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黄昏,独坐书房,我手捧书卷,渐入佳境。不知不觉,已近午夜,偶望窗外,明月高悬,撒下满地清辉,如霜似雪。
想起映雪读书的故事。晋朝的孙康由于家境贫寒,没钱买灯油,晚上没办法读书。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发现窗外透进几丝白光,开门一看,原来是下了一场大雪,白茫茫的大地闪闪发光。孙康灵机一动,想到映着雪光读书。于是,整个冬天,他不畏严寒,在雪地上读书,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给自己取暖。功夫不负有心人,孙康学有大成,终于成为一位很有名望的学者。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是古代读书人的信仰。古人读书,有明显的功利性和局限性:一是可以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二是可以考取功名,光宗耀祖。这种思想已落后于我们这个时代,我们要懂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今人读书,既要有传承,也要有创新。从社会层面讲:通过读书可以学习传承中华优秀文化,通过读书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也可以改变自身的命运,为国家的繁荣尽份力;从个人层面讲:读书是一种令人身心愉悦、提高个人修养的休闲活动,多读书,读好书,“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读书让内心变得从容,让目光变得敏锐,从而发现身边更多美好的事物,感受生命和生活的真谛。
多年来,我对冬季都有一种莫名的向往和兴奋,不是因为那漫天飞舞的雪花,也不是因为那银装素裹的装扮,而是因为冬天实在是个读书的好时节。尤其在冬夜,夜深人静,心情放松,卸下所有的伪装,回归真我,此时“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牒之劳形”。捧书夜读,如饥似渴地汲取文字的力量,体验文字的魅力,实乃人生一大乐事与幸事!
冬夜,天寒地冻,不便出门,平时忙碌的我借此推托了许多不必要的应酬。任凭窗外北风呼啸,大雪纷飞,我“蜗居”斗室,书山有路,曲径通幽,字里行间,自得其乐。书中那些温暖的文字,就如阳光一样照在身上暖洋洋的,难以言表的惬意。即使忧郁的文字也有悲天悯人的情怀,让人倏忽找回真诚善良,替代圆滑世故。好书和白雪一样,能将读书人染尘的灵魂洗涤干净。
读书,是寂寞的。清茶一杯,孤灯一盏,只有明月垂顾,飞雪作陪。刘禹锡的陋室因书不陋,我的房间因书而令人陶醉;读书是一个良好的习惯,更是一种温馨的生活。因为读书,寒冷寂静的冬夜变得生动丰盈,含情脉脉。书是冬天里的一把火,熊熊火焰温暖了我。冬夜读书御风寒,书中的人间烟火,把夜照亮,把心照亮,把我的前程照亮。
大地在冬眠,我的梦想生根发芽。整个冬季,有书为伴,亦师亦友,让我在人生旅途一路勇敢前行,不畏严寒,笑着迎接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