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乡靠山屯农民写给毛主席的一封信。
“战斗英雄”徐连义。
“要不是父亲参加了解放战争,我们现在可能也生活在哈市……”如今,年逾六旬的徐颖华俨然是位海南人,当年父亲参加解放海南岛战役后,就留在岛上工作。为了新中国的建设,数以万计的先辈们,从东北汉子转身成为南方岛民,正所谓:心怀报国志,何处不为家!
总结经验
对全国解放具有重要意义
如今,在西柏坡纪念馆仍保存着哈尔滨解放后,顾乡靠山屯农民李学思在分得土地后激动万分代表全体村民写给毛主席的一封信:“毛主席呀,没有您,我们真的会饿死啦。这回我们都翻身了,分了地、分了马、分了衣服粮食,都有吃有穿,也都抱团了……”这封语句并不流畅也没有标点符号的信,却深切表达了翻身农民衷心感谢党、感谢毛主席的心声。
这项土地改革运动,随着全国的解放,后来在全国得到推广。
中共哈尔滨市委史志研究室党史编研处副处长边清山介绍,哈尔滨解放后,在恢复经济过程中,市委首先把交通、供电、供水、通信事业放在首位,让几乎瘫痪的城市恢复了生机。为稳定物价,保证生活必需品供给,成立了国营东兴、民生两大公司。同时,加强金融市场的管理,统一货币,保护民族工商业,促进生产发展……
边清山说,作为共和国的长子,哈尔滨的管理经验对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接收、管理大城市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在后来新中国各条战线制定的政策中,都可以找到哈尔滨的影子。
筹集物资
全力支援解放战争
前方战士浴血奋战,后方加班加点支前。在哈尔滨党史纪念馆,大幅图片再现了当年哈尔滨在解放后“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火热场景。各行各业开足马力发展军工、军需生产,全力支援东北和全国解放。据记载:
——在1947年1月到1948年的夏、秋、冬攻势中,哈市各级政府先后派出马车1279辆,组织担架队员、汽车司机、医护人员和前线工作团共2.8万人支援前线。
——在四平战役中,哈市承担了2700名伤病员的任务,动员73名医生和248名护士承担救护工作。
——在“三下江南”中,哈市组织了10批共19个医疗队、320名医护人员,分赴战勤医院救护伤病员。
——在辽沈战役中,哈市组建了以卫生局局长张柏岩为首的战地医疗队,87名医务人员分成6个手术组,在前线先后手术2400例。
……
自1947年至1948年,哈市除筹集大量捐款和实物、生产军装外,还在很短的时间内生产出大量枪炮等武器运往前线,有力地支援了全国解放。
为了新中国的解放,龙江儿女奋战在各自岗位上。这是一个民族的大义精神,更是克服艰难困苦的源源动力。
扎根南方
他们依然还是龙江人
如今,有很多东北人扎根在他乡却心系家乡。生活在广西、年近七旬的白玉芳是双城人,她回忆道:“哈尔滨解放后,父亲白永胜跟随四野第152师一路战斗来到广西,后来响应号召,便一直留在广西工作。”白玉芳说,父亲92岁时因病入院,在记忆出现障碍已认不出儿女时,却时常说着梦话“快拿枪集合,要去打土匪了”……在老人病重痛苦时,每每听到儿女讲述家乡的往事,情绪都会平静很多。
联动采访记者团了解到,从1950年起,随着全国各地陆续解放,四野各级指战员陆续调到海军、空军、防空军、野战军、边防军、公安军、铁道兵,林业工程等部队,他们通过军事院校的学习,有的成为军队的中高级指挥员、军事院校的领导干部;有的根据国家需要没有返乡,而是转业到全国各地,为国家经济、文化建设继续拼搏。
年逾六旬的徐颖华是二代海南人,她的老家也在哈尔滨双城。“当年父亲徐连义读过初小,哈尔滨解放时,父亲在县大队,后来并入到四野。他靠着一双脚,跟随部队一路打到了海南岛。”徐颖华回忆,解放海南岛时,父亲已是副营级干部,获得了“战斗英雄”称号。此后,便留在海南岛的农场种植橡胶树。一家人也就成了生活在海南的东北人。2019年夏天,徐颖华按照父亲的遗愿回到老家双城,给爷爷奶奶上坟。她说:“无论何时,我们都记得自己是冰城人。”
边清山介绍,在全国解放后,数以千计的冰城人随着部队的脚步扎根南方参与地方建设。同时,一大批哈市培养出来的冰城干部也被抽调南下,去接收和管理一些刚刚解放的大中城市。根据哈尔滨市委组织部统计,仅1949年,哈尔滨就派出南下干部1367名,为新中国稳步发展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