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场怎样的战争?
在日本侵略者与伪满政府的双重“围剿”下,14年间,他们的战斗一直在挑战人类生存极限中进行,遭遇的环境之艰苦、牺牲之惨烈,为近代人类战争史所罕见——这就是东北抗日联军。
5月25日,哈尔滨日报、长春日报、沈阳日报、大连日报共同在哈尔滨启动了东北四市党报“重走抗联路铭史看振兴”大型联合采访行动,3个多月时间,采访团奔赴黑龙江省境内17个市县、吉林省境内7个市县,以及辽宁沈阳、大连5个市县实地踏访。
以史为鉴,明照未来。采访团在行动中完成了东北地区抗联事迹的挖掘与重现,让更多人与记者一起,对抗联将士艰苦卓绝的生存与战斗经历产生强烈的震撼。而更多时候,我们发现抗联精神已经成为黑土地上传承不息的信仰。这种信仰,正激励更多人带着责任与使命,一起珍惜抗联留下的宝贵财富,共同振兴我们的家园。
挑战人类极限的恶劣环境,随时失去生命的残酷现实,面对民族危亡的奋力抗争……当70年前的历史片段被渐次还原时,战争的悲壮远远超越了后人想象——
重走,走出了心灵的震撼
这是一段现代人无法想象的岁月。无论是将领还是普通士兵,14年间,时刻面临饿死、冻死和战死的威胁。然而,就在这样的险恶环境中,抗联将士们却创造了歼敌18万,牵制日军76万的奇迹。
采访团一路跋山涉水、进入深山密林,通过遗址、遗物和抗联后代的讲述,试图还原那些被时光掩盖的历史片段时,也经历了一场彻彻底底的心灵震撼之旅。
这种震撼,来自于抗联将士对环境的抗争。这种抗争,挑战着人类的生存极限。
抗联密营隐匿于深山老林,没有粮食,将士们就吃草根、树皮;严寒天气,将士们挤在一起互相取暖。在这种地方与日伪军周旋,只能依靠顽强的斗志和毅力生存。“每年过冬就像过鬼门关,往往睡前还聊天说话,第二天一早起来,扒拉睡在身边的战友,发现人已经硬了。”
这种震撼,来自于战争的残酷。这种残酷,远超出现代人的想象空间和情感体验。
为摆脱敌人追击,女战士将自己不满6个月的婴儿扔下山崖,然后与战友一起纵身跳下;160多名抗联战士在锁定日军位置后,向后方发报“向我开炮”,最终仅3个人活下来——他们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有去无回。
一路挑战人类生存极限,在蚀骨的战斗中打磨意志,这场孤悬敌后的抗争始终以滴血的代价前行。14年间,抗联将士以自己的性命、全家人的安危为代价,前仆后继、殊死抗争,有力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安放赵尚志头颅的水晶棺前,采访团记者齐刷刷地跪下,行叩拜之礼!他们明白,赵尚志,以及和他一起战斗的英烈们,配得上整个民族的叩拜。
坚定的信仰信念、高尚的爱国情操、伟大的牺牲精神……抗联将士浴血奋战所凝结的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如用之不尽的源泉滋养并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
重走,走出了信仰的传承
在生与死、血与火的磨砺中熔铸成的抗联精神,在如今的黑土地上留下了什么?这是这次重走抗联路希望解答的一个疑问。最终,答案被“具象”到一个词里——信仰。
从李兆麟将军的女儿张卓娅到杨靖宇将军的孙子马继民,一路坚持陪同采访……英雄后人们是如此执着于抗联精神,抗联的人与事早已融入他们的血液中。
这种信仰,是一份与生俱来的责任,是一种光荣而沉重的传承。
年逾七十的张卓娅奔走各地宣传抗联精神,马继民离开河南老家来到靖宇县这个东北小城,不遗余力地弘扬抗联文化……
似乎是偶然,其实又是必然。采访团所到之处,总有抗联事迹讲述者,不辞辛苦、不厌其烦地带记者们进密林、蹚溪水,爬峭壁。他们与抗联将士非亲非故,甚至与这段历史也未曾擦肩,却缘于一种爱好、一次好奇或一回偶然与这段历史相遇,此后便甘愿为守护和发扬这段历史付出全部身心。
正因有了这样的一群人,那段岁月过后,遗落在东北各地的历史遗迹和流传于民间的记忆碎片,被一点点捡拾、编纂起来,写成了一本本珍贵的书籍。这些书籍几乎都未曾出版发行,甚至是他们自己花钱印刷。他们默默打捞历史,为的是让更多人了解抗联的人和事。
这种信仰,让抗联精神有了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
