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民线上联系线下聚餐。
团购冰糕。
“以前住进新小区,邻居间互不认识。没想到通过微信群,业主们越来越亲密,见面一说微信名,都是熟人。”小新(网名)在单位是个“不起眼”的小文员,可是在小区里,他却是“名人”,他是小区业主群的群主,业主群出门拼车,买菜拼购,育娃拼团已成为常态。
新晚报记者走访多个社区发现,邻里共享的“群生活”五花八门,养娃、养宠物、健身、团购、互助……邻里快乐共享,社区“群生活”让大家找到了集体。
社区“育子联盟”
组团看娃
新型的邻里,靠手机微信群建立共享生活方式,“拼”出了“育子联盟”,解决了很多家庭的实际问题。
家住泰海花园小区的汪芸,家里孩子4岁了。她说,怀孕产检时结识了两位邻居,孩子出生到现在,三家组团上早教课,结伴自驾游去过长春、大连、珠海、上海……三个孩子的生日也相近,生日都一起过。虽然几次想换个大点的房子,可是又舍不得邻居,现在三家商量着一起换房子,还住一个小区。
汪芸和邻居的“拼”孩子模式,是因孩子产生的新型邻里关系,这在社区里越来越常见,而且队伍在不断壮大。
“以前,两个孩子住在同一个小区,幼儿园放学没地方去,邻居就和我商量,把他家孩子放我家,两家轮流接送……”南岗区汉祥家园小区的赵俊飞说,“从幼儿园到上小学,我们两家一直轮流接送,孩子下午放学时间早,我们两家谁也不能保证一定有空接,这样轮流接孩子解决了大问题。”
赵俊飞和邻居因为孩子“拼”成了牢固同盟。有时候,赵俊飞准备好两个孩子的晚餐,吃完饭、做完作业再把邻居孩子送回去。两个孩子相伴成长,一点儿也不孤单。后来,小区里又有孩子加入“育子联盟”,家长们轮班接送。赵俊飞的车库被改造成了“自习室”,每天由一位家长把孩子们带到“自习室”,照看着写作业,解决了好几家的接孩子难题。
记者手记
原本是为了解决接孩子的问题,结果加深了邻里情,现在“育子联盟”的邻居家庭经常AA制互动,一起吃晚饭、郊游,大人谈事业、聊生活,谈培养、陪伴孩子的心得;孩子们有了小伙伴,相互影响着,视野都开阔不少。
老人们“拼”团
比逛早市还勤
“亲们,团购的手抓饼、洗衣液、调料、牙膏都到货了,到楼下便利店取吧。”河松小区团购群很热闹,“团长”(便利店主)在群里发布团购信息、到货信息,参加团购的小区居民热烈响应。居民宋大爷到楼下仓买买瓶醋,“试”吃了店主网购的苹果,就说:“前几天出门了,没参加这次团购,这苹果真甜,比早市还便宜,下次啥时候团购喊我一声。”现在,这个小区里的老人爱上了“拼”团,比逛早、夜市还勤。
“我除了买水果、生鲜,生活用品也在小区团购,牙膏、毛巾、浴巾,价格、质量啥的都不用我操心,就跟着邻居买,但我一般要‘货到付款’。”家住鼎园明府的宋女士告诉记者,现在她去逛早市都不带小车了。
与宋女士一样,运华广场小区居民朱女士家的水果基本成箱团购,“拼团享受折扣价,在小区旁边的便利店取货,物美价廉。”现在小区业主群里正“拼”着买刀鱼、冻虾,热心业主带着相机先去批发市场问价、砍价,拍片回来发群里。两位男业主自驾车去帮大家搬回来。为保证采购价格、流程公开透明,业主们制作了明细清单,公布账目。
朱女士说,这些年,她在小区里团购过空调扇、电视、床上用品、邻居家亲属“自产”葡萄、木耳、瓜子、地瓜干……小区附近的浴池澡票,大家都是“拼”着买的。
记者手记
这些年,不少网络平台希望进入冰城社区,用平台优势直击居民的“痛点”,甚至在社区开设连锁实体店,但经营惨淡。他们没想到,一直不得要领的业态推广难题,被小小的邻里微信群破了“局”。
“爱心拼团”
帮邻居卖千袋冰糕
家住宝石花园小区的张璐瑶是位“新手妈妈”,她说,孩子第一次生病时,她慌张到手足无措,一着急,把求助信息发进了邻居群。邻居们告诉她,哪家医院有夜间急诊,哪位医生有名儿,甚至有邻居要陪她去医院……现在她的育儿经,都是在小区宝妈群里学来的。
社区邻里间的共享“群生活”,可不只是方便实惠。不久前,南岗区桥北小区业主们曾组织过不一样的“拼”团——团购了1000袋冰糕。卖冰糕的老田是三孔桥社区居民,他和妻子都没有固定工作,女儿读高中。老田找了个卖冰糕的活儿,领导告诉他:如果3个月能卖5万元到7万元,就能拿到辖区代理权。
看着老田一家起早贪黑地推销,有邻居上心了:“咱们社区有位居民,家里不宽裕,想靠卖冰糕自力更生,咱们都帮他多卖点,他就能拿下冰糕的代理权。”这条消息在三孔桥社区居民微信群里传播着。
辖区居民忽然像备年货一样来“拼”冰糕,每栋楼楼长都在忙着统计,“我们院买290袋”、“我们院120袋”、“我们楼人少,买80袋”……楼长们把数目汇集到社区。老田把1000袋冰糕送到小区,半小时就搬空了。取冰糕时,大家像过节一样,爱心“拼”团让邻居们越发熟络起来。
记者手记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新晚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搬进坐电梯都要刷卡的小区,市民生活越发私密、孤独,但如果有一个有爱的邻里群,哪怕只有一次感动,都会融化“陌生人”的坚冰,甚至能找回住大杂院的那种亲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