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冰城新闻
人气爆棚漂流地 守得青山抱金山
阿城新平村杜家崴子屯深耕旅游产业,吃上生态饭
哈尔滨新闻网-哈尔滨日报2021-07-29 07:49

漂流让杜家崴子屯的名气越来越大。

  阿什河杏树山的7月,与别的地方不同。这里的漂流让杜家崴子屯的名气越来越大。这里的村民依托绿水青山,吃上了生态饭,日子越过越红火。

  漂流生意兴旺 游客排起长龙

  不到现场,你感受不到杏树山的漂流有多火。24日中午,在阿城新平村杜家崴子屯,漂流的起点和终点两端各有10多辆大客车在等待接人,起点处的私家车有百余辆,餐厅里坐满了游客,还有人正在河里“漂着”……“今天来了2000人,明天会更多,得有2500人,都是提前预订的。”史井福淡定地说。

  今年67岁的史井福原来是新平村党支部书记,大家都叫他“老史”。看着院子里进进出出的游人和忙忙碌碌的村民,老史说:“这两年搞漂流,把乡亲们都带动起来了,现在村里的人手不够用,还得从临近的五常雇人呢。”

  打工不出家门口 种地家务两不误

  杜家崴子屯依山傍水,村民们以前没意识到这么好的山水资源能带来经济效益,祖祖辈辈只是靠种地生活。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深入推进,杜家崴子屯悄悄地发生了变化。从2016年起,老史带头搞起了阿什河漂流,随着道路、停车场、住宿、餐厅等硬件设施不断完善,杏树山阿什河漂流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不仅吸引来大量哈市主城区和阿城区当地游人,尚志、五常、延寿、宾县、肇东等地游人都慕名而来。

  大批游人到来,为当地村民带来了致富机会。老史介绍,平时每天有七八十人在为漂流做各种服务,做饭、护漂、拉运漂流器材等都需要人手,最多时一天得用百十号人,每人每天工资在100元上下,一年中能干两个多月好活儿。这些村民年龄都在50岁以上,不少人都60多岁了,如果外出打工,很难找到适合的活儿,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上岗。一位负责做饭的大姐说:“在家门口打工不耽误种地、干家务,挣的钱就够生活费了,大家都愿意来。”

  种观赏花搞采摘 拉长乡村旅游季

村民出售农产品。

  老史说,村里有两家豆腐坊,以前到夏天就停业了,自从漂流火了后,豆腐坊就没有淡季了,豆腐每天都送到漂流点的餐厅;村民们还将家里种的小园蔬菜,上山采的山核桃、蜂蜜,自家做的农家大酱等农产品拿到漂流点卖给游客,乡亲们增加了不少收入。

  村民们每天与游人接触,自身的素质也在潜移默化地提升,大家比着把房前屋后收拾干净,生怕被客人笑话,村容村貌变化很大。

  老史表示,乡村要振兴,产业得先行。旅游产业发展,已经让杜家崴子屯乡亲们尝到了绿水青山带来的甜头,大家保护环境的意识也越来越强。同时,乡亲们也在开动脑筋谋更大发展:漂流每年仅有两个多月营业时间,为了拉长旅游季,乡亲们商量着,明年要在漂流点种上超过一万平方米的花卉,供游人观赏。明年“五一”过后,将开展“挖山野菜游”。今年,屯子里种了2500棵葡萄,还有不少桑树,秋天搞采摘,能创造更多在家门口赚钱的机会。

  稿源: 哈尔滨新闻网-哈尔滨日报 )
  作者: 康福柱 )
  编辑: 曲晨辰 )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哈尔滨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超94万网友观看红色芭蕾快闪
  • “祝福桥”5天引来50万人打卡
  • 哈市出台新规保护传承东北抗联文化
  • 讴歌百年辉煌历程 展现冰城老兵风采
  • 别人家的校长 哈理工毕业典礼金句频出
  • 地铁3号线二期东南半环昨起空载试运行
  • 哈尔滨市疾控中心发布新冠疫苗接种咨询热线
  • 哈尔滨9县(市)医保报销比例提至与市区一致
  •  
  • “十四五”,我们这样开局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⑨
  • 李克强主持会议 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等
  • 人民日报:在新长征路上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 深度年中看亮点:加快构建现代化国家机场体系
  • 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跃升将有力支撑小康社会建成
  • 成绩出炉!最高检通报今年上半年检察工作情况
  • 国土规划城市体检评估规程发布推动城市更宜居
  •  

    版权所有:哈尔滨新闻网 Copyright 2011-2015 www.my3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经营许可证编号:黑B2-20060663 黑ICP010010-2

    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复制 Email:web@my3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