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眺哈尔滨大剧院。
行云流水般的大剧院金属屋面。
在一座看一眼就会爱上的建筑里,听一场终生难忘的音乐会,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这就是哈尔滨大剧院要给你的。
五年前,哈尔滨市决策,建一座配得上“音乐之城”的大剧院,以实现酷爱音乐的哈尔滨人的夙愿;如今,在水天一色的松花江北岸,一座大气而又灵秀的大剧院拔地而起。
被称作哈尔滨有史以来最复杂、迄今为止最独特的建筑——哈尔滨大剧院究竟有哪些卓尔不群?
昨天,记者探营即将迎来首场演出的哈尔滨大剧院,提前游历这座设计、音效国际一流的“梦幻剧场”。
惊艳北岸 哈尔滨矗起新地标
如一枚灵动的音乐符号飘浮于万顷松江湿地,又像一条银色绸带流动在碧水蓝天之间——远远望去,新落成的哈尔滨大剧院与周围自然景观浑然一体,赏心悦目。
走近大剧院,不禁为其宏伟体量和奇特造型所震撼。流畅的曲线外形、宽阔的环抱广场、简洁的金属屋面、通透的玻璃幕墙——展现在记者面前的是一座精雕细琢的艺术品。
此时,剧院内外一派繁忙——距离28日首场演出只剩3天时间。
“哈尔滨大剧院作为哈尔滨规模最大、水准最高、功能最完善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其建设难度、工艺复杂性和涉及的专业工种之多是史无前例的。”松北区项目二办主任刘振波说。
据了解,哈尔滨大剧院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9万平方米。净高63.48米,相当于20层楼高度。“它是目前哈尔滨最大、最复杂的钢结构建筑。”刘振波说,“它的曲线屋面采用铝质金属屋面,加工、安装难度极大。”
据介绍,哈尔滨大剧院几乎涵盖了钢结构施工的所有类型和工艺,仅主材重量就有7000多吨,相当于一座埃菲尔铁塔。由于施工精准,其钢结构工程以优异质量获得中国建筑工程钢结构金奖。
精致大气的金属屋面是其施工的另一个难点。它的金属屋面展开总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相当于7个足球场。由于异型双曲面的复杂造型,总计3万多块装饰板的形状和尺寸无一相同。为此,施工单位对每块金属装饰板都进行三维定模,加工完成后再严格按编号一块一块地安装。
高难度的建设工艺成就了哈尔滨大剧院的独特外观,赋予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不仅如此,大剧院在外屋面上还设置了世界首创的步行式观光环廊,通过与不同高度观光平台的结合,将整座大剧院变成全天候360度观景平台,为游人提供饱览哈尔滨风光的崭新视角。
哈尔滨大剧院与太阳岛风景区隔水相望,毗邻东北虎林园,处于江水冲刷形成的V形江湾正中。这里栈桥穿梭,水系环绕,风光秀丽,一年四季提供给游人不同的感受。为此,设计者在建筑形态上做出罕有的前卫探索,让大剧院与附近正在建设中的职工文化艺术宫呼应,整体形成如银丝带飞舞的造型,灵动飘逸。
哈尔滨大剧院的建筑设计由北京MAD建筑师事务所和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完成。设计者为近年来蜚声国内外的青年建筑设计师马岩松。
马岩松把这个项目称作“哈尔滨文化岛”,在构思上完全打破传统设计思路,整座建筑如行云流水般顺畅自然,与周围湿地景观融合,营造出“夏季像一条银色绸带飘扬在碧水蓝天之间,冬季如江风削出的雪塑矗立于银装素裹之中”的梦幻效果。
“当哈尔滨城区的扩张超过了传统意义上的松花江边界时,需要新的地标锻造一个新老城区间的连接点。”马岩松用诗意的语言描述他设计的这座建筑,“这个新地标就是哈尔滨大剧院,一个通过科技与自然融合创造出的新的文化符号和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交流空间。”
低调“奢华” 实木与混凝土的对话
步入哈尔滨大剧院的公共大堂,一种无法言状的视觉冲击排山倒海般压来。
40多米高的挑空大堂恢宏壮阔,整个空间内没有一条直线,全部是异型曲面结构。阳光从由四棱锥玻璃体组成的曲面采光顶洒落,整个大厅似冰晶一样晶莹剔透,让人仿佛进入梦幻空间。
“四棱锥玻璃体犹如冬季的冰棱,鲜明的棱角彰显了北方的大气浑厚,非常契合哈尔滨的人文历史特色和地域特色。”哈尔滨大剧院工程总指挥、松北区政协主席贾锡君说,“实现这一设计需要建筑学、钢混结构、钢结构、玻璃幕墙、金属屋面、灯光、音响等多专业、多工种合作,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经过7次测试,才使这一经典设计完美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公共大堂正对着的是大剧场观众席的后部,高达十几层楼的曲面空间上全部安装实木质感的装饰,整体犹如一幅超大的抽象艺术画,每个角度都变幻出不同形态。
