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松花江,越夜越精彩。(资料片)
文明是一座城市发展进步的标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座城市的光荣与梦想,也是哈尔滨人多年奋斗、恒心坚守的目标与追求。
哈尔滨市经过十年探索、三年攻坚,2015年跨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2017年蝉联全国文明城市殊荣。目前,全市正在积极争创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
“云”赏端午酝酿文明新风,志愿服务彰显冰城大爱,“文旅融合”点亮万家灯火……在哈尔滨,文明创建营造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良好道德风尚,凝聚起众志成城的强大精神力量,点燃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引擎。
崇德向善立冰城风骨,成风化人传城市精神。哈尔滨以创建为民的情怀、坚持不懈的努力、求真务实的作风,团结引领全市人民踏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新征程,全力打造城市文明“升级版”。
“云”赏端午酝酿文明新风
——疫情防控催生“文明升级版”
文明踏青,减少聚集;健康分餐,公用筷勺;传承文化,“云”赏端午……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冰城刚刚度过了一个别样的端午。虽然暂缺了往年的载歌载舞、万众狂欢,但却因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加持”,更显从容有序、安康祥和。
别样的端午,是冰城的“文明秀场”。从积极普及公筷公勺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到“云”赏端午传递民俗文化、家国情怀。文明,成为哈尔滨最动人的风景。
同一个传统节日,不同的祝福方式——既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又被赋予文明健康新内涵的“文明端午”辐射出冰城新时尚,构筑起文明城市的“升级版”。
6月2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云端赏端午,同心抗疫情”网络文艺联欢会在互联网上线直播,为今年的哈尔滨端午节再添新景致。
联欢会上,文艺工作者以诗词“颂”端午、美文“忆”端午、歌舞“秀”端午,让整场演出融传统文化、爱国情怀、城市风光、自然美景、诗情画意于一体。
网络联欢会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题向上的文艺节目,弘扬传统文化、激发爱国情感、致敬抗疫英雄、培育文明新风。在描绘“冰城夏都”风光旖旎城市美景的同时,向全球网友展示了哈尔滨的独特魅力。
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云”赏端午是哈尔滨传承中华文化、文明过端午的城市新风尚。市文明办联合哈尔滨日报等多家单位,发出“传承文明,云赏端午,文明健康,有你有我”倡议书,倡导市民以线上展演方式丰富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端午节期间,冰城市民以“云赏端午·传承文明”为主题,依托互联网,开展线上诗词赋“颂”端午,经典美文“忆”端午,多彩云艺“秀”端午,科普讲堂“育”端午,全媒推送“晒”端午等展演展示活动。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等志愿者和干部群众还居家录制朗诵、歌曲、舞蹈、书法、摄影、杂技等微视频,在线上云端感受文艺之美,领悟文化之韵。
在南岗区芦家街道,“‘云’端过端午,巧手做荷包”活动成为连接邻里亲情的纽带。居民们对着视频中“老师”的操作,穿针引线,有说有笑,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制作,把各自漂亮的香荷包通过手机视频镜头展示给大家……
不仅如此,在哈尔滨,不一样的端午还升腾出以“公筷”“分餐”为时尚的文明新规。
端午节前夕,市文明办发出“文明餐桌 公筷行动”倡议书,号召市民健康用餐,使用公筷公勺;安全用餐,倡导分餐制;节俭用餐,践行“光盘行动”;文明用餐,遵守社会公德;绿色用餐,树立环保理念。如今,这一理念已成为冰城市民居家外出饮食的新时尚。
