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冰城新闻
  • 交警部门曝光11台违停车辆
  • "清净美"先进集体表彰公示
  • 一图覆盖哈市风险点危险源
  • 男子锯断手指邻居火速救助
  • 10多户居民玻璃窗被打出洞
  • 小诊所种牙,三年歪了45度
  • 招聘刷单员收了押金就消失
  • 办不动产证到哪步网上可查
  • 压实创安责任 提升治理能力
    全市社会治理“强基工程”暨“平安哈尔滨”建设工作综述
    哈尔滨新闻网-哈尔滨日报2015-09-20 04:00
    分享到:

      去年以来,我市以社会治理“强基工程”为牵动,以“平安哈尔滨”建设为载体,以法治化治理体系、网格化责任管理体系、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等“三大体系”建设为重点,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重点工作的突破创新,切实解决影响我市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和基础性问题。国家统计局哈尔滨调查队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我市公众安全感达95.99%,较2013年提高2.49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群众创安知晓率、满意率、参与率分别为93.7%、97.4%、84.3%,较2013年分别提升14.6、2.7、15.1个百分点。

      以法治为引领,大力推动法治化治理体系建设

      法治是平安建设的重要保障。一年来,我市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按照“缩小政策单元”的要求,针对信访、公共安全等领域中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梳理需要修改、出台的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将工作任务细化至相关部门,及时提出立法建议。目前,正在制定和修改的地方性法规5件、政府规章6件,填补了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领域法律真空。我市加强立法调研和法治培训,着力提升法律法规实用性。针对我市群租房、日租房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隐患,深入开展相关立法调研,健全完善相关法规制度。针对涉法涉诉信访突出问题,组织政法部门联合调研,制定出台《关于依法惩治信访活动中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在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的同时,依法打击违法闹访等违法行为。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全市综治(平安建设)法治化治理体系的实施意见》等规定,进一步提升我市综治和平安建设法治化水平。举办全市领导干部“推进依法治国和建设法治哈尔滨”专题培训班,进一步提升各级领导干部法治建设能力和水平。此外,我市还做实做强“法律诊所”,畅通服务群众渠道。深化地校合作,与在哈10所高校联合,创建359家社区“法律诊所”,通过法律专家、在校法律学生第三方咨询疏导,累计为3万多名群众提供了法律服务,参与调解矛盾纠纷1381起,调处信访积案886件。同时,将“法律诊所”延伸拓展至医患纠纷调处领域,为医患双方提供法律咨询、调处矛盾等无偿服务,有效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目前,已在市儿童医院等29家医院挂牌服务,受理来访1012人次,依法调解各类医患纠纷57起,对确需法鉴等12起纠纷提供了法律援助,全市医患纠纷同比大幅下降62%。为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助推依法行政提高水平,2015年3月,市法学会将法律诊所模式延伸至区县“政府行政服务中心”,主动充当依法行政的顾问;目前,已有7个区县向政府行政服务中心派驻法律诊所。

      以问题为导向,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逐步建立

      不断深化平安建设就要从百姓身边不平安问题抓起。去年,我市大力推进老旧住宅小区治安防范设施升级改造,增强城乡居民区治安防控能力。通过实施专项行动,按照年度、分阶段、定区域,着力解决百姓身边治安防范薄弱难题,进一步加强基础防范设施建设。各区重点对1998年以前建成的无防范设施或防范设施薄弱的住宅小区实施治安防范设施升级改造;各区县(市)重点对乡镇住宅小区物防、技防及小区封闭实施整体改造。据统计,全市共升级改造小区(庭院)188个,安装维修单元电子防盗门5649余樘,安装监控探头(简易报警装置)6000余个,安装维修“平安灯”近1.5万盏。

      深入开展三项排查整治,从源头解决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遵循“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坚持问题导向,把矛盾纠纷、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及公共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作为基础性工作,瞄准百姓身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立足抓早抓小,持续开展全方位、滚动式的排查整治。

      2014年,全市矛盾纠纷化解率、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公共安全隐患整治率均达90%以上,有关部门及时发现和解决了一大批影响社会稳定、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的基础性、源头性、根本性突出问题,进一步夯实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基础。