据了解,为同时满足消防和音响需要,哈尔滨大剧院在墙面处理上创新性地用玻璃纤维增强水泥作基底材料,再在其表面上粘贴装饰木条。总计粘贴20多万根水曲柳木条,总长度达190公里。这些木条全是工人一根一根手工粘贴,再打磨表面,最终呈现出实木的纹理和色彩。
公共大堂的其他侧面均采用落地玻璃幕墙,向外望去,周边广场、湿地等景观一览无余,室内外浑然一体。
记者注意到,剧场走廊墙壁要么是实木的水曲柳饰面,要么是不加任何修饰的清水混凝土挂板,凸显率真、质朴的原生态。
“整座建筑没有奢华的建筑材料,都是普通金属、木材和水泥,通过巧妙的设计组合焕发出独具特色的整体魅力。”贾锡君说,“这种设计不仅大量节省成本,还节能环保。”
据介绍,哈尔滨大剧院整体建筑包括一个1538个座位的大剧场、一个414个座位的小剧场。配套设施包括广场、售票厅和472个车位的停车场,此外,还配建有各类化妆间30间、排练厅3个、练琴房2个、电梯21部。
如此巨大的体量和完备的功能,哈尔滨大剧院的投资却仅为12.79亿元。“无论对哪个城市来说,大剧院都是一件‘奢侈品’。”贾锡君说,“我们采取多种方法,严控成本到点滴分厘。哈尔滨大剧院在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的基础上,做到了低成本投入。”
梦幻剧场 “水晶楼座”悬浮半空中
进入大剧场,第二重视觉震撼扑面而来。
大剧场内部同样是一个找不到直线的曲面空间,平面整体呈马蹄形,墙壁延续了公共大堂的实木风格,地面则是简单的传统柞木地板,营造出回家般的亲切感。
大剧场内座椅的分布呈岛形,共有三层,以实木隔断。刘振波介绍,这种设计是从大剧院的整体风格出发,要求设计师“美化”出来的。剧场内的每个座位都是红色纺织面料卡座,类似飞机上的座椅,座椅编号都直接印在椅套上。记者试坐了一下,间距宽大,很舒适。
大剧场最让人“惊艳”之处在于引入自然光和三层“水晶楼座”的设计,这两项设计均属于世界首创。
设计师在大剧场的最高处设计了一处天窗,将自然光引入剧场内,为剧场营造出特殊光影效果。
自然光引入大剧院既是世界创举,也给剧场的建筑设计和声学设计提出难题。这种设计导致剧场空间扩大,影响剧场观众厅的混响时间。为解决这一难题,指挥部与设计师联合攻关,进行三维建模模拟剧场的吸声、反射声等声场效果,通过多次改变剧场内部形体和造型,最终使大剧场的混响时间达到设计要求。
为配合大剧院屋顶引入自然光的独特效果,设计师对观众厅的三层楼座区域进行了悬挑设计,并在楼座外立面镶嵌56655块三角形亚克力块。每块亚克力块均打磨成六面体钻石造型,当灯光打亮后,该区域望去宛如水晶般璀璨晶莹。
“此处悬挑长度近10米,已达到悬挑极限。”刘振波说,“我们用最先进的结构建模及计算软件,经过多轮严密计算,终于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将这一难题解决,形成大剧院国内首创的‘水晶楼座’。”
据了解,大剧场主要以演出大型歌剧、舞剧、芭蕾舞剧为主,兼顾音乐会功能。与之毗邻的小剧场座位是其四分之一,主要满足话剧、室内乐演出,兼顾戏曲演出、会议等多功能要求。
小剧场舞台后部的开启式设计是哈尔滨大剧院另一个别具匠心的设计点。拉开舞台幕布,小剧场后部为通透的落地玻璃窗,窗外是如画般的湿地美景,室内室外空间被“通透”,大大丰富了舞台景深。
空灵音效 任意位置都听到相同声音
走上大剧院舞台,记者发现这里出奇的大。
“舞台面积是剧场观众席投影面积的两倍多,这是国际大剧院的惯例。唯有如此,才能把大剧院的功能演绎得淋漓尽致。”正在舞台上组织安装反声罩的松北区项目二办副主任高元涛说,“舞台设计是大剧院成败的关键,哈尔滨大剧院在这方面堪称精品工程。”
哈尔滨大剧院舞台采用国际上典型的“品”字形舞台结构,配置现代化舞台机械设备和灯光、音响系统,总投资1.05亿元。以反声罩为例,采用美国温格尔品牌,仅此项花费就达600余万元。
“大剧院舞台总面积2500平方米,高度35米,最深处为水平线下15米,可适合多种形式演出。”高元涛说,“舞台的机械设备也是国际上最先进的,可在14米内任意形成6层落差,还有两个大型旋转盘和18个小型升降台,便于组合成多种演出形式。”
记者注意到,舞台后部墙面像海绵一样柔软,黑色表面呈不规则起伏。据介绍,这种板材叫做木丝吸音板,可把舞台后部的声音全部吸收掉,不影响演出效果。
高标准设计使大剧场的音响效果达到国际一流,舞台上的奏乐、演唱无须电声放大即可饱满地送达剧场每一个角落,在剧场任何部位都可欣赏到同样美妙的乐声。
“在我演出过的国内外众多大剧院中,哈尔滨大剧院的声音效果位居前列。”哈尔滨交响乐园副团长张景峰说,“排练时,我特意到三层试听了一下,效果和一层一样完美。”
22日,张景峰率哈尔滨交响乐团提前进驻大剧院,为本周末在这里举行的“2015首届哈尔滨中俄文化艺术交流周开幕式演出”进行排练。“我对这场演出特别期待。”张景峰说,“这是家乡第一座大剧院的首场演出,更是向全世界展示哈尔滨这座音乐之城的精彩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