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队伍在世锦赛上再次扬威,中国轮椅冰壶队教练、哈尔滨小伙李建锐再度仰天长啸。这场景于他而言并不陌生,去年的平昌冬残奥会上,同样是拿下了冠军,他和岳清爽在看台上振臂高呼的场面,随着央视的直播被全国人民所见证。一年后,昨日重现。
11日凌晨,世界轮椅冰壶锦标赛决赛在苏格兰结束,中国队以5:2战胜了实力强劲的东道主苏格兰队,历史上首次问鼎该项赛事的冠军,继去年冬残奥会夺冠后,成就了轮椅冰壶项目的“大满贯”。比赛结束后,本报记者第一时间通过微信采访了教练李建锐和队员王海涛、张强,听他们讲述了这支队伍夺冠背后的故事。
教练李建锐——
当过外卖小哥的金牌教练
2007年,中国残联委托黑龙江省残联组建轮椅冰壶队,这是当时国内唯一一支队伍,毕业于哈尔滨体育学院、在省残联工作的李建锐成为队伍的教练。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又不能照搬健全人冰壶的打法,李建锐带领着几名队员开始了对这个项目的全新探索。每天不到5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成了李建锐那时的日常。
那是一段他每天要扛着轮椅,又要抱着几名队员下楼的日子。“从5楼先把队员抱下去,再把轮椅抬下去。”据李建锐回忆,2010年一次训练时,队员的轮椅把手在下楼时突然断裂,幸亏所剩台阶不多,没有造成事故。训练结束后,他还要再把队员一个一个台阶地拉上楼。就这样,李建锐的背部留下了旧伤。而为了给健全人专业队留下足够的训练时间,轮椅冰壶队只能“见缝插针”地找其他队伍的休息时间训练,经常要后半夜两三点起床,在天未破晓时来到冰壶场。
更让他们困扰的是最开始,他们每天的训练补助只有5元钱。为了补贴家用,李建锐那几年送过外卖、洗过车,还和运动员一起摆过地摊。面对生活和身体的双重压力,他曾想过离开,但队员的挽留加上自己不服输的劲头,让李建锐留了下来。“我答应过他们,一定带他们让五星红旗在奥运赛场升起。为了兑现承诺,我一直在坚守。”终于,从默默无闻到金牌教练,李建锐把自己人生中最好的12年,留给了这支中国残疾人冰雪项目的荣誉之师。
队员王海涛、张强——
轮椅冰壶让他们不再漂泊
队长王海涛
张强
如果不是轮椅冰壶,队长王海涛或许现在会坐着轮椅在依兰老家务农,队员张强也许会继续在假肢的帮助下,游走在黑龙江的各个城市,干着不知有没有明天的游戏代练。
现在,近20公斤重的冰壶,他们每天用手杖一推就是50次,每个人一天要付出1吨的力量。而在王海涛和张强看来,正是这样日复一日地辛苦训练所带来的肌肉记忆,让他们从之前的迷茫走向了如今的自信。
小时候的王海涛和张强也拥有快乐的童年,但由于突发急性脊髓炎和车祸,两个人分别失去了独立行走的能力。在康复的道路上,王海涛曾经在回家途中跟着母亲连人带车摔倒,身上得鲜血淋漓;张强也曾因与配戴假肢被磨得满身伤口而险些自暴自弃。
2007年和2008年,张强和王海涛先后进队,开始了与轮椅冰壶的不解之缘,“训练时被冻伤、外出比赛坐火车被烫伤的事儿总会发生,因为我们的下肢没有知觉,有一次队友的腿被火车上的暖气烫熟了一块以后才被发现。”面对受过的苦,两人显得云淡风轻。作为一个健全人,记者站在冰壶场上两个小时都感觉浑身发抖,可他们在这块场地上,每天的训练时间都在5小时以上,艰苦程度不言而喻。
“如果没跟这个项目结缘,我们可能只是中国8500万残疾人中最普通的一员。然而通过训练比赛,我们去过十多个国家,开阔了自己的眼界,也让自己变得更自信、更开朗。相比这些,那些受过的苦也算值得。”王海涛和张强说。
现状——
结婚生子买房
他们有了自己的家
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的夺冠,让全世界认识了这群乐观坚强的中国姑娘小伙;如今又拿到了这枚宝贵的世锦赛金牌,他们成为了轮椅冰壶界的“大满贯”。一系列好成绩的取得,也让他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如今,轮椅冰壶队不再需要迁就健全人运动员的训练时间,也不再需要教练抱着他们、抬着轮椅下楼,而是在全程无障碍的冰壶馆进行着每天日常的训练。在这家名叫奥禹冰壶俱乐部的场馆里,队员们用以前从未想象过的方式,为在北京冬残奥会上卫冕的目标默默地努力着。
训练场上,他们戴起了充电加热的护膝,不再需要为冻伤发愁;王海涛和张强两位奥运冠军也都在哈尔滨买了房、安了家,队长王海涛也成了准爸爸。而张强在挑灯夜战中,考取了通过率只有20%的医师资格证,想在冰壶场外能多一种技能。冰壶教给他们的自强不息,也逐渐从场内延续到了场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