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子女在祭扫烈士墓。
老兵子女们的合影。
青山延绵,绿水长流……时隔半个多世纪,一群当初还是乳臭未干的娃娃,在两鬓斑白的今天,组团扎进广西的村屯、大山中,踏寻父辈们当年的战斗足迹。
他们是来自152师的后代,年龄均超过六旬。他们来自广西、湖南、广东等地,也有由本报寻找、在广西宾阳长眠的董文烈士的孙子、家住五常的董金城、董春宇兄弟,共近70人。18日至24日,他们相聚在广西,重走当年父辈剿匪路,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哈尔滨日报记者作为家乡人代表参与活动。
152师后代70人聚广西
“今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也是152师组建70周年。为了缅怀先辈的丰功伟绩,我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152师后代、活动组织者白玉芳介绍。
19日,大家来到广西军区参观军史馆。在解放战争中,“广西剿匪”占据了广西军史的浓重一笔。
据记载,“广西剿匪”分为“镇压暴乱,分兵进剿”“集中兵力,重点进剿”“清匪反霸,根除匪患”三个阶段。152师地处自治区府所在地,以南宁及周边的宾阳、武鸣、百色、上林等地为主战场,与土匪展开战斗。毛主席曾14次电文指导152师剿匪。
特意从湖南赶到广西的钟旭的父亲钟生栋曾任152师455团团长。当年,钟生栋随罗荣桓从山东来到黑龙江组建部队。他在向子女回忆时说,东北人报名参军特别踊跃,不到一个春天,就集结了拥有近万人的部队,其中95%以上都是哈尔滨及周边县的年轻人。哈尔滨小伙训练十分刻苦,在战斗中更是英勇顽强。老人十分珍惜那段战斗友谊。
在英烈墙上看到战友的名字
从武器装备,到部队沿革;从战事回放,到英烈名录……“兵二代”们一边看一边回忆,眼前一幕幕历史,仿佛就是自己的过去事。
突然,63岁的闻邕江站在英烈墙前面不动了,眼泪夺眶而出,口中喃喃自语:“英瑞,我想你。”
墙上英烈的名字叫梁英瑞,曾是闻邕江在“喷火连”的战友,他们一起共同生活了三年。1979年,梁英瑞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托起炸药包炸毁了敌人的碉堡,英勇牺牲。
“临来时,自己就想能不能看到战友。谁知刚走到英烈墙前,战友的名字就在数以百计的名单中跳了出来……”闻邕江说。
在152师后代中,不少人都有过参军的经历,很多家庭中几个孩子都是军人。原152师师长余勋光的儿子、65岁的余安平说,听着战斗故事长大,又在部队里锻炼,我们身上一直流淌着军人的热血与东北人的激情。
活动中,“兵二代”将集体创作的152师师史——《军旗飘过万水千山》一书赠送给广西军史馆收藏。
烈士墓旁立上“缅怀记恩碑”
20日,152师后代来到武鸣锣圩镇旧圩村村口,烈士谷振忠和刘芬就葬在这里。听说152师后代来祭扫,护墓68年的潘家人早已等候在墓前。
潘家与这座烈士墓的缘分,本报在去年进行过大篇幅报道,并帮助找到了谷振忠烈士的亲属。
1950年,152师驻扎在旧圩村附近,谷振忠、刘芬两位战士和潘家相处得非常好,两位烈士在剿匪中牺牲,是潘家将他们的遗体抬回来,安葬在旧圩村旁。68年来,潘家把两位烈士当成自家人,逢年过节扫墓祭祖都忘不了这座烈士墓。去年,本报记者找到谷振忠烈士在宾县的后人,一起到广西扫墓认亲。
此次,再到烈士墓前。152师的后代在墓旁立了块“缅怀记恩碑”,上面记录了这段故事。
