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是“中国房颤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房颤,预防卒中”,以提醒公众重视房颤,了解其可能带来的卒中风险,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规范抗凝。“中国房颤日”宣传活动将以“中国房颤中心”项目为依托,由中国房颤中心联盟、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拜耳公司共同发起,22个省份的房颤中心响应联动。黑龙江省的“中国房颤日”落地活动由黑龙江省房颤中心联盟牵头,主要采用线上模式。 记者采访到了哈医大二院心内科副主任李述峰教授,为大家讲述房颤的预防与治疗。
“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患者卒中发病率是无房颤患者的5倍,房颤所致脑卒中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高复发率的特点。”李述峰教授说,房颤会导致心脏内血流速度减慢,使得血液在左心房左心耳部位滞留,形成血栓。血栓一旦脱落,就可能随血流进入动脉,引发血栓栓塞事件,血栓块进入脑,就会导致卒中。
李述峰教授说:“房颤可防可治,目前治疗房颤的方法主要有导管射频消融、冷冻消融、左心耳封堵、生理性起搏、外科手术等。在所有治疗手段中,最基础性同时也是最关键的就是抗凝治疗,抗凝目的在于预防脑卒中的发生。目前临床推荐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无需监测,与其他药物或者食物相互作用少,能显著降低卒中风险。”
李述峰教授提醒,房颤临床表现不一,常见症状表现有心慌、乏力、漏搏感、头晕等,严重一些的可有气短、心前区疼痛或者压迫感,甚至晕厥等。房颤的病因复杂,像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是常见原因,容易被忽略的还有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等,一些诱因如肺感染、饮酒等因素也会引起房颤。房颤主要通过心电图来诊断。房颤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大而逐年增高,建议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查1-2次心电图作为常规检查,以便能提早发现房颤,及时治疗。
李述峰教授介绍,“中国房颤中心”项目于2016年启动伊始,我省就积极参与,哈医大二院是黑龙江省首家通过国家房颤中心认证的单位及首家示范基地。房颤中心最大限度的整合了医院多学科资源,从房颤早期筛查、卒中精准预防、节律规范治疗、房颤综合管理等四大板块建设入手,全面优化房颤管理,持续提高房颤诊疗技术,院内房颤患者规范治疗比例提升40%(达到90%以上),哈医大二院心内科是全国第一批开展房颤射频消融治疗的中心,第一批开展房颤冷消融,全面应用各种先进技术综合治疗房颤:最先开展房颤的生理性起搏、并且独立完成了省内首家一站式房颤手术,以及成熟的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