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西藏自治区自成立以来,在全国各省、市、区的大力援助下,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这些成就,离不开上千名援藏干部的辛劳付出、牺牲奉献、守望担当。“忠诚、以苦为乐、要求严格”,是中央第七批援藏干部总领队、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王奉朝对我省第五批援藏干部队伍的总体评价。他说,黑龙江援藏干部队伍对事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意志坚定,斗志昂扬。
日前,本报特派记者深入第五批龙江援藏干部工作地日喀则市,挖掘、呈现他们援藏的感人故事和精彩场面,宣传他们为西藏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弘扬他们“舍小我、成大我”的献身精神,传递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正能量。
岗巴羊,以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膻味而闻名西藏,历史上曾是班禅指定贡品。龙江第五批援藏干部队伍到来后,协助当地对其进行了有机产品认证,它一跃成了享誉海内外的珍品,也为牧民们带来丰厚的收入。
每天上午,日喀则市岗巴县欧孜村村民格桑都会将他家的500多只岗巴羊赶到山上放牧。与过去不同的是,现在他的每只羊都有标识,他在放牧时也更加注意草场的选择、更加关注羊的健康状况。“我们家的岗巴羊,现在每只比原来能多卖出800元。”格桑高兴地说。
除了岗巴羊外,江孜青稞、亚东木耳、亚东鲑鱼、帕里牦牛、艾马岗土豆等生态有机农牧产品,都因龙江第五批援藏干部的帮助而身价倍增,并成为西藏日喀则地区的特色“招牌”,走向海内外的“餐桌”。截至目前,日喀则已经申领有机转换证1个、有机产品认证4个、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3个;藏鸡、藏鸡蛋、艾马岗土豆及岗巴羊B级等有机产品正在开展认证。
日喀则叫响“有机牌”
日喀则,藏语称“溪卡孜”,意为“土地肥美的庄园”。日喀则地处喜玛拉雅山北麓,雅鲁藏布江南岸,处于雅鲁藏布江中游与年楚河汇合处的冲积平原地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如何有效开发和利用日喀则这一优质纯净的自然环境与肥沃的土地资源,成为龙江第五批援藏干部总领队、原省质监局副局长,现任日喀则地委副书记张琢到任后的一道课题。
日喀则耕地面积9万公顷,粮油总产量在40万吨左右,草场面积1232万公顷。自然经济生产、退肥的举措也加强了生态环境的保护。据张琢介绍,2013年7月,他带领42名援藏队员来到日喀则开始援藏工作,通过调研发现,日喀则出产的农牧产品虽然具有得天独厚无污染、纯天然、营养高、强保健的特性,但因商品化率低、市场观念淡和外界知名度低等原因,使“金山金水金空气”孕育的优质农牧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为此,工作队提出了通过有机认证把日喀则打造成全区乃至全国重要的生态有机农牧产业基地,打出雪域后藏“有机之乡、生态家园”的品牌。自此,一场有机生态认证攻坚战开始在日喀则全面打响。
增收致富靠“有机”
每年8月,日喀则仁布县总会迎来大批的游客,他们都是冲着有机青稞来的。
“来西藏前听说过西藏的青稞,在网上查了一下,说西藏的糌粑富含P-葡聚糖,能够调节血糖、降低血压,我就打算买一些给父母,每天早上坚持吃一段时间。”游客李女士一口气买了5袋糌粑。如今,在各种大小博览会上、游客的口碑中、海内外的市场上,日喀则生态有机农牧产品已经备受关注,步入了海内外食客的“餐桌”。
据日喀则地委副书记张琢介绍说:“利用资源优势,目前我们建成了以日喀则市、江孜县、白朗县3县市为核心产区的60余万亩青稞基地,建成了以岗巴县为核心产区、年出栏规模达到14万只的‘岗巴羊’经济圈。”
目前,在龙江援藏队的倡导和协助下,亚东木耳、岗巴羊系列产品、拉孜藜米已相继通过国家各项检测,获得有机产品认证,岗巴羊、亚东木耳、亚东鲑鱼也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张琢介绍说,通过国家有机认证的农牧产品,可以说是农牧产品中的“贵族”,将会获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目前,帕里牦牛成牛上涨4000元、岗巴羊单只增值800元以上,每公斤6000余元的亚东木耳时常脱销,农牧民收益倍增,仅岗巴县一县农民全面增收就达68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