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战友敬礼。
带着酒来看望“老哥”。
77岁的何廷芳颤抖着双手,慢慢将酒斟入酒杯,摆在烈士遗像前。然后,他取出一颗红色五角星,一边轻轻地固定在覆盖骨灰盒的红绒布上,一边红着眼说:“老哥,我又来看你了。”
何廷芳口中的“老哥”,是他曾经的亲密战友,长眠于哈尔滨烈士陵园的王树庆烈士。此时此刻,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何廷芳已是热泪盈眶,而遗像中的那个英气青年,永远定格在25岁。
一瓶茅台酒、一颗红色五角星、两束鲜花、一群老战友……同样的“礼物”,同样的“目的地”,同样的一群人。14年了,每年清明节期间,何廷芳都要来赴这样一场特殊的“约会”。
兄弟的“约定”
4日清晨5时许,天刚蒙蒙亮,何廷芳比往常早醒了1个多小时。这一天,又是“赴约”看望“老哥”王树庆的日子。
从平房坐了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才到烈士陵园。何廷芳刚走进接待室,78岁的战友金志远就迎了过来,“老王也来了。”老王名叫王世斌,今年72岁,从阿城赶来。他们都是王树庆的生前战友。
去往烈士陵堂的路上,何廷芳向记者讲述了王树庆烈士的生平。“在执行战备巡修线路任务中,部队涉水渡河,王树庆为救战友光荣牺牲,时年25岁。”
何廷芳深情地回忆,王树庆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某部通讯班长,“他年纪比我大,但入伍比我晚,我给他当过班长、排长。他这个人沉默少言,但为人厚道,对人特别好。”
何廷芳说,作为通讯兵,常年驻守在外巡修线路,他和王树庆同吃、同住,是睡过一铺大炕的兄弟。他们无话不谈,还曾有过约定,一但谁“光荣”了,另外一人就要照顾对方的家人。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喝两口。王树庆曾念叨过,“都说茅台酒香,可惜从没喝过。”王树庆的心愿,何廷芳记了一辈子。
战友“相聚”
三位战友、五名家人共聚一堂,王树庆烈士的祭奠仪式简单而温馨。
在英烈骨灰堂,王树庆的侄孙王义刚轻轻地抱出骨灰盒,放在案桌上。王义刚是王树庆哥哥的孙子,也是通讯兵转业。从小,二爷爷王树庆就是他的偶像。
何廷芳打开环保兜,一样一样拿出物品。他将一副新写的挽联悬挂在两束绢花上,然后用纸巾仔细地擦拭着战友的骨灰盒,纸巾是他提前用白酒浸泡过的,头一天晚上就准备好了。
随后,何廷芳打开一瓶茅台酒,斟入两个新酒杯中,酒香扑鼻。何廷芳在骨灰盒外的红绒布上,别上一颗红色五角星。“1、2、3……一共14个了,今年是第14年了。”何廷芳用手掌触摸着每一颗红星,“只要活着,我就年年来看你。”
临近中午,祭祀即将结束。随着“向战友敬礼”的口号,何廷芳、金志远和王世斌这三名老兵不约而同地挺起胸板。白发飘动,泪光闪烁——他们慢慢地举起右手,向战友致敬告别。