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模拟
“孩子们,最后一组实战训练,练完了咱就回家!”女教练用大嗓门喊道,接下来便是30个女孩子在摔跤垫上更高分贝的喊声。面对队友,她们毫不留情。
两分钟后,女教练端出了刚出锅的饭菜,30个孩子们有说有笑地来到餐厅,没了刚才的剑拔弩张。这里就是教练所说的“家”,归她们一家人和30个“跤娃”共有。
教练名叫马海艳,哈尔滨市女子摔跤队主教练,市级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加身。把自己的家分享给30个队员,源于2006年她怀孕时的决定。当时不会有人想到,这一分享就是13年,可能还会继续下去,而她也成了30个队员共同的“妈妈”。
在借来的训练馆
每人每天完成800次背摔
争分夺秒
11月的训练馆呵气成霜,却满是汗水的味道。拿着一根7寸长的小棍,马海艳在摔跤垫上踱来踱去,时不时地还敲打一下队员。“失败不可怕,没结束就放弃才不能原谅。”鼓励过后,队员们更加玩命,即便是同一屋檐下生活的姐妹,此刻也毫不留情,更何况教练正拿着小棍,站在离自己不足10步的地方。
“看到那根小棍不是怕,而是希望教练能拿它纠正一下我们,这样才说明我们被寄予希望,以后才有指望。”去年拿到全国冠军的高宇飞说,队员们大多来自哈尔滨周边县市的农村,最大的21岁,最小的12岁。摔跤于她们是职业,更是改变命运的出路。
没有训练大本营的市夏训中心散落在各个区县,马海艳所带领的女子摔跤队平日里都在市射击中心蹭场地训练。两年前,30个运动员只能在面积不足60平方米、只放得下一块摔跤垫的屋子里训练。夏天像蒸笼,冬天像冰窖,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队员们每天要完成800次背摔,还走出了好几位全国冠军。
2017年,马海艳找到市射击中心主任赵亮,希望能拓展30个“跤娃”的训练领地。看着队员们每天刻苦训练和马海艳的敬业,赵亮欣然应允,占用了原有的3个10米气步枪靶位,给摔跤队运动员能放下两块摔跤垫的训练空间。两年间,哈尔滨女摔的王莹莹和高宇飞多次拿到了全国青少年比赛的冠军,王莹莹前不久还拿到了U23世锦赛女子68公斤级的铜牌。而在全国赛场,各地的教练们也认识了马海艳这个冰城铁娘子的厉害。
一起吃住了13年
30个队员分享一个家
亲密母女
“妈,吃饭了!我想吃饭包。”30个队员兴高采烈地走进餐厅,分桌而坐。“想吃自己去后院摘白菜”马海艳微笑着回应着30个“女儿”,没了训练场上的严厉。
餐厅曾是马海艳丈夫开的饭店,为把更多心思放在队员身上,马海艳关掉了饭店,把这里变成了30个跤娃的食堂。“妈,我洗完澡借您润肤露用用。”刚夺得U23世锦赛铜牌的王莹莹一回国,便回到了马海艳身边。“行,你轻点抠啊,别我用的时候就没了。”马海艳笑着“威胁”道。
一年中的至少350天,队员们都和马海艳吃住在一起。长久的磨合,早已让马海艳分不清工作和生活的界限,队员们也早已把这里当成家。
2006年,怀着孕的马海艳为让队员更好地训练,把她们接回家一起吃住。此后,爱人成了“副领队”,外甥成了“队务”,30个队员则有了她这样一个共同的妈。
“妈,我到北京了,都想你了。”马海艳展示着刚回到国家队的王莹莹发来的微信。“不行,我得把饭包的照片发给她,馋死她。”所谓的“饭包”,是把米饭、香菜、葱和鸡蛋酱卷在白菜里的一种北方特色食物,是马海艳和队员的最爱。即便是在国家队每餐标准80元的王莹莹,都对它念念不忘。“其实想的不是饭包,而是和妈妈跟姐妹们在一起的感觉。”王莹莹说。
市队的队员们每餐伙食费的标准只有10元,留队员在家中吃住,马海艳获得的“报酬”只有这么多。面对像王莹莹一样家庭条件很差的运动员,每月贴补千八百块对马海燕来说也是常有的事。为了心爱的摔跤事业,马海艳放弃了不少机会。丈夫曾为她找过大学教师和防暴队女警的工作,都被她断然拒绝。“我没实现的全国比赛奖牌梦,必须要让我的女儿们实现。”马海燕说。
严师到慈母来回转换
盼队员拿到奥运冠军
训练严格
“晚饭想吃啥,今天教练亲自下厨给你们做。”许久没做饭的马海艳来了瘾头,队员们一阵沉默,不好意思点菜。“教练,我想吃炸丸子和红烧茄子。”短发女孩球球笑着说。一小时后,马海艳把自己做的菜端上了桌。几年前来队里时,球球还是个内向自卑的女孩。
“球球”大名叫高佳鑫,3岁时父亲意外离世,母亲远走他乡,让球球和哥哥只能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2016年,12岁的球球和哥哥在学校老师的引荐下,进入市摔跤队。在那个每个运动员每月要交100元伙食费的年代,球球家连兄妹俩的这200元都拿不出来。就这样,两人的伙食费由马海艳垫付了好几年。
马海艳说,自己没啥爱好,连用电脑上网都不会,这几年只学会了用微信语音、转账。几年来,她搭在队员身上的钱连自己都记不清数目。“有时我都忘了,自己就是个月工资不到5000的教练。”此后,球球开始无条件地服从教练的训练安排,也逐渐和姐妹们打成一片。每次外出比赛,马海艳都会先问球球想吃什么,她也会自掏腰包为球球买新衣服穿。球球说,那句“妈妈”她一直没好意思叫出口,希望未来有一天,她能把属于自己的全国比赛金牌挂在教练胸前,再喊一声“妈”。
在严师和慈母之间转换,马海艳似乎早已习惯。把公事当成家事办,马海艳一做就是13年。说到取得的荣誉,她坦言,自己没想过要干什么大事业,就是希望对孩子们负责,也对得起自己教练员的身份。
“一群人一条路,坚持一直走下去;在一起不容易,相守更加了不起;一群人一条心,再苦再累也愿意……”训练接近尾声,慢跑中的队员们和马海艳一起唱起了这首被称为“队歌”的《不放弃》。短短几句歌词,浓缩了这支队伍13年以来一直团结拼搏的真谛。
在借来的训练馆中训练,在30几个人共同生活的家,马海艳与30个女儿的故事还在继续。她说,自己希望有一天在电视前目送队员走上世界大赛甚至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