让疫情防控下的端午节成为文明展示的窗口和文明进步的阶梯。哈尔滨以端午节为契机,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优势,广泛动员群众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发布垃圾分类动员令,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营造出良好社会环境。在政府号召下,市民主动参与“文明健康、有你有我”公益行动,自觉革除各种危害健康、污染环境的不文明、不卫生行为,树立讲文明、讲卫生、防疾病的良好习惯;积极推进“文明餐桌、公筷行动”、“垃圾分类”和爱国卫生运动,遵守社会公德,爱护花草树木,维护市容环境,争做文明守礼好市民;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提倡绿色环保出行,有序停放共享单车、拒绝酒后驾车,争做文明出行倡导者、引领者、实践者,以千千万万个干净整洁的“小环境”构建美丽和谐的社会“大环境”。
人人都是文明主体,处处都是文明舞台,时时都是文明检阅。“云”赏端午弘扬时代新风,展示出疫情防控下的文明城市新的精神风貌。
疫情防控下的文明端午展示出一座城市的文明新高度,是哈尔滨在“创城大考”中交出的一份出色答卷。
精细管理牵动城市“蝶变”
——老旧小区整改打造“家门口的公园”
“大杂院变成花园庭院,我看着就高兴,哪能不支持呢。”近日,家住香坊区和兴路65号林业总医院家属区的曲大娘主动拆掉自己经营了十多年的食杂店,“等建了绿地凉亭,咱老百姓就相当于住在了公园里,真得感谢政府呀。”
年近七旬的曲大娘在小区里建了一处几平方米的棚厦,开了一个食杂店。曲大娘在小区有威信,居民们都很尊敬她,看到她率先拆了棚厦,也都纷纷自拆了违建。
今年以来,哈尔滨以创城为牵动,持续加大城市拆违和老旧小区集中改造力度,让创城理念落实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成果,转化为百姓看得见的福利。
统计显示,哈市城区2000年以前建成的待改造小区,共有3000多万平方米,涉及近40万户居民。其中6个主城区开放式的老旧小区3400多个,占总数的67%,物业弃管、环境脏乱差的问题非常突出,群众呼声大,是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一个难题。
今年,哈尔滨下大力气计划改造老旧小区1500万平方米,共涉及居民23万户,这项工作的启动,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创城带来的幸福感。
香坊区亚麻小区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共有17栋居民楼。这些整齐排列的三层红砖楼为“三层起脊闷顶式”建筑,是典型的苏联社会主义民居式建筑风格。在改造中,香坊区提出修旧如旧,保留“历史记忆”。
“拆违和旧改不是一拆了之,对待这座有文化、有历史的‘古稀小区’,我们一定留住‘文化印记’。”香坊区和平路街道办事处主任刘长泽介绍说,“一座美丽的城市,一定会让人们能够想起童年、留住乡愁、品味生活。这是创城带给我们的理念飞跃。”
“现在没有鹅叫扰民了,我们睡觉也踏实了。”家住道外区太平大街平湖小区的李女士说,“这事和网格员一说,第二天就解决问题了。”
在创城中,道外区推出“网格党建”基层治理新模式,将全区划分为360个网格,实施精准化管理。“小网格”融入“微服务”,聚合“大民生”,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前不久,李女士的邻居在楼顶养了两只大鹅,叫声和气味影响邻里关系。居民们将烦心事发至网格群,“接单”的网格员立即协调,劝说饲养者为大鹅搬了“家”,及时化解了一场居民间的纠纷。
文明城市创建,既要靠建、更要靠管。哈尔滨在规范管理秩序上下功夫,走出了一条管理规范、秩序井然的文明提升之路,收获城市“蝶变”之美。
志愿服务彰显冰城大爱
——9万志愿大军构筑“防疫共同体”
飞雪连天,志愿者的身影最伟岸;寒风凛冽,志愿者的话语最温暖。从年初至今,哈尔滨市各级志愿者下沉到全市各街道各社区疫情防控一线,共同守护着这座城市。
在呼兰团区委物资分配处和萧乡街道紫月小区卡点,志愿者张洪波每天连续在两个不同岗位值勤,就连妻子和女儿也被他动员来当志愿者,一起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他说:“我要一直坚守到疫情防控结束,守好小区,守好自己的岗位!”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哈尔滨市针对疫情的实际情况,按照中央文明办、省文明办有关通知精神,动员号召广大志愿者积极行动,开展多种志愿服务。在此期间,全市参与志愿服务队总数3405支,志愿者人数93392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40余万人次。
