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将于18日至28日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我市作为省会城市将派队参赛。近日,青运会哈尔滨代表团成立,110名14至18岁的运动员将代表冰城青年进行一场全面的运动角逐。
城运会变身青运会
全国青年运动会的前身是全国城市运动会,每四年举行一次,在1988年至2011年期间,我国曾成功举办了七届全国城运会。
由于国际奥委会设立了专门面向14岁至18岁年轻人的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为了适应国内及国际体育形式的发展需要,学习和借鉴青奥会举办的理念和举办模式,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家体育总局于2013年11月12日将全国城运会更名为全国青运会。
第一届全国青运会共设26大项、39小项,金牌305枚,预计将有60个城市(包括直辖市及港澳地区)报名参赛。本届青运会也是我国举办综合性运动会参赛单位最多、参赛人数最多的综合性运动会。
12个项目进入决赛圈
自今年3月开始,我市先后派出了近190名运动员,分别参加游泳、田径、举重、摔跤、柔道、自行车、射击、击剑、女子篮球、女子排球、乒乓球、跆拳道、拳击等13个项目的预赛。结果,除了女子篮球没能进入决赛阶段,其余12个项目110名运动员均取得了决赛入场券,参赛人数创下我市参加夏季项目全国综合性运动会的新高。
在先期结束的青运会自行车决赛中,我市代表团已夺得一枚金牌,还分别获得第4名、第5名、第7名和第8名各一次。据代表团相关人士分析,我市在部分项目如柔道、乒乓球上有夺取奖牌的实力。本次大赛预期在总成绩位次上较上届前移。
人才培育有了新模式
众所周知,我市受地域和经济发展影响,夏季体育项目开展相对薄弱,业余体校现开展的夏季项目约有12个左右。近年来,市体育局逐渐加大了对夏季项目的投入,并尝试与社会团体合作,培养后备人才。这些“播种”了几年的“试验田”在本次青运会上已开始有所收获。
据哈尔滨市体育局副局长佘选新介绍,每年该局都要拿出一定经费,扶持社会体育团体开展夏季项目,填补“专业”领域的空白。如拳击、跆拳道、羽毛球、女子手球、武术、足球等项目,此次青运会参赛的项目中,女子篮球、跆拳道、拳击三项就是由社会团体组队。可以预见,今后,在传统的体育系统培养模式之外,社会机构将逐渐成为主要办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