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男人再次凭借一己之力带动了半个中国的外卖销量!”这是纪录片《风味人间》上线当晚,记者朋友圈流传的一句调侃。虽然是开玩笑,但用来说陈晓卿估计没人会反对,从当年一直火爆到国外的《舌尖上的中国》开始,这位纪录片导演已经致力于“深夜放毒”多年,他拍出的美食无不让人垂涎三尺,观众看完第一反应几乎都是:饿!
一个大老爷们能把食物拍得唯美、细致,甚至还带着几分诗情画意,新晚报记者在见到陈晓卿之前猜测:他一定是个资深吃货。而在长沙《天天向上》的录制现场见到本人果不其然,身材微胖,一聊天发现,美食之于陈晓卿可不单单是吃,那是专业、是浪漫,更是一种人生追求!
妙谈中国人
在吃上的40年
《天天向上》之前也曾经做过关于美食的节目,把各地最有名的大师傅请到演播间做菜给大家吃,好几位名厨还因此成了“小网红”,节目制片人汪涵也是有名的能吃会做,这次做“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节目,把陈晓卿请来当“食的变迁”嘉宾,可谓再适合不过。汪涵最近在新的真人秀里也开始做菜,记者让陈晓卿点评一下“汪涵美食”,他说:“我看了以后加上联想,感觉食物还不错。”问他吃过没有?他回答:“吃过盒子上带他照片的方便面。”引发一片笑声。
谈到中国人40年间的饮食变迁,陈晓卿颇有感慨:“中国人吃饱饭也就这几十年的时间!这40年来,我们从基础吃饱到吃的稍微精细一点,再到吃的非常健康,变化是非常大的,这是中国发展带给我们的变化。但是在变化的背后,有一些东西也在不断消失。比如杭州人从前吃大闸蟹,可能吃完了三四天手上都有味道,现在清水一冲就没味了。”
从来没想过
用片子卖食物
从“舌尖”系列开始,陈晓卿的纪录片里出现过的美食都会大卖。比如这次《风味人间》开播不到半个小时,里边提到的一种笋就全网断货了。可作为“美食带货王”的他却说:“从来没考虑过卖任何东西,这个风险太大了,如果这么做是能挣到钱,但是节目会难看。”至于选择美食的标准,他说了三点:“一是好不好吃,这是硬指标;二是有没有传承,比如辣条好吃,可它是新事物没有传承,所以我们没有拍;三是食物能否折射出一部分当地人的行为方式。”
陈晓卿留着极短的寸头,肤色黑黑的,看外表像个北方大汉,言语风趣却不时流露出知识分子的忧思。他感慨现在的一些食材没办法和以前相比,吃东西的礼仪和对食物的敬畏也在消失。“《风味人间》不能因为走得太‘快’,就‘碰碎’东西,我们选的很多是弱小的,可能会消失的东西。”
“专业吃货”的
诗情画意
见过不少吃货,但看见陈晓卿才明白什么是专业二字,他张口能说出隐藏在全国各地大城市犄角旮旯的美食。比如广州,他推荐一个在某球馆院子里的小店吃客家菜,因为“那的板栗蒸南瓜一点糖都没有放,栗子是从树上自然成熟后掉落的,非常香。”而成都,则是在武侯区区政府后面,有个小饭店的兔丁不错。来到长沙录节目,“昨天吃了矮子粉店,还有猪油拌粉。深夜里来上一碗猪油拌粉,看着窗外零星的灯光,你会觉得人间很幸福。”吃一碗最普通的粉都如此的富有浪漫情怀,难怪他的片子诱惑了那么多人,里边全是真爱啊!
关于“最好吃的食物”,他的回答简直是经典:“最好吃的东西是饿!只要饿了,什么都好吃。只要饿,你会有特别多的朋友,会有突然出现的好厨师和美食家。”至于网友们最关心的“如何在深夜诱惑和减肥之间平衡?”他说:“这怎么平衡啊?要吃就减不了肥,只能顾一头,是做一个快乐的胖子,还是痛苦的减肥者,自己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