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农业正面临着“两板挤压”、“双灯限行”。一方面,国内农产品成本“地板”上涨,而国际农产品价格“天花板”下降,造成农业生产空间越来越小;另一方面,农业补贴等“黄箱”政策空间变小,资源环境等又亮起“红灯”,农业生产压力越来越大。对于正在转型的传统农业来说,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如何破解?
“拉长农业产业链,是现代农业发展当务之急。”哈市把创新农业产业体系作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落脚点:以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为重点,加快推进“产业集群化、基地标准化、市场现代化”,通过集群式发展龙头企业、高标准建设生产基地、全方位构建现代市场流通体系,把农业打造成一个一二三产融合、上中下游一体、产供销加互促的产业体系。
扶起“龙头”带动集群发展
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哈尔滨一直致力于做大拉长“水稻、玉米、大豆、生猪、肉牛、畜禽、蔬菜和山特”八大产业链条、集群。近年来,哈市相继引进培育打造大众肉联、龙江乳业、宾西牛业等一批国家级龙头企业,并壮大了雀巢、正大、蒙牛、汇源等一批国际和全国知名龙头企业,扶持大北农牧业、通威饲料多家农业企业成功上市。
现在,哈市“农娃”、“百益”、“冰地”等一大批地产品牌农产品成功打入北京、上海、广东和港澳地区。双城雀巢已成为全省最大的乳制品深加工合资企业,宾西牛业则成为全国第一家获免检资格,与麦当劳、肯德基等国际快餐巨头合作的国内最大肉牛食品加工企业。
“我们计划3年内打造产值上百亿元的牛肉饼产业。”宾西牛业负责人介绍,2006年企业成立时,只是一个杀牛卖肉的屠宰场,市里和县里对宾西牛业在用地、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不但给当地养牛户一定的补贴,还建起了6个标准化万头养殖区,在供牛环节上给予了充足的质量保障。
据市农委统计,目前哈市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175家,成为领跑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排头兵”。全市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85家,销售收入近300亿元,比去年增长8%;利税28.3亿元,比去年增长7.8%。此外,紧紧围绕八大产业集群,哈尔滨市的“三大作物基地提档”和“两牛一猪升级”工程,使北菜南运基地生产的45万吨绿色蔬菜拓展到了南方10多个省市。目前,双城区长产村已成为东北三省最大的北菜南运基地;益助果蔬种植公司则成为全省最大、标准最高的蔬菜生产基地,即将在新三板上市。
拥抱“互联网+”寻找新契机
为进一步实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哈市开始立体化探索“互联网+农业”发展的新模式。
知名电商企业被迅速接洽。目前,哈市各区县市与阿里巴巴、淘宝、天猫、京东、1号店等大型知名电商平台展开合作,形成了多条电商渠道。初步在阿里巴巴的电商平台上建成了哈尔滨地方馆、特色馆,“三品一标”特色农产品入驻后集中开展网上销售。仅去年一年,全市通过电商进馆销售农副产品近5亿元。
进乡入村的“互联网+”平台也在抓紧推进中。今年哈市计划形成600个益农信息社,让农民零距离拥抱互联网,在线解决农业生产问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建立网上超市或网店成效初现。五常市杜家镇七一村车家屯农民陈洪刚在淘宝网上注册了“陈大力稻花香米店”,目前年订单12万笔,实现年大米交易量110万斤、杂粮10万斤、山特产品3万斤,网上交易额达1000多万元,纯利润200余万元,成为淘宝网上五常大米销售量最高的卖家。
高标准的示范基地成为“互联网+农业”的有效载体。目前,哈市共谋划落实“互联网+农业”标准粮菜、水产、畜牧示范基地381个。双城区益助果蔬基地建设了千亩蔬菜园区农情监控系统、节水灌溉系统、全程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消费者能够在全国任何地方通过互联网随时观看到蔬菜种植过程,扫描二维码对蔬菜质量可全程追溯。
“互联网+”正融入到哈市农业产业的各个领域与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