在杨靖宇烈士陵园,每逢清明节,各界群众纷纷自发赶来祭拜;在靖宇县杨靖宇小学,孩子们把抗联精神带来的感悟写进作文,融入未来的人生。
这种信仰,已像一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流淌在东北大地上,融入热土,滋养万物生长。东北抗联精神已成为鼓舞着一代代人、一座座城市振兴向前的强大动力。
用历史照亮现实的路。当更多人开始关注抗联,鲜为人知的遗址被开发成红色旅游景观……我们有理由相信,抗联精神将成为黑土地振兴发展的不竭动力——
重走,走出了责任与使命
14年的艰苦抗战,无数战死沙场的抗联将士已与白山黑水融为一体,而幸存者大多回归乡野,即使生活清贫也平淡知足。
抗联老战士刘淑珍,东北光复后回乡拿起锄头重新当起农民,至今住在简陋的砖瓦房里;抗联老战士邢运昌,带着残疾之身回乡默默当一名普通工人,还一再告诫子女“不能给国家添负担”。
重走抗联路,唤起了人们对那段历史的记忆,也让人们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健在的抗联老兵和抗联后代——伸出援手,为他们提供应有的生活保障,成为许多政府部门和尊重历史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的人们的一致行动。
刘淑珍老人的现状报道后,当地民政部门全额报销了老人的医药费,并上门慰问;在本报报道影响下,邢晓海获得了社会各界的捐款。“抗联将士用生命和鲜血挽救中华民族,他们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正义,尊重历史、关爱他们,就是尊重和爱护国家的未来。”一位为邢家送去捐款的企业家这样说。
战争的硝烟虽已散去,但岁月的流逝不应抹去黑土记忆。重走抗联路,还唤起了人们对那些鲜为人知的抗联遗址挖掘利用的紧迫感。
东北抗联重要发祥地汤原亮子河六军密营,黑龙江省最早的抗联活动遗址巴彦县一台山骆驼砬子密营,孕育《露营之歌》的依兰四块石密营遗址,吉林保留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抗联密营遗址蒿子湖密营……这些密营里保存着当年抗联部队建设的医院、学校、被服厂、兵工厂,是东北抗联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东北独有的红色资源。
然而,这样的宝贵资源许多都没得到应有的挖掘和利用,一些遗址至今仍处在原生态状态。当年巴彦抗日游击队领导人张甲洲率领众人在家门前起义时的枯井仍在,但枯井前集合场地如今却只是鸡鸭散步的烂泥塘;去往通河青峰密营几乎无路可走,只能在草丛中穿越,山上密营大部分被枯枝败叶掩埋;大部分抗联遗址内只留有空旷的场地,现场没有任何文字说明。这些抗联遗址虽然幸运地保留下来,却并没有善加保护。
令人欣喜的是,随着采访行动将埋藏于深山密林70多年的往事揭开,许多地方开始意识到这些红色资源的价值,并将其纳入当地文化旅游资源,列入保护开发计划。期待不久的将来,抗联密营遗址将串起红色旅游线,让沿线旅游者经历一场灵魂的洗涤。
重走抗联路,铭史看振兴。采访团一路走来,看到了黑土地上升腾的希望,更感受到各地政府发力振兴经济的急切脚步。
木兰蒙古山抗联遗址,如今在山顶的制高点上错落分布着20座风力发电塔,每年发电2000万千瓦。山脚下,当年那个被日军血洗的满天村再也不是70年前的贫困村,北药种植成了农民的主业,年人均收入超过7000元。
在抗日民族英雄金伯阳的故乡旅顺,振兴发展的工业脉搏也同样有力地跳动着。位于旅顺开发区的中国中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其产品出口至马来西亚、安哥拉、南非等24个国家。
70年光阴中,东北白山黑水间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不可否认,与先辈们当年为这片土地所付出的努力与代价相比,如今这片土地的发展还远远不够。一些老区人民还以传统农耕为生,人均收入处于低水平。
重走抗联路,再次唤起人们以史为鉴:把根植在东北抗联将士灵魂里的不屈转化成振兴发展的动力,让东北抗联将士用生命捍卫的土地更加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