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热忱建议承载民意,委员现场倾听传递民声——昨天,“陈政协热线”首期网络直播收到众多网友点赞,短短40分钟的直播时间里,先后有百余名网友围绕“治霾”、“养老”两大话题向来到直播现场的杨晓娣、许鹏委员提问题、说建议。
由市政协与本报联合打造的全媒体模式“陈政协热线”,自推出以来已收到市民、网友建议400余条,涉及环保、养老、教育、交通、就医等多方面。今天9时至11时,“陈政协热线”电话0451-84617160也将开通,市政协委员许鹏将现场接听市民电话,进一步倾听民意。
在昨天网友提出的百余条意见建议中,记者挑选关注度高的6个问题进行回放。对其中可行性强的建议,有关委员将通过调研完善后转化为提案带到“两会”上。
陈政协热线直播现场。
空气质量见好冬霾仍严重
治霾防污主管部门出重拳
网友“观海”:去年一年我市的空气质量总体情况如何?
杨晓娣委员:根据调研,去年哈尔滨大气污染物中PM 2.5和二氧化硫在污染物排放总量中存在大幅下降的趋势,污染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2015年有效监测天数是362天,达标天数229天,同比减少13天,达标率63.3%,同比下降3%;优秀天数79天,同比增加19天,同比上升31.7%;重度污染及以上天数42天,同比增加2天,上升5%。从数据上看,优秀天数比上年增加了19天,这说明城市的空气污染防治是有效果的,而且从六项任务浓度的检测指标上看污染是有所下降的。
网友“海阔天空”:近几年为什么每到冬季哈尔滨就会反复出现雾霾天?
杨晓娣委员:每年的11月、12月及次年1月份是污染最重时间段,这个时期一方面受城市的环境容量比如冬季燃煤供暖的影响,同时还受大气环流的影响,城市中的污染物扩散不出去,导致人们感受到污染相对严重。
我市取暖期长达半年,用煤量大,污染物排放量也大。目前我市每年供暖用煤量达3300万吨,远高于4年前的1000多万吨。郊区、城中村原煤散烧现象仍大量存在,并且多为小烟囱低空排放,污染十分严重。同时,我市城市建筑密度大,人口密度大,机动车保有量达150万辆,导致排气污染日趋严重。
网友“海阔天空”:针对这样的雾霾天,政府有什么治理举措吗?
杨晓娣委员:“控煤、控车、控油、治炉、治挥发性有机物、治尘”是我市针对雾霾天治理的整体思路,而且先后开展了整改燃煤锅炉、推进拆炉并网、禁限秸秆焚烧、推进油气回收、严管汽车尾气、治理工地扬尘等六项核心行动,对影响我市空气质量的几大污染源进行重点打击,目前我市空气质量已经逐步改善,在冬季也能经常看到蓝天了。
网友“红红火火”:目前我市冬季供暖企业的用煤是怎么监管的,对于使用不达标燃煤企业有什么具体处罚和整改措施?
杨晓娣委员:今年1月1日,新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被称作“史上最严厉”。环保部门将依法对所有逾期未完成清洁能源改造或并入热网的燃煤锅炉企业进行执法检查;监督监测所有逾期未完成提标改造的燃煤锅炉企业;对存在的环境违法行为,依法实施行政处罚,敦促排污企业加速整改。目前我市多数燃煤单位都能够按照有关规定使用适合本地锅炉并燃烧充分的燃煤,但是有一些燃煤单位私自违规购进内蒙古煤炭,导致排污量加大,对此也希望所有政协委员带动广大市民都参与到督促行列,对违规燃煤现象进行大胆举报,打一场防治污染的人民战争。环保部门对不按规定使用洁净煤或者不运行消烟除尘设施的燃煤单位,一定会严格执法,对超标排污现象按照史上最严环保规定进行处罚。
老龄化城市养老问题凸现
医养结合全新模式待推进
网友“一叶轻舟”:目前我市老年人口数量已经达到历史最高值,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有20多万人,他们的医疗养老问题成为许多家庭的负担。请问委员,针对这样的现状,有没有好的办法来解决?
许鹏委员:我市是全国较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之一,目前全市失能和半失能老人达20余万人,因此我认为应当提倡“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医养结合”就是一种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它的主要优势在于将养老和医疗两方面的资源整合,养老机构和医院联合建立绿色通道,由专业医疗护理人员照顾老人生活起居,提供医疗、护理、保健、临终关怀等服务。建议应该在养老机构内根据养老机构床位和入住老人的多少,按200∶1设立医务室和有资质的保健医。养老机构可和周边的医院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开展可定期上门的医疗服务,或患者及时到合作医院就医。也应鼓励社区医院开展失能、半失能老人居家医疗保健服务,建立医疗档案,提供居家养老保健服务。
网友“小人鱼”:在老龄化城市,临终关怀的需求会越来越大。现在南方很多城市已经开始将临终关怀纳入社保体系,医疗机构、养老院、社区、政府财政几方面结合,打造临终关怀体系。但哈尔滨很少听说临终关怀服务机构。想请问委员,我市目前有这种临终关怀服务吗?具体现状是什么?
许鹏委员:当前我市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癌症患者和老年人的增多,对社会的需求和依赖性也日益增强,临终关怀的需求确实越来越大。我市临终关怀产业起步较晚,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机构来做这项服务。建议要规范制度建设,由政府投资,在医院进行试点,设立临终关怀病房。同时鼓励社会力量,整合社区资源开设专门机构。各相关院校也应建立临终医学、临终护理学、临终心理学等相关专业,培养专业人士,以满足越来越多的临终关怀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