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来自龙江的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傅道彬在今年两会上提交的是《关于开工建设高铁牡丹江至敦化段项目的提案》。表面上看,这个提案与他的黑龙江省文联主席身份无关,实际上,这正是他调研龙江旅游经济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尤其是文化领域,不能提‘太宏观’的建议。”昨天,傅道彬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作为新委员,我认为从具体问题入手,提交具有实际操作性的提案,更有意义。今年两会后,我要对龙江文化产业现状做更深入扎实的调研,未来几年,争取为咱龙江文化多提切实可行的提案。”
本报记者:我很好奇一个新委员视角中的全国两会是什么样子?
傅道彬委员:我这些天在很多场合一直不遗余力地刷我们的存在感。在两会这个平台上,首先你得让人对黑龙江产生好奇。我们在经济发展中遇到了一些困境,发展速度相比其他省份略慢了些,但这个“慢”仍然是在很多省份前面的,可有些人不知道,认为黑龙江就是“落后”“贫穷”。所以我讲的最多的是黑龙江的发展和繁荣。我告诉他们,龙江人是有朝气蓬勃的气质和信心的。
本报记者:我们观察发现很多旅游城市的文创产业做得特别好,年轻、时尚,并且懂得如何利用互联网经济把年轻的“城市面孔”推送给全国。您觉得如何把朝气的哈尔滨推送给全国的年轻人?
傅道彬委员:我在日本北海道考察时有件事感触很深。我参观过一个小画展,有多小呢?就是几个人肩扛手提带着画来。当时想,这能有多少人看呢,结果发现每天都有观众络绎不绝来参观。哈尔滨很多画展做那么大,但有些未必得到特别大关注。我震惊于日本当地“艺术人口”之多。人口是一个词,艺术人口是另一个概念。哈尔滨要想发展自己的文化,首先要在城市里培养更多在艺术审美上更“合适”的观赏者。哈尔滨文创产业正在起步,你问如何把它推出去,其实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如何培养一批对哈尔滨有认同感的青年人才,只有他们,带着对地方文明的自信,对哈尔滨文化资源充分挖掘,才能把哈尔滨的“艺术人口”快速培养起来,然后我们才能谈向全国如何推送。
本报记者:您作为省文联主席如何跟别人讲哈尔滨?
傅道彬委员:肯定不是狗皮帽子和东北话。现在一提哈尔滨,外地年轻人都说“你们冬天是不是戴狗皮帽子呀”,一个外地人看东北的第一眼认识,成为程式化的东西。我们很多文艺作品,包括话剧和戏曲,也用这些粗犷的符号来象征东北文化。这是一个特色,但绝对不是全部特色,更不是根本特色。哈尔滨城市文明现代化过程在全国是领先的,对城市文明气质的接受也是走在前列的。很多城市的建设是从聚落到乡村,从乡村发展成一个大的城市,但哈尔滨一诞生就是城市,一诞生就有城市气质。哈尔滨年轻人对新鲜事物接受速度是很快的,浪漫、多情、美好、深沉、细腻的东北人气质,都还没有表现出来啊。我们不能把民族的、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当作封闭的东西,而要敢于把哈尔滨文化放在世界格局中去,剔除不适应现代化的部分,充分吸纳不同文化元素,同时刺激我们的挖掘力和创造力。
本报记者:作为古诗词专家,您如何看待现在综艺节目的古诗词霸屏?
傅道彬委员:短缺意味着需要,说明我们和传统告别的时间太长了,在浮躁的东西让我们觉得没有根的时候,突然发现了“根”,于是产生了一种巨大的热情。我认为文学的学术研究需要感动,尽管这些节目只是一个初步的感动,但我们还是需要这种感动。这也要求文化工作者有更好的文学创作,创作更好的作品滋养人们的心灵。哈尔滨旅游文化也是一样,需要找到令人感动的更多文化元素,比如中央大街和中华巴洛克,可能并不是我们最好的建筑,但充满历史的建筑与心怀历史感的市民结合,令人产生了回忆、期待、想象的美好冲动。
本报记者:会不会很多时候也为龙江文化发展速度有些“捉急”?
傅道彬委员:你有一包糖和一杯水,这不叫糖水,只有把这包糖扔到水里直到融化,才是糖水。我们一定要容忍文化有一个漫长、持续、浸润的过程。习总书记谈到文化自信,这一点对龙江人尤其重要。文化自信不仅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五千年传统文明的自信,也是对我们地方文明的自信。俄苏文化、欧陆文化,使哈尔滨有城市特色和鲜明文化特色,包括建筑。所有到哈尔滨的人都谈哈尔滨建筑,跟全国其他城市都不一样。它就有一个浸润的过程,从而形成鲜明符号。文化同样是急不得的事,文化“化”了才是文化,否则就是文而不化。文化需要慢,慢才能浸润,浸润才有力量,浸润才持久,疾风暴雨的东西转瞬即逝,润物细无声的东西才持久、才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