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园中花似锦,花红要靠育花人。在阿城区红星镇海兴村靠山屯,有位种了30多年花的老汉,一直对种花情有独钟,因为种花不仅给他带来了富裕生活,也给不少乡亲带来了就业机会。
街头鲜花2月就撒籽了
“每到夏季,阿城不少地方看到的花,是从我这里培育出来的。别看现在侍弄起来麻烦,等到开花的时候,就很有成就感。”周明武一边和记者搭着话,一边在温室里忙活着。
6日,记者在阿城区红星镇海兴村靠山屯周明武家的温室内看到,满眼绿色,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一位农妇正在将刚刚长出不久的花苗往穴盘里移植。穴盘里装满了土,农妇先用一根筷子大小的木棍在穴盘里挖一个小孔,然后将事先捻好的约2厘米长的花苗移进去,再用土把花苗轻轻摁一下,固定住。由于苗太小,拿起来也有点不顺手,太用力还怕把小苗弄折了,真有点绣花的感觉,一般人还真做不来。
还有农妇直接将稍大一点的花苗移植到地里,她们用旧菜刀当尺子,先在松软湿润的土壤里切开一条小沟,然后浇上水,将一棵棵小苗移进去,再用土培上,挺麻烦。
周明武告诉记者,现在做的工序是分苗。这些小苗都是2月10日播种的,5到7天后出苗,长到4片叶子时开始分苗,分苗近1个月后,再移植到塑料小碗里,那时就把它们搬到塑料大棚里生长了。在大棚里长一个月左右,最后在5月中旬栽植到街头、公园等地供人们观赏。他培育的花苗有孔雀草、串红、矮牵牛、八宝景天及五色草等品种。
他说,播种前得先暖温室,从一月下旬就开始忙活了,得把温室内的土都化开。记者看到,周明武家的几栋温室里都烧着炉子,他说,白天气温高不用烧,主要是晚上,就怕把小苗冻死了。
村会计改行当花匠
周明武告诉记者,他原来是村会计,实行土地承包后,他曾种过蔬菜,种过西瓜,后来,种的人越来越多,赚钱也越来越少。从1987年开始,他发现周边的农民没有一个种花的,便尝试着种花,还专门到哈尔滨学习过一段时间,买了不少这方面的书籍学习。
起初,遇到不少麻烦,诸如花苗长到一段时间后,叶子就会出现枯黄,生病了,通常会用一些药,但时间一长,花苗产生了抗药性,不管用了,也给自己带来一些损失。
经过几年的经验积累,他摸索出了一套方法。他认为育苗时,土壤很关键,后来,他不用大地里的土育苗,而是到山上找落叶松下面的土。使用此法后,花苗得病的几率大大降低。
待花苗能卖时,他挑着担子或是赶着毛驴车到处卖花苗,每棵仅卖一角钱。有一次在红星水库卖花苗时,水库买花的人说,得先赊账,因为不知道他的花苗能否开花,老周果断答应了,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花苗没问题。到了秋天去水库要钱时,水库的人说,他的花苗不错,还每棵多给了5分钱,让他喜出望外,对种花更有信心了。
从那以后,他就主动到阿城的一些单位推销自己的花苗,慢慢地,得到了认可,花种的也越来越多,收益也越来越大。
当地村民在温室里进行分苗作业。
村里乡亲都有了“班”上
周明武告诉记者,他家的房子也是用花换来的。他说,他曾把花苗卖给一家单位,那家单位后来用煤来抵账,他又用煤到砖厂换了建房用的红砖。还有一家单位,买了好几年的花苗一直没付钱,后来给了他一车木头抵账,他把木头拉回来当作建房的材料。有了砖和木头,建房的大件就齐全了,1998年,周家建起了三间大瓦房。
记者看到,尽管老周家的三间瓦房建起来已有20多年,但至今仍算得上是村里数一数二的。老周还自豪地说,靠着种花,他把自己的时个孩子都供成才了。大姑娘在一家医院工作,小儿子研究生毕业,现在外地工作,二姑娘则和他一起搞种花。
自己种花致富还不算,也给屯子里的一些乡亲带来了就业机会,从分苗、拔草、进行管理,总有活儿干。现在,他和阿城不少单位都合作好几年了,每年能卖出约二三十万株花苗,价格也比以前高出不少。那些单位买他的花苗,他还负责给这些单位栽植,用人多时一天能用20多人,都是屯子里的乡亲,每人每天能挣100多元钱。
他说,自己都70岁了,现在不缺吃不缺穿,孩子们的日子也都过得挺好,子女们都不愿让他再干下去,但他就是闲不住,甚至有建家庭农场的想法,还想再闯一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