登上湴岩山,寻访董文烈士牺牲地
湴岩山位于广西宾阳县郊,是喀斯特地貌区。在这片山区的森林中,69年前,来自哈尔滨五常的董文倒在这里。董文当时是连副指导员,在一场剿匪战斗过后,董文指挥战士打扫战场,遭遇“黑枪”,不幸牺牲。
21日,“兵二代”重返当年战场,董文的孙子董金成、董春宇站在林间眼含热泪,这里已没有当年的痕迹。“爷爷,我们来看您了。如今祖国繁荣强盛,您可以瞑目了……”董金成在林间诉说着。
“感谢哈尔滨日报的寻亲行动,让我们这些烈士后代找到了亲人。”董春宇说。2016年,本报了解到在广西宾阳中山公园埋葬着一位在广西剿匪战斗中牺牲的烈士董文,当地居民十分敬仰,却一直没有家人前来祭扫。本报记者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董文烈士的儿子,并促成到广西祭扫。
当天,“兵二代”还来到大桥镇剿匪指挥部旧址参观。这里曾是父辈们战斗、工作过的地方,每个房间、每个角落大家都一一瞻仰。
88岁老兵发来视频讲述当年战事
活动中,常红的父亲常玉林在广西河池市发来视频,向“兵二代”们讲述战斗故事。
常玉林88岁,是尚志人。作为家中的独生子,他是偷偷报名参军的,后来也得到了父亲的支持。常玉林回忆,从哈尔滨一路打到广西,经历大小战斗百余场,属广西剿匪最惨烈。有一次,他们排要渡河打土匪,却被对岸的土匪偷袭了,一个排的人只能从桥上跳到水里,即使这样,也伤亡过半,河水都染红了。战士们急了,冲过河岸,将所有土匪全部歼灭。
常老也有几次和死神擦肩而过。在辽沈战役时,敌人的子弹擦着耳后的头皮掠过。“当时只觉得耳后一热,以为自己中弹了,回手一摸,头发都掉下来,头皮却没破。”常老说自己命大。还有一次,在剿匪时,自己和排长等五六个人围在一起商量战事,突然敌人一发迫击炮弹落在大家中间。“是臭弹,没有炸。大家相互看着,都捡了一条命。”常老讲述的经历,“兵二代”们听得津津有味。
本报寻亲两年,找到8位英烈亲人
从2016年本报找到董文烈士的家属后,专门开辟了“为英烈寻找亲人”专栏,为上百位埋葬在广西的冰城籍烈士寻找亲人。
截至目前,已为董文、谷振忠、母连才、蔡富有、吴臣、张兴本等8位英烈寻找到亲人。
152师后代白玉芳说,这是152师后代第三次到广西举行大型祭扫活动。几年来,先后发现武鸣锣圩烈士亭、宾阳剿匪烈士墓、崇左烈士陵园等12个烈士纪念碑和纪念墓。上面记载着不少来自冰城152师的英烈名字。本报将继续为英烈寻找亲人,让逝者安息,让亲人无憾。
接下来几天,152师后代还将到宾阳县中山公园、上林、大明山等地,举行重走剿匪战斗路、纪念英烈等活动。
冰城雄师——
152师
1948年1月,东北军区决定由松江军区组建独立第7师。师长为开国少将罗华生,下辖直属队和3个团,编师后战斗兵员共计9904人,由哈尔滨地区的双城、五常、阿城、宾县、尚志、延寿、方正、呼兰、巴彦、木兰、通河等县地方部队的战斗兵员组成,是一支响当当的冰城劲旅。
同年10月25日,东北野战军将该师划入二纵(39军)序列,改名为152师,辖第454团、第455团、第456团。
此后,152师挥师南下,加入到解放全中国的行列中,先后参加了解放长春、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衡宝战役、广西剿匪等战役。
据统计,到了广西剿匪后,全师有近一半的指战员牺牲,尤其在广西剿匪战斗中,身在明处的解放军伤亡很大,不少英烈被就地掩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