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冰城新闻
  • 交警部门曝光11台违停车辆
  • "清净美"先进集体表彰公示
  • 一图覆盖哈市风险点危险源
  • 男子锯断手指邻居火速救助
  • 10多户居民玻璃窗被打出洞
  • 小诊所种牙,三年歪了45度
  • 招聘刷单员收了押金就消失
  • 办不动产证到哪步网上可查
  • 户外活动当心惹上莱姆病
    专家提醒野外昆虫叮咬易染病
    哈尔滨新闻网-新晚报2015-07-12 04:48
    分享到:

      夏季正是到野外旅行游玩的季节,喜好各种户外运动的人逐渐多起来。黑龙江省临床职业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省二院中毒科和神经内科主任宋莉提醒市民,在参加登山、攀岩、探险、林地露营等活动时,一定要注意自我防护,避免昆虫叮咬所带来的神经、皮肤、关节或心脏等病变及损害。

      草爬子咬人易得莱姆病

      宋莉主任介绍说,蜱虫又叫草爬子、壁虱、扁虱,莱姆病是一种以蜱虫为媒介的螺旋体感染性疾病,1977 年在美国康涅狄格州莱姆镇首次被发现,故而得名。本病分布广、传播快、致残率高,世界五大洲70多个国家均有莱姆病的报告,而且发病率和发病区域呈迅速上升和扩大的趋势,每年感染及发病人数大约在30万人。1986年我国在黑龙江省林区首次发现莱姆病,1988年从病人血液中分离出病原体,根据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及我国农村和林区居住人口数估算,受莱姆病威胁的国人超过上亿人。

      莱姆病可引发多脏器损害

      作为自然疫源性疾病之一,莱姆病病原体在节肢动物及野生脊椎动物间进行繁殖循环。许多野生动物如鸟、鹿、鼠类及某些家畜如马、兔、狗、猫等均可贮存寄生,起到传染源的作用。尤其是树丛环境,非常有利于野生动物和致病蜱的繁殖,因此本病多流行于森林或森林边缘地区,分布范围极广。宋莉主任指出,易于感染莱姆病的人群相当普遍,以青壮年居多,主要与被蜱叮咬的几率有关,尤其在野外和林区职业暴露的工人感染率较高;随着森林游、草原游、徒步穿越、狩猎、垂钓等休闲、旅游项目的不断升温,城乡居民染上莱姆病的情况也越发多见了。

      宋莉介绍,蜱虫成虫躯体背面有层较硬的外壳,通称为硬蜱。硬蜱大多生活在森林、灌木丛、草原和开阔的牧场。蜱多在白天侵袭人畜,其吸血量很大,饱食血液后可胀大几倍至几十倍,雌硬蜱甚至可达100多倍。莱姆病是通过硬蜱叮咬将伯氏疏螺旋体注入皮肤后,产生特征性游走性红斑,并蔓延至局部淋巴结;再经血流播散至其他部位的皮肤、神经系统、关节和心脏等器官,由此产生多脏器损害。疾病早期,患者表现为不适、倦怠、头痛,儿童则有低热或间歇热;进一步发展可致神经损害,导致脑膜炎、颅神经炎、脊神经根病和脑病;晚期持续性损害迁延数月至数年,包括慢性关节炎伴关节肿胀、关节腔积液和疼痛、亚急性脑病、慢性乏力、淋巴细胞瘤和慢性萎缩性肢端皮炎。

      户外活动被虫叮咬后应及时就诊

      莱姆病的诊断需要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判断。确诊后应针对特异性抗原,依据发病的不同时期应用口服多西环素、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或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合并有关节、神经、皮肤等器官损伤的病变给予对症、支持疗法。宋莉强调说,目前莱姆病的免疫防御技术尚未成熟,个人有效防护可明显降低感染病原体和发病的机会。具体措施是在疫区野外工作或旅行人员最好远离有蜱栖息的地区(如有蜱隐匿的灌木丛),一旦进入应穿上浅色、防护性衣物,如长裤、长袖上衣、长筒袜子等,同时要扎紧裤脚、袖口和领口,颈部围上白毛巾,途中经常检查衣服和体表,若发现被蜱虫叮咬,立即小心拔掉,切勿强行拔出和压碎虫体,以免病原体经皮肤深入体内。回到室内须尽快沐浴冲洗。而从蜱虫出没地区返回后,要全身检查身体各部位有无被蜱虫植入或咬伤,对儿童应进行腋窝、口周、脐、腹股沟区、膝盖后面、腰周围的仔细观察以及头发上有无蜱虫;对户外用过的衣物、包裹,使用高温烘干处理1 小时,以去除残留的蜱虫。

      宋莉主任提醒说,如果发生被蜱叮咬或有过疫区暴露3-32 天后皮肤出现大片红斑或丘疹,须及时到医院就诊,采取相应的诊疗措施。

      典型病例

      29岁的小伙李某,6月中旬和同学去小兴安岭森林公园游玩,回来3天后出现了发热、肌肉酸痛、浑身无力及头颈部疼痛等症状。到医院检查发现,他的体温高达39.5℃,右侧颈部有一环形红斑,红斑中心部位有个小小的凹陷。在实验室做进一步的特异性抗体检查,最终确定李某感染的是一种特殊的致病原——伯氏疏螺旋体。经医生仔细追问病史,了解到病人曾在树林、灌木丛中安营扎寨,并被蜱虫、蚊虫叮咬过。综合以上临床诊断,确认李某患上的是虫媒传染病——莱姆病。经过一个多月的系统治疗,李某才康复出院。

    稿源: 哈尔滨新闻网-新晚报)
    作者: 衣晓峰 郭瑞芳 记者 董彤 )
    编辑: 曲晨辰
    转播到腾讯微博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哈尔滨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艾滋病检测将纳入哈市婚检必检项目
  • 2016年哈市人均期望寿命78.21岁
  • 市民千条妙计破解校园周边停车难
  • 今起防洪通道可直行前往友谊西路
  • 宽进严管,落户松北迈入“新时代”
  • 白色大众撞死过道老太 家属悬赏万元寻找
  • 1月份哈市新房价格上涨2.1%
  • 第六届太阳岛春龙节27日启幕
  •  
  •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
  • 李克强总理为何力推医保“全覆盖”?
  • 国务院印发"十三五"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 一批新规3月起实施:长途汽车票实行实名
  • 不涨了!国内成品油调价迎来2017年首次搁浅
  • 我国2016年减贫1240万人 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 七省份再出重拳治霾:假停工真生产须零容忍
  • 韩国特别检察组认定总统朴槿惠为涉腐嫌疑人
  • “东南饼家”绿豆饼霉菌超标
  • “展杯”军工白“皇宫”蜂蜜等抽检不合格
  • “鸿富利”黄花什锦等11批次食品不合格
  • “野之元”野生松子油等5批次食品不合格
  • “天昕”老汤干豆腐等4批次食品不合格
  • 打12315举报餐饮企业模糊标价
  • 拨12331举报无标志散装白酒
  •  
     

    版权所有:哈尔滨新闻网 Copyright 2011-2015 www.my3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经营许可证编号:黑B2-20060663 黑ICP010010-2

    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复制 Email:web@my3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