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19年黑龙江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2019年我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省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3.3%,同比升高0.2个百分点;62个国考断面Ⅰ~Ⅲ类水体比例达到66.1%,同比升高16.1个百分点;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优良,优先保护类占比达到96.65%。去年,我省成功消除阿什河、倭肯河、梧桐河劣V类水体、完成退耕还湿6.9万亩。
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我省深化燃煤污染管控,强化工业污染治理,持续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监督,淘汰燃煤小锅炉,淘汰老旧车,查处整改成品油市场,加快煤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整治“散乱污”企业,加强机动车环保达标核查。实行“全域全时段全面”秸秆露天禁烧,开展有效解决秸秆露天焚烧督查,督查一至四级网格1万余个,秸秆禁烧取得决定性胜利;坚持以禁促用,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
水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开展水质不达标流域专项执法检查和入河排污口排查,成功消除阿什河、倭肯河、梧桐河劣V类水体。坚持“百姓水缸不能脏”,有效保护水源地,划分调整407个水源保护区,完成17个市级和26处县(区)级水源地问题整改整治,推进水源水质达标替代工程,累计完成40个黑臭水体治理。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7.6万吨/日,新建改造排水管网571公里。
土壤环境质量不断优化。全面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完成全省1.9亿亩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和20%县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有效加强风险管控。
农村环境整治初见成效。完成300个建制村环境整治任务,统筹推进农村垃圾、厕所、污水革命建设,农村改厕13.25万户;启动实施45个水源地保护区内村屯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工程。加大畜禽污染防治力度,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75%,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85%。
生态安全有效保障。完成营造林11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7.23%;落实草原禁牧制度,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77.6%。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区强化监督专项行动,组织排查违法违规行为。完成退耕还湿6.9万亩;启动实施黑瞎子岛保护区湿地保护工程,投资3857万元推进界江界河沿岸水土保持工程;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建设,小兴安岭—三江平原项目被纳入国家第三批试点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