“志愿者姐姐耐心细致地帮我辅导功课,不厌其烦地为我解答学习过程中的疑惑。”哈市香坊区一名小学生在感谢信中写道,“她的陪伴让我在抗疫一线的爸爸妈妈特别放心。感谢姐姐的帮助。”
抗疫期间,东北林业大学团委发起了“为战斗在抗疫第一线的工作人员子女开展线上辅导和陪伴教育”专项志愿行动,架起了“空中课堂”,400余名志愿者踊跃报名。
哈尔滨市还组织400余个服务队、5000余名志愿者,为医护人员家庭做好保障,跑腿代办、生活照料,将志愿者联系方式做成“暖心卡”送给家属方便联系。南岗区保健路街道联合物业为57户支援湖北一线家庭每户减免物业费1000元;道里区组建28支心理辅导志愿服务队、240名志愿者为一线医务人员、家属及学生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
有一分光,发一分热;献一份心,出一份力。省道德模范王晓明带领着无偿献血志愿者们从大年初二开始冲锋在无偿献血一线,目前已组织205名爱心人士及23名志愿者参与无偿献血,188人成功捐献机采血小板,采集308个治疗量;市身边好人邹艳玲带领志愿服务队,在平房区的站台、商店、社区等主要公共场所张贴哈尔滨市卫健委发放的防疫宣传海报,足迹遍及平房辖区内230余个地点。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我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的成效、发展的态势,得到了最真实的检验和最充分的体现。呈现出更加全民化、更加组织化、更加专业化、更加信息化的特点。”市文明办负责人说,“此次参与服务的志愿者队伍与过去的零星分散、临时突击不同,成建制、成规模已是主流,响应速度、动员水平大幅提升;不仅如此,抗疫中,一大批拥有不同专业技能的志愿者按需求配置资源、精准对接。这表明,我市志愿服务正由数量向质量迈进。”
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哈尔滨志愿服务活动步入制度化、常态化,涌现出多个知名志愿服务品牌。雷锋车队志愿者协会、“志愿服务星期六”项目、南岗区燎原街道文化家园社区等荣获全国志愿服务“四个一百”先进典型,成为文明城市创建的生力军。
“文旅融合”点亮万家灯火
——文明创建推动“夜游经济”
近日,新华大数据发布2020避暑城市榜单,哈尔滨位列全国十大避暑名城第六位,成为全球游客心中向往的避暑旅游城市。
城市魅力提升的背后,是哈尔滨以创城促进“文旅融合”的不懈努力。
8月7日,冰城夏都“文旅超市”开张。这是市文广旅游局为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复业、推进旅游市场复苏回暖推出的新措施,也是哈尔滨市打造“文明夜市经济”的给力之举。
啤酒、烧烤、夜景、松花江边的清凉、夜市排档的喧嚣……哈尔滨的迷人夏夜让中外游人为之倾倒。现在,只要逛一逛“文旅超市”,这些都可尽情享受。冰城夏都“文旅超市”为涉旅企业和市民、游客之间搭建产品、信息的对接平台,市民和游客可以面对面和70余家涉旅企业沟通最新旅游产品信息,现场购买特惠文旅产品。
近日出台的《哈尔滨市繁荣夜间经济实施方案》让“新夜幕下的哈尔滨”成为新的城市名片,打开冰城拉动旅游消费、展现城市文明的新窗口。
根据《方案》,哈市将打造“一带、双核、十片区”夜经济集聚区空间布局,培育“夜购”“夜游”“夜品”“夜娱”“夜赏”五大消费场景,推出“夜购星期五”“冰雪梦幻夜”“月美松花江”“啤酒狂欢季”“哈尔滨灯光节”五大主题活动。
此外,哈市还将实施亮化“点睛”、中央大街步行街改造、智慧城市管理、交通保障、平安之夜等五大环境优化工程,以科学的管理让“夜经济”点亮万家灯火、绽放文明之光。
“夜经济是哈尔滨城市文明的新亮点,也是文明创建的发力点。开启城市夜经济,要重点建设夜间美食品味、观光体验、艺术欣赏和时尚消费示范街区,不断激活夜游夜娱夜购市场,让美丽的哈尔滨之夜更加精彩。”市文明办负责人说,“通过充分挖掘夜间文旅经济,延伸产业链条,以消费需求为靶向全面释放文旅体融合发展潜能,加速走出疫情下的经济阴影区,让城市早日提振消费、恢复活力。”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创城中的哈尔滨越来越生机勃勃、美丽宜居,我们不仅充满期待,更充满自豪。”在道里区定居多年的福建籍居民杨先生说,“这是一座有颜值、有生活气息、幸福满满的城市。”
创城永远在路上,幸福奔跑无终点。在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跑道上,哈尔滨市民的幸福感正与城市文明同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