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为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2016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部分省市对口合作,其中哈尔滨市和深圳市对口合作。
哈尔滨与深圳,一南一北,遥相呼应。一个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一个是对俄合作的“桥头堡”;一个是创新活力之都,一个是旅游文化名城。两地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尤其作为特区的深圳,已实现从“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的历史跨越,创造并积累了许多好经验、好做法。与深圳合作、向特区学习,为正走在振兴发展道路上的哈尔滨提供了重大机遇。哈尔滨高度重视深哈合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赴深与深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座谈交流、对接考察,共 同议定重大合作事项、细化落实合作重点工作,建立全方位对接合作关系。今后三年,哈尔滨将派出6批干部赴深圳挂职学习,亲身感受“深圳态度”、“深圳速度”和“深圳精神”,力争将“深圳经验”转化为“冰城实践”。
宣传开道、舆论先行。为进一步推动实施深哈对口合作战略,在两市市委宣传部的主导下,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与深圳报业集团对口合作,共同推出全媒体联合行动,全方位持续聚焦深哈两地合作,助推两市实现优势互补、资源有效对接,组织开展“冰城鹏城万里行”联合采访、“问道深圳·寻机冰城”深哈合作发展论坛、“深商龙江行”投资对接会等一系列活动。
本报今起推出“‘新时代 新合作新征程’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深哈合作大型全媒体联合行动·冰城鹏城万里行”专栏,对深哈两地创新发展、合作共赢的火热实践、宝贵经验、发展优势、资源禀赋等进行全方位立体呈现,为全市新一轮思想解放、振兴发展提供思路和借鉴,为哈尔滨大发展、快发展助力加油。
从诞生那天起,特区深圳即在用发展为全球经济版图上盛开奇迹之花做着生动注解。
从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到国际大都市,再到中国创新之都、全球创客天堂……深圳发展奇迹的背后是一套逻辑体系,即独特的深圳精神、深圳理念——这是驱动这朵“奇迹之花”持续绽放的软件系统。
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我们梳理深圳发展历程来解析出深圳精神的程序代码,试图为哈尔滨的加速发展提供另一种有价值的参考程序……
效能革命 时代口号在分配改革中落地生根
效率低、平均主义、大锅饭……特区诞生前,计划经济的弊端同样也在深圳根深蒂固。1981年,在深圳蛇口工业区,一条“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宣告了新时代的来临,其所蕴含的精神力量成为深圳精神的逻辑原点。
这句标语,从诞生之日就引发各种争议,它多次竖起后又被拆下。最终,它还是成为改革开放之初,深圳社会开启高速发展的时代宣言。
深圳社科院副院长王为理介绍,让这句后来响彻全国的时代口号落地生根,深圳最初是通过改革分配制度来实现的。
1979年8月,深圳蛇口工业区首项工程蛇口港建设过程中,工人收入主要靠死工资,奖金仅是辅助,工人自然干劲不高,每人每天仅运泥20至30车。为提高工作效率,蛇口工业区决定实行定额超产奖励制度。工人完成定额工作量的基础上,超额部分给予丰厚奖金。改革后,工人积极性高涨,每人每个工作日能够运泥80到90车,工程施工速度大幅提升。此后,蛇口工业区先后在蛇口港码头、华益铝厂、华美钢厂、南海油田基地码头等工程项目中实行各种奖励办法。
振聋发聩的时代口号就是在这样的实践中迅速普及。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正是在这样的精神内核感召下萌生的。
以质取胜 新的发展理念打破要素成本制约
最初20多年里,深圳的GDP年均增速超过20%,创造了经济发展史的奇迹。新的经济格局下,深圳驱动城市发展的软件程序也开始升级——“质量第一”的发展理念开始融入城市精神血脉。
