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是60岁的斯大林公园保洁大队队长赵温贵退休的日子。他穿上工作服,最后一次清扫防洪纪念塔广场。经历过三次大洪水,参加过两次抗洪的赵温贵,每次看到防洪纪念塔,眼前都会浮现出一幅壮丽的城市战洪图。
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竣工后,松花江哈尔滨段水位得到合理调蓄,从此江面宽阔,水位平稳。防洪纪念塔屹立江畔,它是城市地标,是抗洪救灾的缩影,更是城市发展的见证。
1958年,塔镇江天
日历翻回到1957年夏,哈市江段最高水位达到120.30米,松花江成了高出路面的“悬河”。这让市民不由想起了1932年那场洪水浩劫。松花江决堤,那场最高水位119.72米的洪水吞噬了2万市民的生命,加之伪政府抗洪领导不力,瘟疫蔓延,灾民达到23.8万人,占总人口的62.6%。
1956年出生在哈尔滨的赵温贵,听父母谈起过1957年的抗洪。“当时全市人民都参与了抗洪抢险,那时的江岸堤坝没有现在这么高,全靠市民用麻袋背土垒坝,土供应不上就从市区内用火车往江边运。”洪水过后,为确保哈尔滨的安全,市政府决定修筑市区永久性江堤。全市人民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开始了哈尔滨历史上的第一次永久性江堤的修筑。1958年7月底,沿江筑起104.8公里堤防,哈尔滨市区两岸立起一道全长37.8公里、13个堤段的永久性大堤。
1958年10月,标志和纪念哈尔滨人民抵御、战胜1957年松花江特大洪水,并建成了市区永久性江堤的哈尔滨市人民防洪胜利纪念塔拔地而起,从此“塔镇江天”。
120.89米,难忘洪痕
赵温贵亲历了1998年的洪水,当时他是斯大林公园管理处的工人,和同事们一起堵园内的管涌。“当时江边戒严,解放军蹚着水冲到江边垒沙袋,虽然老百姓不能靠近现场,但大家都隔着护栏给解放军送饭、送鸡蛋。”说起当年抗洪的经历,赵温贵依然很激动。
1998年8月23日,哈尔滨遭遇了1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120.89米的历史最高水位持续了32个小时。英勇的哈尔滨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与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一起,用血肉之躯、辛勤汗水和聪明才智,筑起了钢铁长城。全市367.3公里的松花江干堤无一处溃堤、决口,哈尔滨城区和沿江城镇安然无恙,安全转移20多万群众无一人伤亡。
这样的历史,哈尔滨的前人不曾经历。这样的历史,哈尔滨的后人必定铭记。市政府决定在标注了1932年和1957年两次松花江特大洪水最高水位的防洪纪念塔上,加注1998年的最高水位“120.89”,这是有水文记载以来的松花江哈尔滨段的最高水位。
城市精神的根据地
防洪纪念塔屹立江畔半个多世纪,经历了洪水和枯水,也亲见了现在的水丰江阔。
2010年竣工的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让松花江哈尔滨段水位“可调”。常年保持在115米至116米,水位到达防洪纪念塔下的江堤第一个台阶。大江东去,美丽的松江湿地成为哈尔滨观光旅游的金色名片、市民休闲度假的天然乐园。2013年8月,松花江哈尔滨段再遇洪峰,最高水位119.49米,是继1998年后15年来最高水位。大顶子山航电枢纽打开了全部38个泄洪闸门,保证了城区水位低于警戒水位以下。
曾任省雕塑学会会长的哈工大教授杨世昌说过:“哈尔滨是全国最早有雕塑的城市之一,阅读哈尔滨要从防洪纪念塔开始。这座雕塑建成后可以说让市民和全国人民都记住了我们这座城市。”
防洪纪念塔不仅是一座城市抗洪精神的象征,更是一个城市进步发展的见证。2008年奥运会火炬哈尔滨传递始于这里;第24届哈夏音乐会入城式,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的世界最长地毯,从这里铺向中央大街;哈尔滨向汶川地震灾区传递的祝福和勇气,从这里开始;志愿者们捐款捐物,哈尔滨人的爱心在这里聚集;每逢盛大节日,哈尔滨人都会自发地欢聚在这里。这里是城市的地标,这里是哈尔滨向世人展示活力的地方,这里是彰显哈尔滨人时代精神的地方,这里是凝聚哈尔滨人蓬勃向上力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