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角艺术小舞台。
排队领文化消费畅享卡。
公益舞蹈培训班。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一个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复兴、人民的幸福,总是以文化的发展为引领和支撑。社会主义文化的属性就是“普惠人民,服务人民”。
2018年,道里区坚定文化自信,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立“自下而上、以需定供”的互动式、菜单式服务方式,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通过开展文化进街道、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等活动,使文化的“种子”在全区落地生根。文化普惠让居民尝到了“福利”和“甜头”;文化共享,照进了百姓现实生活。
全民阅读卡+文化消费畅享卡
居民免费领用着真实惠
对于道里区居民来说,文化普惠可谓是“真金白银”般的实惠。无论是大力推进的“你阅读 我买单”全民阅读计划还是促进文化消费的畅想工程,都让居民们快乐地“嗨”起来。
只要提供家住道里区的居民身份证就能在街道、社区领到读书卡和消费卡。这两张神奇的卡片,一度令其他区的居民羡慕不已。
家住群力家园小区的“80后”梁雪女士,最近有一件特别傲骄的事:逛街时点一杯咖啡喝,还能免单。她和小伙伴迫不及待前往道里区域内的电影院、书店、健身场所进行消费,果真只要出示特惠消费畅享卡,老板立刻就能减钱。
这样的好事,只有道里区才有。
机关工作人员吴丰,更是拿着领到手的全民电子阅读卡笑得合不拢嘴。作为一名“你阅读 我买单”的受益者,不用出家门,省掉上书店的跑腿麻烦,躺在家里,手机上绑定阅读卡,就能在线免费阅读海量书籍,随意点击浏览自己喜欢的书,对一名“书虫”来说是再幸福不过的事。
像吴丰和梁雪一样,道里区居民能有这样舒爽的文化消费体验和变化,得益于全区大力实施的文化惠民畅享工程。
去年,区委、区政府先后投入200万元、100万元,向市民发放“普惠全民阅读卡”10万张、“特惠文化消费畅享卡”2万张。政府免费发、居民免费领,更多老百姓分享着文化普惠的福利。
道里区文体局工作人员介绍,为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道里区与33家文化企业共建“道里区文化消费联盟”,向市民发放文化培训、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图书、观影五大类“特惠文化消费畅享卡”。这种“政府补贴、企业让利、群众参与”的方式,鼓励百姓走出家门看演出、听讲座、逛展览、上培训、参与文化娱乐,畅享别样的文化生活。
道里区委、区政府还投资40余万元,在哈尔滨音乐厅举办慰问“先优模”文化惠民新春音乐会;每月向居民提供“哈尔滨老会堂音乐厅”免费票和低价票,与演艺集团合作,提供公益性演出。
街角艺术小舞台
人人都是“角儿”
文化普惠,是道里区一块耀眼的名片。不用出远门,居民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异彩纷呈的演出,参与群演,当自己的明星。
2018年,道里区文体局致力打造具有道里区特色的“家门口”文化品牌。全年开展系列文化活动3000余场次,搭建城市街角艺术小舞台32个,仅“哈夏”期间,就组织“街角文艺”演出1377场,参与群众达15万人次;组织了“我是道里文艺咖”“魅力道里·国际文化节”等百场高品质文艺演出;培育了红色遗迹展馆、社区学院、小剧团等市、区、街(镇)特色品牌122个。
这些精彩的文化演出,搅活了人们的精气神,也搅活了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街角文化”服务触角不断向庭院、广场、胡同、家门口延伸,成为全区文化新亮点。
一个夏季,“街角艺术小舞台”好戏连台,浓浓的社区文艺氛围让道里区居民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借助这些小舞台,平日里扎根于楼道、社区自带文艺范的民间文化人,也都崭露头角,成为社区里的“角儿”。
抚顺街道办苏大爷,用老伴的话说,全年在家里见不到人。为啥?人成天腻在社区小剧团,一有“哈夏”、庆七一、中秋节等重大节日或慰问活动,他和剧团里的伙伴们就会上场。
手风琴独奏、歌伴舞、大合唱、二胡表演,样样都能耍。在家门口社区搭建起来的这些文艺演出小舞台,成为社区居民的最爱。这些最熟悉的街坊邻里,一登台就成为邻居眼里的明星,他们的表演激情四射、活力无限,给大院居民带来欢快的笑声,也让他们成为社区“大明星”。
这种来源于群众、升华于群众的街角艺术小舞台,从防洪纪念塔广场到群力外滩沿江一条线;从街心公园到居民大院;从商场到单位,遍布街头巷尾……社区演员的歌声也飘扬了一个夏季。
81天演出1377场,演职人员5万余人次,现场观看人群近40万余人次。这样的文化真正“种”到了百姓家门口,让大伙看得见、摸得着,热情参与、激荡身心。
为了培育本土文化能人,2019年道里区居民“艺术梦工厂”正式启动。
公益培训班“遍地开花”
舞蹈、书法,不会就来学
通江街道办的孙女士是一名白领,从小就有一个舞蹈梦。由于自己不太懂舞蹈创意,在追求舞蹈的路上,她只能模仿别人跳。幸运的是,去年以来,道里区文化馆开展系列舞蹈讲座、真人教学,让她受益匪浅,舞蹈的灵感越来越“在线”。
1月25日一早,孙女士在道里区文化馆组织的舞蹈培训班完成年前她的最后一堂培训课。孙女士兴奋地说:“对于我们这些舞蹈小白,能有专人培训和指导,真是件幸福的事!”
像这种免费公益的社区文化培训班、辅导班、大课堂,在道里区遍地开花。群众不花一分钱,就能学到高水平、高层次的文化专业知识和技能。
2018年从春到冬,当你走进道里区19个街道办、4个乡镇的文化站、社区,看到的就是这样培训的美好画面。声乐课上,专业的老师先是讲解发声原理,告诉社区居民专业的发声部位,帮助大家矫正发声方式,然后才循序渐进地把大家带入音乐的殿堂;书法课上,没有基础的学员们跟着老师从每一个笔法慢慢入门;踢踏舞课上,学员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先热身,再练基础动作,随后在明快的音乐声中起舞。
道里区文体局局长孙悦春介绍,为了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去年区委、区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向社会购买高级培训百余期。特别是通过开展“菜单式”预约、“订单式”服务方式,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每月定期在“道里文化云”平台公布培训计划、文艺活动、课程讲座,群众根据自身喜好进行预约、订单服务。同时,根据群众对艺术培训的建议和意见,不断改进艺术普及内容,推出新的服务项目,使培训更加专业化、实用化。
据统计,2018年道里区共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工程”和培训班,含文学、艺术、辅导、培训等在内共29大类,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多元文化需求,实现服务人群、服务内容的广覆盖。先后举办多种文艺形式培训班110次,参训群众5000余人次,“名家讲堂”培训班6次,培训业务骨干150余人。
后记
文化是城市的根和魂,积淀着最深沉的精神内涵。根系蔓延,所触之深之广,撑起一片林海。文化铸魂,是精神引领,所向披靡。根和魂渗透进百姓的社区文化生活,推动着艺术在前行、城市在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