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强化创新链和产业链、创新链和服务链、创新链和资金链对接,把振兴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考察调研时,再次强调创新驱动的“基点”作用,要求我们把创新链与产业链、服务链、资金链对接,就是要把创新贯穿转方式调结构的每一链条、每一环节。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经济新常态下,依赖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支撑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的老路已越走越窄,亟须更多依靠创新驱动、从推动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上寻求根本性转变。“努力走出一条新形势下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新路子”,如何回答好这一时代命题?对我省来说,就是抓住创新这一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坚持问题导向,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深化改革开放,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创新活力,创新实施“五大规划”,加快发展十大重点产业,着力建设“龙江丝路带”,敢破敢立、敢闯敢试,勇闯新路。
万峰磅礴,必有主峰。转方式调结构是振兴发展的重中之重,是万峰中的“主峰”。转方式调结构,最终要靠创新引领。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改造升级“老字号”的创新之路是坚持创新促升级、扩量调结构,用先进适用技术提升传统产业;深度开发“原字号”的创新之法是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资源精深加工比重,增强市场竞争力;培育壮大“新字号”之道是发展新产业新产品,培育增长新动力新动能,实现发展动能转换。后来居上、弯道超车,关键就看我们能否在创新驱动上有所作为。
总书记总结制约黑龙江发展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偏重、民营经济偏弱、创新人才偏少。疗“三偏”症,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是不二法门。舟循川则游速,人顺路则不迷。认清“三偏”,突破“三偏”,要把创新摆在“基点”的重要位置加以推进,为经济提质增效、持续健康发展引来源源不断的动力。针对产业结构偏重,就要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减乘除”并用,优化产业结构要素配置,完善供给体系,提高供给质量,减少无效供给和低端供给,通过技术、产品、业态、营销、管理等方面的创新,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工艺水平,有效提升其供给品质,促进产业向中高端迈进。针对民营经济偏弱,就要多方施策,把创新“放”出来,帮助民营经济不断挖掘和形成新的增长点,使民营经济身强力壮,成为振兴发展的重要力量。针对创新人才偏少,我们要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让“最强大脑”的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突出创新驱动,“驱动”是关键点,就是要建立一个传导机制,把着力点和落脚点真正联动起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分析我省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和总书记提出的“三长三短”要求进行调整的十大重点产业,可以看到,这些重点产业所蕴含科技创新的空间和潜力十分巨大。譬如,有“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美誉的机器人产业,我省依托机器人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高校、科研院所和知名企业,进行研发制造,目前在国内机器人行业掌握了话语权,人才和科技红利正在释放,可以预期,将促动向“龙江智造”的跨越。我们要通过创新培育更多的发展新动力、塑造更多发挥优势的引领型发展,让创新实实在在地转化为新产品、新项目、新产业,让实体经济在创新中得以发展壮大。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是一串串珠链,用“链式思维”这根线,串起创新链、产业链、服务链、资金链,使它们相互交织、相互支撑,发挥创新链的牵引力量,实现创新链的价值。创新又是“满天星斗”,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改革只在一个环节或几个环节搞是不够的,必须全面部署,点亮星光灿烂的创新前景。路靠人开,钢用铁炼,创新要有“横下一条心”的愚公之志,以革故鼎新的魄力构建发展新体制,以创新驱动的战略打造发展新引擎,树立打赢攻坚战的决心,敢于经历阵痛的磨难,必将开启我省经济的振兴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