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骤雨纪念馆。
“一片烟云似的远山附近,有一长列土黄色的房子,夹杂着绿得发黑的树木,这就是他们要去工作的元茂屯。”著名作家周立波在小说《暴风骤雨》中,用平实语言描绘真实乡村,勾勒的却是一幅壮丽的图景——解放后的东北,迎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如暴风骤雨般席卷这片黑土地。
5月下旬,“白山黑水 百年风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东北四市党报联动采访团走进《暴风骤雨》原型地——尚志市元宝村,追忆当年黑土地上掀起的那场“暴风骤雨”,细看“中国土改第一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暴风骤雨” 唤醒沉睡的黑土地
萧洪达队长深入贫苦农民中间宣传中共中央“五四”指示。
时光走过75载,《暴风骤雨》中描绘的情景和元宝村的沧桑巨变,都浓缩在元宝村暴风骤雨纪念馆中。
土地改革前,元宝村还有另一个名字——“光腚屯”。当时,90%的土地属于“日本开拓团”和地主豪绅,农民辛苦一年还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元宝村里很多人家只有一条裤子,谁出门谁穿,“光腚屯”便由此而来。
为打破封建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揭开了解放区土地立法的序幕,为实现土地改革指明了方向。东北解放区1.2万名干部下乡开展工作。7月下旬,以萧洪达为队长、周立波为副队长,由15名共产党员组成的工作队来到元宝村。
土改工作队奔赴农村。
工作队亮明旗帜,积极行动。举办积极分子训练班,到村民家里访贫问苦,排忧解难。工作队和乡亲越来越亲,党的土地改革政策也深入民心。解决思想问题后,工作队又带领村民量土地、评等级、分青苗,把实实在在的利益带给农户。经过3次分地,元宝村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脚步不停歇 昔日“光腚屯”成为“亿元村”
焕然一新的元宝村。
土地改革是个开始。在党的领导下,从农业合作化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土地确权,“三农”改革与每个乡村紧紧相连。“永远跟党走,改革求发展”是元宝村人不变的信念,昔日“光腚屯”在发展大潮中成为远近闻名的“亿元村”。
工业做火车头,为元宝村发展提速。改革开放初期,在村党支部引领下,元宝村创新求变,先后建起小木农具加工厂、筷子厂和铅笔厂。截至2012年初,元宝村已有铅笔、铅笔板为主导产品的企业28家,铅笔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被称为“亚洲铅笔之乡”。如今,元宝村积极转变发展理念,稳步转型,全村总资产达到7.2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1万元。
土地改革前,元宝村的广大农民生活一贫如洗。
土改文化是元宝村的无形资产和宝贵财富,元宝村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底蕴,叫响“中国土改文化第一村”品牌,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产业。2002年以来,元宝村启动了土改文化园区建设。2005年,《暴风骤雨》纪念馆免费开馆,成为“中国土改文化第一村”景区的重要景点,也是哈市红色旅游重点建设的旅游景点之一。
元宝村不仅大力推进新农村示范园区、铅笔文化休闲广场建设,还建设居民住宅新区,80%的村民住上了楼房和别墅,元宝村人过上了幸福的好日子。
奋进新时代 元宝村谱写改革新篇
尝试创新,村里成功种植稻米新品种。
元宝村能种稻花香?这在过去都不敢想。但老支书张宝金不信邪:“当年,土地改革累不累?难不难?咱元宝村一直走在前面。改良水稻品种,再难也要干。”一年不成,还来一年,整整试种8年,元宝村终于成功在村里推广种植优质“稻花香2号”,注册“村镇香”稻米商标,实现了规模化、品牌化经营,带动村民增加收入165万元。
从过去狠抓工业,到“两条腿”发展。村里建设铅笔工业园区,大力引资引智,走上强工之路。园区一期实现产值5000万元,每年2亿余支铅笔带着“晨光”等文具知名品牌,走下元宝村的生产线。元宝村还计划打造集生态科技推广、新品种示范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引导农民走合作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道路,推进高产稳产、节水高效、耕作先进、科技覆盖的高标准现代农田。
“中华神七太空笔”由元宝铅笔板厂生产。
元宝村还在深度发掘利用红色资源。目前,正在建设占地7400平方米的土改文化园区二期项目,还原昔日“元茂屯”特色风貌,“土改第一村”将成为哈市红色旅游线路上重要一站和未来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部分图片翻拍自元宝村暴风骤雨纪念馆馆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