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敏和她的皮雕作品《长城》。
姚敏
姚敏刻皮雕辛苦能坚持的人少
“今后皮雕会越来越少了,太辛苦,没几个人坚持得住。”虽然刚刚在米兰世博会上大放异彩,虽然自己的作品刚刚成为国礼,但谈起皮雕的未来,姚敏的担心多于兴奋。
从一张牛皮变成一件皮雕作品,要经过选皮、绘画、雕刻、上色、防染、装裱等六道工序。“皮子必须选意大利的牛皮,防霉、防潮、防虫,而且其他牛皮处理技术不行,油脂排得不彻底,很难雕刻和上色。”
选好牛皮之后是绘画,把皮雕要表现的主题先画出来。接下来,就是最辛苦的雕刻了,“一幅作品,要三个人雕刻一个半月,才能完成,每人每天要凿4万下以上,雕完之后还要上色。像这一幅,要经过10次上色,才能完成。”姚敏指着墙上一幅半张牛皮大小的《萨满神韵》说。
在姚敏看来,传统手工艺术需要匠人耐得住寂寞,但现在很少有年轻人吃得了这份苦。
留不住人才只是一方面,传统的手工皮雕在市场上还要遭受现代工业的挤压。无论是印还是烫,任何一种现代工艺的生产效率,都远高于手工雕刻。手工雕刻难以控制的废品率也极大地增加了生产成本,“一幅作品通常要凿上百万下,哪个地方错了一下,整张皮子就废了,之前的工作也都废了。”
尽管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姚敏仍然想要坚持下去,“这次世博会,证明了我们这种手工雕刻的传统艺术是有价值的,也是有市场的。今后我们会把主要精力放在高端私人订制上,只有让传统艺术创造商业上的价值,它才能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