      为完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我市印发《哈尔滨市天网工程视频监控系统补点补位二期建设实施方案》,加强平台扩容、补点补位、视频专网等三项建设,强化经费保障、运行管理、系统应用三个机制,形成“横向接入、纵向联网”新格局。截止目前,全市共新建、升级、改建公共部位智能监控设施520余个,实现城市出入口视频全封闭;动员社会单位新建公共区域点位3000余个,2.5万个社会监控资源接入天网平台,实现了实时调用。全市监控设施总量达25万余个,城区街路视频监控覆盖率达80%以上,居民区重点部位达90%,重点目标区域实现全覆盖。积极构筑群防群治人防格局,结合哈尔滨的区域特点和治安形势,有效编织“军警民大巡逻、巡逻辅警巡控、驻区巡控、重点目标巡控、城市外围防线、空中巡控”六张网络。深入开展打黑除恶、命案攻坚以及打击“两抢一盗”、电信诈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专项行动,全面提升整体打击能力。

      强化流动人口及特殊人群管理,着力加强公共服务管理水平。积极推进“因城施策、一城一策”户改政策,做好流动人口“暂改居”立项、准备等工作。组织开展入户核查工作,核查登记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实行分级列管和动态管控。对有明显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刑满释放人员和“三无”人员,实行“必接必送”;重点帮教对象接回率达100%。组织开展县级地区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督导检查,将重点青少年群体管理纳入基层综治工作体系。市综治委制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的通知》,全面加强易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服务管理,2015年全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致死案件控制目标较上年减少50%以上。

      以落实责任为抓手,构建网格化责任管理体系

      去年,我市把完善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作为落实平安建设管理责任的重要抓手,着力解决综治和平安建设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将综治和平安建设责任组网分格,压平压实各层面综治创安责任。同步推进网格化和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便民服务水平。坚持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信息化支撑为方向,做到源头预防与动态处置相结合。一方面,合理设置、织密网格7577个,将辖区内人、地、物、情、事、组织全部纳入网格,实现网格“户籍人口”向“实有人口”管理转变,积极构建主动化、差别化、多元化便民服务。整合下沉社区网格员队伍,提高社区干部工资待遇,确保信息采集及时、动态调处及时。同时,压实综治创安网格化责任,培植南岗区“六联一创”网格化责任管理体系工作模式等先进典型。另一方面,大力加强综治信息化建设,依托云计算优势,采取“市、区县(市)两级平台同步推进,后台运维服务外包”的建设模式,积极推进全市综治信息化平台建设。目前,《哈尔滨市综治信息化平台建设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组论证,进入招投标和实际建设环节。同时,以道里区、平房区、香坊区为试点,逐步推广“智慧城区、智能社区”建设,为构建全市四级综治信息化网络奠定坚实基础。

      着力推行“两种模式”,完善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针对社会结构由“单位人”转变为“社区人”的实际,把社区、村作为社会治理的着力点和基石。在城区,推行中心社区综合服务管理模式。通过财政投入、规划配建、资产整合等形式,累计建成千米以上中心社区124个。同时,将各项服务管理资源整合进社区,构建起以中心社区为主、周边社区为辅的“大社区”模式,提高了社区服务联系群众的承载力和吸附力。在农村,推行“1+3+N”综合服务管理模式,累计推广率达到85%以上。通过加强村两委建设,建立完善经济合作社、农民工会、便民服务站和多种农村社会组织,发挥党组织的引领、凝聚作用,发挥多种组织的共治作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积极参与纠纷调处、治安维护,进一步夯实农村平安建设基础。

      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平安创建,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事务、维护公共利益、救助困难群众的作用,把政府的社会治理政策传递到群众中去,有效沟通、反映群众诉求,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引导社会组织依规、有序承接政府委托的矛盾纠纷调解、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社会治安防控等综治和平安建设的有关任务,目前,全市发展各类社会组织6845个。道里区积极推进百个社会组织进驻百个社区的 “双百工程”,通过政府引导,财政扶持,引导社会组织与百姓需求进一步接轨,打造社会组织为百姓服务的10分钟服务圈。目前,已有文化、教育、民政等7大类1000余家社会组织进驻到各社区,平均每个社区有10个以上社会组织提供服务。

