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齐贵福手拿着工具捞出江中的垃圾。
哥哥齐贵有将攒成堆的垃圾装进袋子。
拿着数米的长杆,站在江边,他们小心地将长杆“甩”出,尽可能将江水中的垃圾往岸边“打”;捞出的垃圾混着冰碴儿,一点点装进编织袋中,即使戴着手套,也冻得双手生疼……在松花江畔有这样一群人,每天在江水中打捞着垃圾,人们都称他们为“捞江人”。
日前,本报刊发《“最美江沿儿”遍布垃圾清理得穿救生衣》一文,引起了市民关注。昨日,新晚报记者走近这些“捞江人”,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
东起滨洲铁路桥西至九站街,共有1750米的水道。目前,这一区域靠近松花江南岸的“捞江”工作由斯大林公园负责。公园里24名“捞江人”,每天会按责任区捞江。他们中有的是保洁工兼职,有的则是专职。其中,齐贵有、齐贵福两兄弟就是“专职捞江人”。到今年,两人的“捞龄”已3年了。
昨日14时是一天中最暖的时段,可在江边站得久了,小风吹得人脸很痛。齐贵有、齐贵福两兄弟,正站在岸边“捞江”。他们分工明确,弟弟齐贵福手持一端带钩子、一端是网的工具捞杂物,然后堆放在江堤护坡上;哥哥齐贵有负责将攒成堆的杂物装进袋子,再送到垃圾转运处。“咋不凉呢?带着胶皮手套还拔手呢。”齐贵有一边说,一边将手里一捧带冰碴儿的垃圾装进袋子。
两兄弟讲,目前他们每天5时开始“捞江”,17时下班,午休时能休息会儿。眼下打捞的垃圾以塑料袋、泡沫、干枯的树杈为主。冬天时,他们也会在冰封的江面上清理垃圾。有些垃圾被冻住,他们就要利用工具敲、刨。现在,江面开化了,危险系数也增加了。“地面湿滑,前几天我一不小心就踩到水里去了。”齐贵福说,公园为他们配备了救生衣和水靴等,但提起这场虚惊,他仍心有余悸。
在新晚报记者采访时,不到40米的距离,兄弟俩就捞出了两大袋垃圾,每袋都有二三十斤重。齐贵有说,防洪纪念塔附近的垃圾比较多,那边的垃圾相对有“特点”:孔明灯、烟花爆竹的废屑等垃圾,几乎10米就能收满一袋。“江里还能捞上来包子、饺子、衣服和裤子等。希望大家都能自觉爱护‘母亲河’。”他们说。
据斯大林公园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公园日均捞上的垃圾约在500斤。江面完全开化后,垃圾的量还会增加。新晚报记者了解到,通江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会对所辖地区河段进行巡河,如果发现市民和游客向江中投掷垃圾等情况,就会予以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