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亮展示合作社生产的大米。
虽已进入隆冬“农闲”时节,位于五常市兴隆乡新立村的五常市顺恒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内仍是一片繁忙,几位乡亲正在给新磨的大米打包装,很快,这些大米将被发往全国各地,端上消费者餐桌。合作社负责人王洪亮刚30出头,比合作社的乡亲们年龄都小不少,但大家都很信服他。一位正在搬运大米的村民说:“人家头脑活,见过世面,能把大米卖上好价儿,让大家都赚到钱。跟着他干,靠谱,也有奔头。”
在五常,王洪亮这样回乡创业的“新农人”,正在成为乡村振兴建设的生力军。
回乡创业,“新农人”辞职种地
走进“顺恒”合作社,乡亲们忙着给新米真空压缩包装、装箱打包、搬运装车……大家各司其职,有条不紊。王洪亮说,现在到春节前这段时间是大米的销售高峰,合作社平均每天发5吨货,客户需求不同,包装也不一样,2斤装、5斤装最多。今年,合作社又增加了“氮气保鲜”包装,可有效延长大米的保质期。包装车间外的小屋是合作社的直播间,里面陈设着包装好的大米、黏玉米等产品,合作社不定期请网红直播带货。
2003年至2014年间,王洪亮在哈市一家大型企业工作,从普通工人干到车间主任,辞职前月薪7000多元,小日子过得相当滋润。其间,王洪亮妻子开了两家粮店,专营五常大米,客户越来越多,销量不断增加。王洪亮动了辞职回乡创业的念头:办合作社,多种些水稻,还能带动更多乡亲们加入,解决货源紧俏问题。
王洪亮说服劝阻他的家人,回乡当起了职业农民。
办合作社,签合同包种包销
“老王家那小子不在城里好好上班,又回村种地了。”“他这是折腾啥呀?还能把咱五常大米整出点啥明堂啊?”……在乡亲们的质疑声中,王洪亮开始了他的“大米梦”。他先是办起了合作社,没有村民加入,他就拉自家亲戚“入伙儿”;他承诺,只要按他的要求种水稻,秋收时,每斤水稻高出市场价2角钱回收,还可支付20%的水稻预付款。一些村民活了心,开始跟他签了合同。
当年秋收时,王洪亮信守承诺回收水稻,让最初签合同的乡亲尝到了甜头,也吸引了更多人加入。经过几年发展,如今的“顺恒”合作社水稻种植面积已达到1900亩,其中,有500亩有机鸭稻米。王洪亮的大米市场越做越大,在江浙一带又发展了不少代理商。每到收获季节,代理商都提前1个多月预订新米,这也给了王洪亮更大信心。
扩大种植,擦亮金字招牌
眼下,王洪亮正在和乡亲们洽谈入社事宜,明年合作社计划将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到2400亩。新立村大米的销量逐年上升,激发了乡亲们的种田热情,先后把700多亩旱田改成水田。这几年,王洪亮统一购买种子、肥料,也让乡亲们节省了不少生产成本,合作社还雇用几位村民长年在合作社打工,种地、挣工资两不误。
王洪亮说,随着人们对大米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扩大水稻种植面积的同时,合作社今后会着重向有机大米方向发展,尝试走高端化道路,同时增加氮气包装的比重,把好米卖上好价钱,不断擦亮五常大米的金字招牌,让更多消费者吃上他们村的优质“五常大米”,把村里出产的“五常大米”做成带动乡亲们致富的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