      推进街乡(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建设,完善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问题链条。以有效满足群众需求、解决群众诉求为出发点,在全市创新建立乡(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依托综治维稳平台优势,整合乡(镇)部门资源,实行“一站式、开放式、集约式”办公,有效破解基层服务管理资源缺乏深度整合的难题。市委、市政府将中心建设纳入社会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力争到2015年底,全市乡(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

      深化行业系统创建,深入推进群众性创安活动。在全市组织开展以平安校园、医院、景区、工地、金融网点、市场(商场)、交通、企业八大系统创建为核心的系列创建活动,进一步组织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平安创建,不断拓宽平安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以平安建设宣传年活动为契机,在全市组织开展“百家平安示范单位”评选活动,近2万群众参与评选,进一步增强群众创安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

      以创新为牵动,确保综治创安措施落到实处

      强化组织领导,实行立项推进。2015年3月,市综治委召开第一次全体委员(扩大)会议,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综治委主任陈海波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围绕“三个体系”建设就年度综治创安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会议印发《2015年全市综治(平安建设)工作要点》,市委、市政府与区县(市)、市直成员单位签订《责任状》。在制定地区、部门年度《责任状》工作中,首次增加《重点建设任务项目书》,明晰建设指标,界定时间节点,压实领导责任。根据“折子工程”立项推进的要求,确定了年度综治和平安建设15项重点建设项目,逐一落实牵头部门、责任单位。

      组织举办平安文化节系列活动,根植平安文化理念。以举办第二届哈尔滨市平安建设文化节为牵动,组织开展“综治暨平安建设宣传年”活动,通过举办文化节徒步走及自行车巡游、文艺作品巡展、平安文化论坛、防范常识讲座、见义勇为先进事迹报告会、征集“平安好歌曲”、研发动漫宣传片等系列活动,整合综治资源、凝聚民心民力,根植平安文化理念、打造平安文化品牌,激发人民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浓厚的平安文化氛围;目前,全市累计举办各类群众文艺演出近50场,参与群众100余万人。

      加强综治宣传常态化建设,筑牢平安创建群众基础。加强与东北网、哈尔滨政法网、哈尔滨政府网等媒体的合作,有针对性发布综治创安信息、温馨提示、公益宣传,拓展信息发布平台和渠道;与哈尔滨925交通广播合作,开设“平安之声”专栏,每天固定6个黄金时段播出综治创安公益广告,每周五早高峰时段采取访谈形式,邀请相关部门及地区负责人走进直播间,就群众关心关注的行业系统创建、非法集资处置、校园安全、重症精神病人服务等话题进行交流互动,目前已播出节目10期。坚持集中宣传和经常性宣传相结合,广泛开展平安宣传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单位等“五进”活动,提高了平安建设群众知晓率、参与率。

      评论:风正扬帆正当时

     

    稿源: 哈尔滨新闻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 本报记者 )
    编辑: 周鹤年
    转播到腾讯微博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哈尔滨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艾滋病检测将纳入哈市婚检必检项目
  • 2016年哈市人均期望寿命78.21岁
  • 市民千条妙计破解校园周边停车难
  • 今起防洪通道可直行前往友谊西路
  • 宽进严管,落户松北迈入“新时代”
  • 白色大众撞死过道老太 家属悬赏万元寻找
  • 1月份哈市新房价格上涨2.1%
  • 第六届太阳岛春龙节27日启幕
  •  
  •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
  • 李克强总理为何力推医保“全覆盖”?
  • 国务院印发"十三五"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 一批新规3月起实施:长途汽车票实行实名
  • 不涨了!国内成品油调价迎来2017年首次搁浅
  • 我国2016年减贫1240万人 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 七省份再出重拳治霾:假停工真生产须零容忍
  • 韩国特别检察组认定总统朴槿惠为涉腐嫌疑人
  • “东南饼家”绿豆饼霉菌超标
  • “展杯”军工白“皇宫”蜂蜜等抽检不合格
  • “鸿富利”黄花什锦等11批次食品不合格
  • “野之元”野生松子油等5批次食品不合格
  • “天昕”老汤干豆腐等4批次食品不合格
  • 打12315举报餐饮企业模糊标价
  • 拨12331举报无标志散装白酒
  •  
     

    版权所有:哈尔滨新闻网 Copyright 2011-2015 www.my3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经营许可证编号:黑B2-20060663 黑ICP010010-2

    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复制 Email:web@my3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