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坊粮库“砂子面”,曾是哈尔滨的一个副食品符号,代表了那个年代最美好的滋味。今年61岁的市民赵智慧,年轻时是原香坊粮库制粉车间工人,当时这个车间装配了国内首屈一指的制粉设备,生产的“砂子面”在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上获得了银奖。“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哈市的米面需要凭证购买,成人每月8斤面。逢年过节,粮店里就排大队,大家都是买了面粉好回家包饺子,那时候面粉车间连过年也不休息。”
1988年赵智慧(右二)等人在查看制粉新设备。
逢年过节 加班加点保供应
1976年底,赵智慧下乡返城进了香坊粮库制粉车间。“刚进车间干体力活,当过下料工、倒仓工、码垛工、浇油工……”赵智慧回忆,当时的制粉车间是1970年建成的三层楼,设备落后,粉尘很大,下班工人从头到脚一层面,一个个像抹了粉的小鬼儿。他工作时要紧盯着清理筛,及时将打麦机、拣石机上分离出来的石头、草棍儿等杂质清理掉,一旦堵了进料口就会憋停生产线。
赵智慧说,当时全市统一调拨米面,100多名工人三班倒,每班加工400多袋原料,每袋180斤。“越到年节越忙,加班加点,俗称‘掏磨眼儿’,就是恨不得把磨眼里的面粉都掏出来,因为老百姓家家都想吃顿饺子。当时哈尔滨有‘道里酱油香坊面’的说法,意思是能买到这两样,过年的饺子就有滋有味了。”赵智慧说,当时制粉车间人停机器不停,到吃饭点儿了,两名炊事员用推车把饭送到车间,一大桶菜、一簸箕馒头或者花卷,工人换班吃饭,吃饱了接着上工。
凭证购买 成人每月八斤面
赵智慧回忆说,当时制粉生产线上磨粉、看箩、润水这三道工序技术要求最高:磨粉师傅动动手里的几个插板,就能自如地控制粉流儿大小;看箩师傅凭经验就知道面粉的精细程度;磨粉过程中,得适当加水保证湿度,太干了面粉就飞起来了,湿了成坨儿就把磨和箩糊死了……
“当时技术高的老师傅多是在解放前的面粉厂工作过的。我们遇到难题就请教老师傅。”赵智慧说,那时生产的多是普通面粉,看起来比较黑,筋性也差,蒸馒头、包饺子口感都不太好,可是也得凭证到粮店购买,每人每月限量8斤。
赵智慧笑着说,当时普通面粉凭证购买是一毛六一斤,之所以记这么清楚,是因为同车间有个男同事皮肤比较黑,工友开玩笑说他黑得像普通面粉,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叫“一毛六”。
窗明几净 新车间赛高档宾馆
1988年,赵智慧升任香坊粮库制粉车间书记、副主任。“当时新建的制粉车间高6层,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干净整洁赛过高档宾馆,在车间里走一圈,身上不沾一点灰尘。”
赵智慧说:“新设备都是从瑞士公司引进的,车间内无任何粉尘、灰尘。以往机器轰鸣、工人只能靠大声喊叫传递信息的嘈杂场景不见了。”
新面粉车间经常接待外宾和国内同行业人士参观,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曾来车间视察,对香坊制粉车间给予高度评价,称赞这个车间是国内一流的现代化面粉车间。
风靡一时 [砂子面]获国家银奖
赵智慧说,新车间投入使用后,生产出新产品颗粒粉,就是老百姓俗称的“砂子面”,为省内第一家,在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上,香坊制粉车间生产的颗粒粉获全国评比银质奖。
“砂子面是由小麦的精华部分麦芯加工而成。过去由于工艺落后,精华被淹没在普通粉里,上了新设备后,精华被提炼、分离出来,成为主打产品。用‘砂子面’和面色泽好、筋性大,煮熟的饺子皮透亮,蒸馒头更有嚼头、吃着更香。”赵智慧说,当时每天等候拉运香坊“砂子面”的车辆排起长龙,保管员从早到晚忙得不可开交,搬运工倒班装车,车间满负荷生产,保证市场供应。
当时香坊粮库面粉车间的产量、质量、销量都达到最鼎盛时期。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哈尔滨市民有了更多选择,山东的面粉、俄罗斯的面粉等随意选购,饺子面、高筋粉、低筋粉等琳琅满目,香坊粮库面粉也渐渐退出了市场,成为了人们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