的参与者,他们从亲历者的角度,讲述了个人与这座城市曾经发生过的故事,还原发生在哈尔滨的历史事件。
留住记忆
做“口述历史”的记录者
2009年,孙建伟买了一部摄像机,从此他便利用一切业余时间,拿着这部机器游走于哈尔滨的大街小巷,拍摄冰城人的市井生活。“我喜欢用摄像机记录一些有趣的人和事,尤其是听一些老人讲述他们经历。”孙建伟说。
在孙建伟看来,老人们讲述的经历就是口述历史的一部分。通过口述历史的采集,可以让一些历史事件的链条更加全面、更加接近历史事件的真实状态。
从那时起,孙建伟开始计划用影像来专门记录老人们的故事。他为这次口述历史的采集,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口述哈尔滨”。
孙建伟找来一些同样对口述历史有兴趣的朋友作为志愿者,组建了志愿者采集团队。“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有二三十人。大家各展所长,从灯光、视频、音频采集到主持人一应俱全。”
接受“口述哈尔滨”访谈的第一个人,是一位从澳大利亚回国的老人。老人上个世纪初出生在哈尔滨,并在哈尔滨度过了青年时代。录制过程中,老人讲述了哈尔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风土人情,还有哈尔滨早期书画界不为人知的人和事。
在“口述哈尔滨”的采集中,孙建伟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他意外地接触到了当年参与接待西哈努克亲王访问哈尔滨的几位普通的哈市市民。
全国劳模魏淑琴述说自己的故事。
“1972年西哈努克亲王第二次访问哈尔滨,这对当时哈尔滨百姓来说,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件。仅从现有的文献中,已经很难还原当时的历史情境。”孙建伟说,为了更加真实丰满地还原这段历史,他们团队先后找到了当年人群中夹道欢迎的少先队员、文艺界人士王丹,作为劳模代表的陪同人员魏淑琴,晚宴主厨的徒弟冯平,随团的摄影师李振盛等,请他们从各自的角度,讲述当年接待西哈努克亲王的盛况。
“当年在铁路局机务段工作的维修工梁德宪在访谈时,讲述了他们当时维护西哈努克亲王专列,并乘坐专列的前导车为专列排除潜在安全隐患的经历。”孙建伟说,“接待西哈努克的领导小组成员、现在已经去世的利化老先生还讲述了西哈努克亲自创作的歌曲《万岁中国人民!万岁毛主席!》在哈尔滨的首唱等情节。”
从2014年至今,“口述哈尔滨”一共对387人进行了访谈,现场录制600余期(次),采集视频资料10万多分钟。访谈的人物中,既有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老兵,也有文学艺术界的领军人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民主党派的杰出代表、各条战线的劳模先进,还有经历和见证哈尔滨不同历史时期变化的普通市民。
孙建伟说,我们现在着力去做的事,就是让作为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更多地留存下来、传承下去,让每位城市居民都能够成为讲述哈尔滨故事的微主体,凝聚强大动力,最终成为中国声音的重要组成部分。
艰辛访谈
挖掘记忆很有价值
“口述哈尔滨”活动到现在已经经历了7个年头,采集团队也从最初的二三十人减少到现在的四五个人。“‘口述哈尔滨’完全是一个民间活动,没有任何经费。所有的参与者都是凭着自己的热情在无偿地付出,大家不仅要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参加录制活动,更多的时候还要自己出钱出经费。”孙建伟说。
与缺少经费相比,孙建伟觉得更艰难的是如何寻找更多的老人,并让他们讲出自己的故事。“对于很多受访的老人来说,让他们面对镜头讲述亲身经历,并非易事。他们往往需要下很大的决心,才肯说出自己经历的一切。”孙建伟说,“比如前几年我们访谈过的一位老艺术家,我和团队成员想尽了各种办法,经过整整大半年的游说,最终取得了老人的信任,同意在镜头前开口。”
这位老艺术家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红极一时的东北地方戏演员。当时只要有她的演出,可以说是万人空巷。但是老人曾有一段不堪回首的经历,从此以后很少再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当时,已近90高龄的老人平日里更是深居简出,对于回首往事没有了任何兴趣。
为了获得老人的认同,在那一段时间里,孙建伟和团队成员到老人家里拜访成了常事,不断与老人唠家常联络感情。团队成员甚至联系了老人远在国外的孩子,请其帮助劝说老人接受访谈。经过大半年的努力,终于有一天,老人娓娓讲述上世纪20年代,她所出生和成长的那个没落的东北大家庭……
为了达到访谈的目的,让更多的老人讲出他们的故事,孙建伟和他的团队成员们几乎什么都干:为生病的老人联系医院、联系权威医生;生日宴会帮忙录像;老人需要用车充当司机更是家常便饭。访谈时,他们还要时刻观察老人的脸色,及时调整访谈时间,以防老人身体出现不适。用孙建伟的话说,他们所做的这一切,就是为了能够让哈尔滨这座城市留下一些精彩的记忆瞬间。
“在我看来,每一个受访人都是一座博物馆,蕴藏着不为人知的记忆宝藏,这座博物馆里既有属于他们个人的故事,也有属于这座城市的集体记忆。米兰·昆德拉说过‘消灭一个民族的第一步,就是消灭对这个民族的记忆’,帮助口述人追踪、挖掘已经淡忘、丢失的记忆,尽可能多地保留记录。我相信,我们所做的这些,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与时间赛跑
抢救性开展“口述历史”
“‘口述哈尔滨’387位受访者中,截至目前已经有三分之一的受访人离世。这使得他们生前所留下的影像资料更加弥足珍贵。”孙建伟说,“我时常都会有一种紧迫感,这种紧迫感在逼迫着我和团队成员们与时间赛跑。”
“记得我们采访黑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抗联战士李敏阿姨时,由于我们访谈时间安排过于紧张,在访谈内容的梳理上存在很多遗漏,之后,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够更好地完善访谈内容,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李敏阿姨去世,我们的二次访谈也没有成行,对于我们来说留下的不仅是用‘遗憾’两个字就能够代替的。”
孙建伟同黑龙江省历史学家、作家柳成栋先生是忘年好友。“口述哈尔滨”刚开始录制的时候,他就邀请柳成栋来做一期访谈。当时柳成栋并没有拒绝,只是说要讲的东西很多,需要好好准备一下,让他再等一等。
此后的几年时间里,孙建伟多次在不同场合遇到过柳成栋。每次都谈及邀请他录制“口述哈尔滨”的事儿,柳成栋总是回答说,还要再准备准备。直到2019年,柳成栋突然离世,访谈也没能成行。“这些事情的出现,让我深刻地体会到抢救性地开展口述历史工作的紧迫性。”
在孙建伟的心中始终有一个愿景:一个更大些的场馆,更多的热爱并为之奉献一生事业的老人们走进来,将自己宝贵的人生经历娓娓道来,与周围的人共同分享。同样地,在访谈中所采集的视频、图片、文字等文献能很好地展示在这个足够大的空间里,孩子们在父母的带领下走进展厅,通过学习,感受历史给予我们的深厚滋养,哈尔滨城市优秀的文化基因就是在这个图景中得以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