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晖大幅水彩画《赵尚志木炮轰宾州》。
“木炮轰宾州,声威震敌胆”。位于哈尔滨东部的宾县,曾是赵尚志领导的抗联部队经常活动的游击区之一。在这块土地上,木炮轰宾州、三岔河之战、虎头山战役等30余次大规模战斗,抗击了日军,壮大了革命力量。6月4日,东北四市党报“重走抗联路铭史看振兴”采访团来到宾县,了解当年抗联在宾州城发起的战役。
轰塌城一角
抗联自制木炮攻城
走进宾县历史图片展厅,宾县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孟宪宇指着墙上的地图说,宾县南靠大青山,北临松花江,中部是丘陵与平原,属于半山区,进退自如,地理环境适合游击战。
在宾县政府大楼外面宽敞的街道上,车辆与行人来来往往,这里就是宾县南十字路口,当年木炮轰宾州时宾州南城门所在地。
木炮轰宾州是赵尚志指挥东北抗联游击队进行的一个经典战役。1933年,根据地下党组织提供的情报,当时宾州城内驻有日本守备队、伪警察骑兵队等,城墙高筑,不易攻破。攻城的这尊木炮能装十多斤火药、30多斤碎铧铁及小秤砣等物。随着木炮震天之响,南城门旁的炮楼被打中,砖瓦七零八落。接着又发一炮,轰破城墙一角。敌人紧急从哈尔滨调来数百名日伪军增援,游击队员在有组织撤离时,用机枪击落一架低空盘旋扫射的敌机。此次战斗给日伪军很大的打击。
站在路口处,孟宪宇指着对面道路两侧的楼房说,当年的南城门就在这里。又回头一指说,当年这里还有一个二道门,距离街口大约50米,赵尚志率领的抗日联军就是将木炮架在二道门开始攻城的。如今,当年架设木炮的二道门,成了仓买、水果店、特色小吃等林立的商贸街。
三岔河之战
三天两夜冲出包围
宾县城南的三宝乡,三岔河蜿蜒流过,赵尚志曾在这里率领抗联与日伪军展开三天两夜的“三岔河大战”。烈士鲜血洒过的黑土地上,如今已是树绿花红、林茂粮丰。
孟宪宇指着地图向记者介绍说,三岔河一带属于浅山区,丛林茂密,有利于当时抗联部队的游击战。1934年赵尚志、李兆麟率领400余名抗联战士到三岔河一带开辟新游击区,分别驻扎在柴家屯、高家屯、王家屯、八里岗等地。队伍刚到达就被特务发现告密,第二天中午,来自珠河、宾县、哈尔滨的日伪军800余人突然从东西两路向三岔河袭来,包围了抗联部队。抗联战士与日伪军展开激战,战斗持续了三天两夜,赵尚志带领战士们冲出了包围圈。
孟宪宇说,三岔河战斗是当年最为激烈的战斗,敌人死伤110人,我军伤亡5人,是一个以少胜多的战例。当时,敌人为围剿抗联部队动用了两倍于我的兵力。在敌强我弱、且陷于敌人重兵包围的险恶情况下,赵尚志指挥若定,战士们英勇善战,以较小代价换取了较大胜利。
虎头山战斗
戳穿抗联被歼谎言
位于宾县中部的宾安镇,如今已成为宾县的农业大镇。79年前,虎头山战斗就发生在这个镇的太阳村。
1936年8月,抗日联军为开辟新的游击区,三军二师师长关化新率领部队200余人来到枷板站的虎头山下,分别驻扎在山下的李万斛屯、刘殿奎屯等。不幸的是抗联的行踪被人告密,8月26日下午,日伪军200余人从三面向抗日联军司令部驻地包围过来。当时抗日联军已经得到情报,并做好了战斗准备。敌人往屯子里胡乱地打了一阵子枪,见屯子里没有一点反应,便掉头撤退。关化新立即召开会议,分析敌情,商量对策,认为敌人是欲进先退,一定会卷土重来。零时左右,敌人偷袭进来,遭到早已准备好的抗日联军猛烈回击。战斗进行了3个多小时,歼灭包括一名少佐在内的日军43人,缴获多件武器。孟宪宇说,当时这场战斗震惊了北满,也揭穿了日伪军散布的“北满抗联已被歼灭”的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