“以质取胜的背后逻辑是,在生产要素比较优势下降的现实面前,我们要去追求质量型的增长来打破这些要素成本的制约。”深圳社科院副院长王为理说,高质量发展意味着从贴牌到品牌、意味着创新驱动的新兴产业、新的商业模式、新的时代机遇……
为了让以质取胜的理念融入城市发展的血脉中,深圳首先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上下功夫。
早在2010年,深圳就印发了《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定》,率先提出打造“深圳质量”,推进标准、质量、品牌、信誉城市发展路径。5年后,深圳政府又以1号文件发布《关于打造深圳标准构建质量发展新优势的指导意见》及行动计划,提出了一条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低碳的质量型发展新路。2017年7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质量条例》实施,这是我国针对宏观质量管理的首部法规,它的实行标志着深圳质量建设从此有了法律保障。
深圳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战略性措施,让“质量优先”的理念内化为新时代的城市发展理念。同时,深圳是全国最早开展市长质量奖评比的城市。
在具体操作层面,深圳通过选择性招商,过滤掉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和低端贴牌制造企业,为科技、金融等新兴战略性产业腾挪发展空间。与之相对应的是,深圳产业发展开始逐渐从低端加工贸易向自主品牌的高新技术转型,曾经的以山寨手机、贴牌产品而闻名的深圳,涌现了华为、腾讯等一大批科技巨头。
开放包容 万众移民在机会平权下逐梦深圳
深圳人口近1400万,本地原住民不到30万,95%以上人口是新移民。在中国一些城市,或多或少存在着一条本地与外来人口之间的鄙视链。但在深圳人眼里,根本就没有“外地人”这个概念。这就形成了深圳开放与包容城市精神的基础。
从更深层面去解读深圳的开放与包容,人们看到的是机会均等的理念深植于每一个深圳人的心中。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这句名言似乎是深圳精神最真实的写照:来自贵州的任正非曾在艰苦的环境中长大,吃得苦中苦的他43岁创业终在深圳成就了今天的华为霸业;曾在香港打工,从社会最底层做起的王卫来深圳后,用顺丰这个名字重新定义物流行业……英雄不问出处,来这就是深圳人,努力就会有收获。
1985年,广东吴川农村一位叫陈华的少年,揣着85元来到深圳工地打工,那时他每个月收入是50元。仅仅10年后,曾经的农民工陈华创立了一家名为京基的公司。2005年是陈华来到深圳的第20个年头,此时他的名字赫然出现在当年中国胡润百富名人榜上,上榜资产为20亿元人民币。20年的时间,他的资产增长了20亿元……这就是深圳人缔造的财富神话。
“对于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人而言,深圳的开放与包容意味着去地域化的平等理念,意味着机遇面前人人平等。”王为理说。
宽容失败 鼓励试错才能激发城市创新基因
深圳还衍生出另一种城市精神特质——对失败的包容。作为创新之都,创新精神早已融入深圳城市血脉。创新的本质是试错的过程,成就深圳创新之都的正是宽容失败的城市理念。而这种城市精神特质是通过市场化、制度化的方式实现的。
在政策制度层面上,政府通过顶层设计与制度安排让宽容失败的城市特质落地生根。
2006年,深圳出台的《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创新促进条例》中明确规定,改革创新未达到预期效果,只要程序符合规定,个人和所在单位没有牟取私利,未损害公众利益,可予免责。同样在2006年,深圳市委、深圳市政府出台《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提出探索建立创新失败保障机制。
在市场层面上,宽容失败的城市特质更是渗入城市发展的骨髓之中。
在深圳大大小小的风险投资机构、天使投资人、创业基金不计其数。“从本质上说,这些风险投资机构是深圳创业创新容错机制的最好体现。”南方科技大学党组副书记、深大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李凤亮认为。
来自天南海北的移民来到深圳后,在人人平等的机遇面前为理想而奋斗,在宽容失败的城市特质之下,无后顾之忧地放手拼搏……这就是深圳给每一个来到这片土地上的追梦人打造的最完美的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