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让矛盾升级,发高烧的她挂着吊瓶组织庭审;清官难断家务事,她除夕之夜到别人家过年,成功化解纠纷……作为哈尔滨市巴彦县人民法院兴隆法庭庭长,刘春荣从书记员、审判员、副庭长,一直到法庭庭长,30年来践行“为民司法、对党忠诚”的誓言从未改变。
巴彦县兴隆法庭辖6个乡镇,年均案件量460件以上,案多人少的矛盾始终是困扰基层法庭的难题,特别是2013年副庭长退休后,兴隆法庭就只有刘春荣一名法官。面对大量案件,她没有退缩,起早贪黑应对繁重工作,从不喊累叫苦,心中也没畏惧和埋怨。
2015年春,一起土地纠纷案件,原告、被告为争一垄地大动干戈。开庭时间已到,刘春荣突患重感冒,高烧41℃,医嘱休息治疗。可春耕不等人,程序不能缓,如果延期开庭,有矛盾转化升级的风险。刘春荣坚持正常开庭,挂着吊瓶组织庭审,每说几句都咳嗽一阵,嗓音沙哑,脸憋得通红。即便这样,她仍耐心地向双方释明法律,并请来村委会主任一起做工作,从两家父辈就是好邻居相处如一家人的角度,劝导双方各让一步。最终双方同意调解,看到他们在调解书上签字,刘春荣触动很大。她说,法官审的是案,暖的是心,开的是庭,换的是情。只要秉承真诚,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
本着一切为民着想的原则,多年来刘春荣共审结案件5700余件,案件调撤率始终保持在90%左右,做到了无信访、无发改、无申诉、无超审限。
有一年除夕夜,刘春荣正和家人包饺子准备年夜饭,忽然接到值班民警的电话:法庭门口来了一位老太太非要告自己的儿女,不给处理就不走。刘春荣立刻赶到接待了这位大娘。老人82岁,4个儿女都住在一个村,她在儿女家轮流居住。因为房子和土地分配引发了孩子之间的矛盾,致使老人无处容身过年。了解情况后,刘春荣开车拉着老人到她的大儿子家,并把其他3个子女也都找来,对他们进行耐心的劝导和严肃的批评教育,4个子女当场认错并协商签订了赡养协议,一场家庭纠纷就此化解。因为处理这桩纠纷,刘春荣错过了自家的年夜饭,但心里却倍感充实。
工作30年来,刘春荣的足迹走遍了辖区的每一个社区、村屯,先后获得“全省政法系统先进个人”“全省优秀法官”“全国法院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法官”“2017年感动哈尔滨人物”“黑龙江省十佳公仆”“全国模范法官”“全国法院系统一等功”等荣誉。但在被调解人眼中,她还是那个“闺女”“姐妹”“阿姨”,她已把自己融入到百姓之中。她深知,权力是党和人民给的,一槌千钧,法在民心。要时刻让生命的坐标指向正义的轨道,指向天平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