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勋菲尔德弦乐比赛——弦乐之声音乐会”在中央大街举行。参赛选手走进百年老街为市民和游客奉献一场高水平、精彩的弦乐四重奏演出。
“Do you remeber me?”“Two years ago,Haerbin.”
昨日,在凯宾斯基酒店三楼餐厅,记者看到坐在轮椅中,在陪护人员的照料下始终笑容满面的爱丽丝·勋菲尔德时,她拉着记者的手瞪大着惊喜的双眼这样说着。
两年前,已93岁高龄的爱丽丝·勋菲尔德经过15个小时的长途飞行,辗转来到这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与“音乐之城”美誉的城市,并给这座城市带来了一项全球性的音乐赛事——勋菲尔德弦乐大赛,作为第一位来中国挑学生的外国人,爱丽丝说:“音乐是非常有力量的,我的愿望就是希望通过音乐把不同国家的专家选手都能联系起来,大家通过比赛学习不同的音乐风格,也能够通过音乐去了解不同地方的文化。虽然最后选手和专家都会离开,但是音乐一定会留在哈尔滨。”
两年后,95岁高龄的爱丽丝再次不远万里飞渡重洋,来到她为勋菲尔德弦乐大赛选定的这个她非常喜爱的终身举办地——“冰城夏都”哈尔滨。看着爱丽丝炯炯有神的双眼,一丝不苟的衣着、发型,记者发现与两年前相比,她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思维还是一样的敏捷,笑容还是一样的和蔼,举止还是一样的优雅,仿佛岁月的流逝作用在她身上的只有愈发的从容与美丽。
虽然已经90多岁高龄了,但爱丽丝仍然坚持练琴与跑步。她说她保持头脑灵活的最好办法是做手工,她非常喜欢做手工,喜欢剪纸,她有许多的剪影和剪纸作品,她把它们都放在了本子里。两年前接受完记者的采访,爱丽丝坚持扶着助行器站起来送记者,她说这是因为自己跑步太多了,扭到了腰,医生给她打了五针止痛药,才保证了此次的哈尔滨之行。虽然这次来哈尔滨,爱丽丝的行动需要陪护人员的照料,但是却一点儿都不妨碍她用笑容与行动感动着每一个与她接触过的人。在索菲亚教堂广场,人们纷纷被她的美丽与优雅吸引,闻讯而来的乐迷纷纷请求与她合影;在老会堂音乐厅和格拉祖诺夫高等音乐学校,孩子们围着她愉快地交谈……
出生在前苏联的爱丽丝,父亲是波兰人,母亲是俄罗斯人,三岁学琴的她长大一点后随全家移居到了德国,在经历了欧洲的战乱后,她与妹妹爱伦诺一起任教于美国洛杉矶南加州大学桑顿音乐学院,姐妹俩都是终生未嫁,将一生献给了热爱的音乐与教育事业。爱丽丝非常注意自己的形象,无论世事沧桑,时光如何轮转,在她身上永远保留着好莱坞旧时代影片中展现出的那份优雅与美丽。两年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爱丽丝被工作人员的一个红色小包吸引,不停地夸赞颜色漂亮。两年后,爱丽丝再次来哈将这抹红色穿在了身上,一身火红套装的爱丽丝坐在车内,完爆周围比她年轻半个多世纪的众人。
虽然远隔重洋,但是距离丝毫没有影响爱丽丝再次来到哈尔滨的兴趣和意愿。为这次能够成行,爱丽丝也做了很多的准备。再次来到哈尔滨,她非常高兴,也非常兴奋,总是神采奕奕地和大家交流,和国际专家评委一起研究赛事。爱丽丝说,勋菲尔德弦乐大赛能落户哈尔滨是她的一个愿望,因为哈尔滨学琴的年轻人非常多也非常有才华,而且这也是一个吸引全球音乐家到哈尔滨来的机会,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同时这些国际评委来到中国,又可以把中国的文化和教育理念传授给他们,这是一个国际平台,这对中国整个文化教育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